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久了的外賣老板都會面臨一個問題:老客戶的流失!
這些老客戶的流失往往不是商家本身出了什么問題,僅僅是因為店里大部分的菜都吃膩了。應對方法很多老板也都知道,那就是推新品和調整菜單。不過這兩個步驟很少有商家能做好,最后只能靠一直拉新客來維持高的銷售量。
不過,現在想獲得新客多難啊?經過我們測算,在外賣平臺上獲取一個新用戶的平均成本在15元。很多商家一單的利潤遠遠低于15元。這也就是說只有提高用戶的復購率和復購周期,才能攤平這高額的推廣成本。
所以問題又回到了原點:如何推新品和調整菜單?
商家如何調整菜單?
調整菜單的目的有兩個:
優化菜品結構,提高整體銷量。
淘汰低銷量產品,節省店鋪運營成本。
首先商家要搞清楚店內每個菜品的市場價值如何?所有的菜品,考察它的銷量和復購率,可以分為三類:
1、明星產品 2、帶改良產品 3、需淘汰產品
對于A類產品,屬于店內的明星產品。說明產品的價格和品質都比較受消費者認可,可以不必調整。
對于B類和C類產品,是需要引起我們重點關注的。
1、高銷量卻低復購率,說明這個菜品本身品質或口味出現了問題,并不被顧客認可。高銷量的原因可能是菜品圖片和菜名設計得比較有吸引力,商家應認真研究一下,及時調整菜品得口味和質量。如果高銷量僅僅是因為折扣等低價原因,商家可以考慮淘汰此類商品。
2、高復購率卻低銷量的菜品,說明這個菜品本身是獲得市場認可,或受某些特定消費者歡迎。但在菜單中的位置并不明顯,或者菜品圖片和名稱不夠醒目,商家可以試著把此類菜品作為“店長推薦”放在主打位置,并改善菜品的各類信息。這有可能成為店內的下一個明星菜品。
對于D類產品,在菜單屬于浪費位置,每天還要為這類菜品配菜容易造成浪費。商家可以考慮淘汰。
外賣老板可以在外賣商家后臺找到近期的單品銷量、好評、差評的排行,來綜合評估每個菜品的市場接受度。在商品分析功能方面,餓了么的功能會比美團更全面,在套餐推薦一欄有統計用戶同時點兩種菜品的排名,可以作為商家設計菜單時的參考。
調整完菜單,淘汰了部分菜品后,商家也要及時補充新品。一個店鋪整體產品sku至少在50~60之間,再少的產品數就給用戶選擇不多的感覺容易影響下單轉化率。
商家如何推出新品?
觀察一下那些成功的餐飲企業:西貝、海底撈、喜茶等,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調整菜單,增加新品,來吸引顧客的眼球。這在管理學里有個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可以解釋大牌都要推新的原因:再熱銷的產品,最后都會有用戶增長量的頂峰,隨后市場需求趨向飽和,競爭加劇,最后進入衰退期,活躍顧客逐漸萎縮,轉而選擇新品。
產品生命周期圖
而成功的餐飲企業為了維持顧客一直的消費熱情,會適時增加新品,保持品牌的新鮮感和用戶的關注度一直在高峰處,來保證銷量的持續增長。
不斷推新的產品生命周期圖
不過,一說到推出新品,很多老板都頭疼,廚師本身創新能力有限,沒有專業的團隊如何推新品呢?
外賣玩家給各位老板總結了兩條非常實用的新品思路,適用各種品類商家。
一、順應季節,打造新鮮、健康的品牌形象:
從食材入手,商家可以選擇當季最具代表性的時令食材作為主打菜品。現在是春季即將步入夏季的節奏,江浙一帶的居民對春筍比較青睞,這個地區的外賣商家可以上一些油燜春筍、腌篤鮮類似好做又受歡迎的菜作為主打。
從概念入手,即將進入夏季,很多女性消費者開始注意飲食開始減肥。商家針對這部分心理,設計低油低鹽、葷素搭配的健康套餐。既能提高部分用戶的客單價,整體的店鋪形象也得到提升。
二、了解目前的熱門食材,緊跟熱點。
不可否認,用戶青睞的食材和口味一直在變。從以前的小龍蝦到牛蛙,從重慶火鍋到潮汕牛肉火鍋,從拉絲的芝士甜品到今年爆紅的咸蛋黃肉松。作為餐飲商家要對這種變化有足夠的敏感度。
前一陣,網上開始瘋傳的“香椿自由”,商家也可以跟隨潮流,推出個香椿炒蛋,就能成功蹭到熱點了。
從操作上講,推出新品一定要經過包裝,把產品的概念升級,并持續的宣傳更容易有效果。最后,商家可以根據一段時間的市場反應,再決定新品的去留。
往期文章:
核心十城2018年品牌外賣數據
中國城市外賣大數據報告CFDI指數
外賣老客新客哪個重要做外賣怎么定價?
滿減設置技巧 提高轉化率 詳解流量入口
搜索優化 搜索優化2 微信運營
玩轉團餐? 差評回復模板 滿減小套路
單量之王 提高排名幾個小技巧 排名規則
拯救轉化率 小程序+外賣 競價的技巧
2018,外賣賺錢機會 純外賣還能做嗎?
外賣選址選品(一) 選址選品(二)
……
外賣·賺錢·干貨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好文!必須好看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玩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6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