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
﹀
SEE YOU AT 餐飲視界 09:00 – 11:00
日本旅游,更多人著眼的是東京大阪神戶奈良等名勝之處,卻不知道,埼玉縣秩父市,藏著一個桃花源—-長瀞町。
長瀞町里,藏著一家長生館餐廳,始創于1915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2011年,該餐館更是被米其林雜志登載,雖地處幽僻,然聲名顯赫。
身處風景優美的自然環境里,百年餐館,也如園林一般。
大門,是一棵被修剪得蒼勁古雅的大樹,斜斜地,微微彎著,像是在給來往的客人行日本鞠躬禮,稱之為迎客樹,應當很是恰當。
大門東側,幾根顏色已經變得灰白的木條,構造成一個簡單的大門,木條上的顏色帶著滄桑,顯著年月的沉淀。門上掛著寫著“圍爐里庵”的牌子,據查,這才是最原始的長生館入口。
大門的另一側,掛著“花水木”的牌子。
曲徑通幽處,花房草木深。小徑伸延,夾道,種滿了各種高低錯落的植物。
紅磚相接蜿蜒,細碎的灰石撒在路邊,兩種不同形態的搭配,在視覺上形成對比。
葦草織成的籬笆,隔開了外面的世界,以圓竹搭成屋墻的,自然素雅。這樣的簡素之美,蘊著安穩寂靜的妙趣。
一個個小籃子,種植著蕨類植物,小巧精致,不著濃彩,顯著靈性和深幽。
這粉紅的一叢,就是大門所標的“花水木”,長生館四季花開,每個月都有不同鮮花盛放,門口掛上的牌子,是當下盛放的花名。
形態各異的陶器,并非使用,而是裝飾,讓走廊、庭院不至過于寡淡,也讓空間充滿日式禪味的凝練素雅。
百年長生館,房屋設計有濃郁的日本民族特色,清晰的線條,優雅、明凈,整體有較強的幾何感。
竹墻石路,碧樹婆娑,長生館的側門入口,幽秘而不起眼,一不小心,就會錯過。
入門,抬眼是長長的通道,裝飾沿用了傳統的日式家居的傳統,將自然界的材質大量運用,沒有豪華奢侈、金碧輝煌,以淡雅節制、深邃禪意為境界。
換鞋,是日本人習慣。換鞋區,鞋柜上、墻上,擺放著各種小飾品。
一尾木魚,牽著一把小木槌,入門敲一下,通知主人客人進門了。日本設計處處周到,除了裝飾,也兼顧使用,這就是其中一例。
質樸的墻體,同色系的臺面,高腳酒杯、風干的蓮蓬,白瓷花瓶隨意的一枝花,一樣樣,似乎是不經意的擺放,但這不同材質、不同形狀,高低錯落,陳舊與新鮮的對碰,營造了日本所追求的和、靜氛圍。
對側的臺面,同類的物件,不同的擺放,相對和應,也各有特色,避免了簡單的重復,空間有了更多的趣逸。
柜與木沙發,次第擺放,整齊中規。橘黃的光,照在竹葉上,投著綽綽的影,柔和了家具的生硬。
書法是中日共有的藝術,用于墻飾,是提升空間雅韻的上佳方式。
餐館大廳,是一個四方形的火爐,圍爐里庵,圍爐,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火塘。
爐的中央架著鐵網,用于烤制食品,上面懸著草扎的簍子,裝飾了爐間,也是插烤魚的用具。
一大一小兩把鐵壺,冰冷黝黑的外表,面對這火塘,卻傳遞了一股暖意。
圍爐中間,炭火在沙土上奮不顧身地燃燒,發出熱情的光和熱。
圍爐四周的墻壁漆成鮮紅,仿佛爐火映紅了周遭。
墻上三幅深色長條裝飾字畫,爐邊四只淺色圓形蒲團,形狀、色澤,都形成了對比,豐富了大廳的視覺,調動顧客歡樂情緒,催化食欲。
通往小包間的通道,白墻黑楞灰地,和大廳的熱鬧形成了相異,回歸素與凈,讓客人們在私人的空間里,各不相擾,安享美餐。
每一個房間,都有一面大窗,朝山而開,從哪一個房間都能看到長瀞溪谷,巖畳名勝。
桌子和窗框色澤統一,線條簡潔,格子形狀的窗簾,最具日式禪味裝飾的特征。
小房間,面積不大,布置尤為簡素,使用了方正的線條,不作復雜修飾,增加室內的體量感,同時達到視線平衡的效果。
日式風格,喜將室內和園林融于一體。長生館的小包間,盡量使用玻璃墻面,將外面的園林框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日式設計奉行一物多用,店外的園林,既可以提供顧客餐前飯后的漫步,也可以讓顧客身處詩境畫意之中進食。高質上檔的店堂裝飾就該如此,不僅能為顧客提供胃欲的享受,也能滿足顧客精神精神追求。
店內處處插著瓶花,花色都非濃彩,只用綠白色系,小巧精致,清雅素潔,是日本美學中追求的“佗美”和“寂美”,予人幽然空靈之感。
園林美,室內美,不可缺的,還要擺盤之美。
日本料理極致奢華,這其中有很大部分都得益于其精致的擺盤藝術,少而精,美到極致讓人往往不忍動筷,而是仔細端詳這美輪美奐的藝術品。
長生館,一座建于幽谷融于大自然的和風餐館,長留此間,享受禪意之美,定可長生,長樂。
地址:新座市秩父郡長瀞町
來源:餐飲視界,圖文/夜雨賞荷
圖文均為原創作品
如需轉載請在后臺留言“轉載”
餐飲視界
空間 | VIS | 插畫 | 攝影 | 營銷
這里是餐飲老板找方向的地方
這里也是設計師找靈感的平臺
▲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