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了一個秘密。
凡是找不到、找不對伴侶的;做生意無比艱難的,都是因為一開始就沒搞明白一點,那就是你不是人民幣,不會人人都滿意。
如果,成功有一個秘訣,我覺得就是聚焦,只有聚焦,才能清晰你的目標;只有清晰你的目標,你才能知道取舍,才知道該找那些資源,去實現你的目標。
奕宏已經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紀,加上十六年的廣告品牌營銷生涯,讓我明白無論是做人,還是創業,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也不可能服務所有人。
有些人永遠找不對伴侶,有些人創業總是失敗,或者艱難,不要抱怨別人,不要抱怨環境,多從自身找問題。因為這個世界,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所有的失敗都是選擇失敗,而選擇一般都是你自己決定的。
打住,再寫下去變成心靈雞湯作家了。
我想表達的是,做生意就是做人,做人就是做生意。
每天有數十人加我微信好友,跟我咨詢,大多數是餐飲業的,也有其他行業的朋友。(很抱歉,個人時間精力有限,不可能人人回復,不是裝逼,而是我也有我的生活。)
雖然問題五花八門,但是在奕宏看來,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問題:你不知道該(能)服務誰?
這篇文章曾經發表過,只是最近來問的人太多了,我決定加上我最近半年的感悟,翻新寫一篇。(相當于再版,哈哈)
1、我覺得這個話題太重要了,幾乎等同于門衛大爺問的那個哲學問題:你是誰,到哪去,干什么?
2、以后所有來問我問題的人,我都給他先看這篇文章。
比如,有個朋友來問,我要開個飯店,請問如何選址?還有個朋友問我想開個飯店,但是不知道該做哪個品類?還有問我該使用微博還是微信?諸如此類的問題,看上去不是一個問題,但是在我看來都是一個問題。
為什么這么說呢?
曾經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餐飲業那些事》的當家人santiago的朋友圈分享:卓越品牌與普通品牌的核心差別在于前者無限接近于用戶思維,互聯網思維核心就是用戶思維。那么到底什么是用戶思維呢?就是一切以消費者出發的思維方式。
當你一切從消費者出發的時候,以上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什么叫一切從消費者角度出發,通俗點講,就是你靜靜思考過,你的產品,你的服務到底誰需要嗎?或者哪些目標消費者的不安,不滿,不便,沒有被別人滿足,而你卻有能力滿足他。
那些人,就是你要去服務的人。
至于如何選址?你的目標消費者在哪里,你就該去哪里。一流商圈太貴,你可以選一流商圈的十流位置,然后用各種方法化解這個位置的劣勢。
該做哪個品類?你的目標消費者喜歡什么,或者說還有哪些品類是你的目標消費者向往,但是以前沒得到的。
該用微博還是微信,就更好解釋了,顧客用什么,你就用什么。
所以,我說這些問題其實原本都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是你不知道你該服務誰?
在短缺經濟年代,你只要想說,我要開個店,至于是做服裝,還是餐飲,或者是美容,基本都無所謂,只要你敢干,只要不太笨,就都不會虧錢,無非賺多賺少,做大做小。
但是,到了今天各行各業都進入激烈競爭的年代,最重要的問題莫過于你想服務誰?
這個誰,必須是一個精準細分,清晰描述的人群。越是細分,就越是容易被找到。
曾經我一個訓練營的學員,要開個飯店。我問他你想好你的目標人群了嗎?
他說主要是80、90后,當然也會有70、60后。我說,你這個不叫聚焦精準人群,因為且不論這四個年代人的差別,就是讓你去找,你又如何找到他呢?(其實這是個專業活,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懂。我們在專業上稱之為人群畫像,就是給你的目標人群貼標簽。)
我當初給他的建議是聚焦追求極簡主義的人。(他們會是什么樣的人呢,你能想象嗎?)
1、用蘋果手機;2、喜歡無印良品;3、看《設計中的設計》 還有其他的標簽,你們可以自己去想象。
(不要總想獲得答案,一個人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很難成功。)
你知道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嗎?一方面你給消費者貼了標簽,易于尋找;另一方面他來了也給自己貼了標簽,我是個追求極簡主義的人。
可惜,他沒聽進去。因為我知道他覺得這個人群太小眾了。后來就沒有后來了。
(很遺憾,我原本可以幫他打造一個全國第一個極簡主義餐廳的。你別說我吹牛,從《喬布斯傳》,《斷舍離》到《瘋狂的簡潔》到最近火爆的《從0到1》,哪一個不是說明這已經是一股浪潮。這就是廣告人的洞察力,這個真的不是學來的,而是十幾年養成的習慣。)
如果這個品牌打造成功,會是全中國移動互聯網創業者、極簡主義追求者必須朝拜的地方,還會不火?(即便你不是,也會來裝逼。這就叫做標簽。)
今天信息如此泛濫,如果你的產品不是精準聚焦一個人群,你根本發不出自己的聲音,別人也沒法在嘈雜的聲音里識別你。
比如,我太太買服裝,永遠就只認一個設計師品牌,棉麻質地,有設計感的。不懂的人認為就是破布爛棉花,懂得人就會很喜歡。那么這個品牌就是在服務她這樣親近自然的人。如今她已經成為這個品牌的死忠,就是你們說的鐵桿粉絲。
再比如雕爺牛腩,有人罵,有人夸。其實奕宏知道雕爺要服務的就是那些喜歡王品牛排、日式料理、高檔西餐調調的人,但是她們目前的消費力又不足以經常去,雕爺牛腩給了她們一個有逼格,有腔調,但是費用又超級可控的餐廳。(他還給自己的餐廳創造了一個輕奢餐的標簽。)
我經常跟別人開玩笑,雕爺牛腩最適合泡妞,168元套餐封頂,你約個女神去,也不會掉價,也不用擔心她亂點。
就像mini的小車,若是按照技術男來看,性價比極低。30萬出頭一部小車,買奧迪、奔馳的基本款都夠了,但是對于外貌協會和追求個性和品質的人來說,mini簡直就是愛得要死。所以,你買輛寶馬未必吸引文藝女青年,你弄輛mini試試。
成功的品牌都是清晰地知道,我要服務誰,我能服務誰。
當你搞清楚這個問題,所有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因為,只有當你知道要服務誰的時候,就是開啟了互聯網思維,也就是用戶導向思維。
緊接著,你就會觀察和思考,他們在哪出現,一般去哪就餐,和誰一起,消費頻次多少,客單價一般多少,最喜歡什么菜品。對市面上的服務有哪些不滿、不便、不安,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真正做到投其所好。
當初,奕宏在《8小時打通粉絲經濟》訓練營如火如荼之時,毅然終止報名。(8小時在線課程,共四節課,收費5000元。應該創在線課程天價了,每月至少15個人報名。)
很多人認為我瘋了,就連我太太都不理解。
當我說我要聚焦一個細分行業,因為我覺得三期訓練營辦下來,來自五湖四海,不同行業的人,我根本不可能教會他們粉絲經濟的精髓,別跟我說隔行不隔理,一個人不能深入地去了解一個行業,就根本不可能發現那個行業的真相。
可是當我做了深度聚焦餐飲,尤其是互聯網餐飲的決定后,我就參加各種學習,拜訪各個高人,實地探店、深度研究案例,才能洞察出2015年必是互聯網餐飲品牌的騰飛年、爆發年,才能寫出《失控,2015餐飲大變局》那樣的文章。也才能知道我該服務哪些人,哪些人真正需要我。我能提供哪些市面上別人提供不了的服務。
2.28號我臨時發出通知,六小時來了700多人,在線聽我分享中國首次的《互聯網餐飲大趨勢》。三天時間共有全國26人報名加入我的全國首個互聯網餐飲俱樂部。
而當我看完這26人認真填寫的調研問卷。(不是你想加入,就可以加入的,我會嚴格審核)我笑了,我笑是因為,我發現我要找的就是這樣的人,而他們提出的需求,正是我能滿足的,而且將來他們會發現,我會遠遠滿足他們的需求。
互聯網無遠弗屆,移動互聯網更是根據人際關系、價值觀匹配來連結萬事萬物。只要你精準、清晰地知道你要服務誰,你就能找到誰,也能夠讓誰找到你。
(講一個細節,這26人報名者,其中90%直接付款,從沒咨詢。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要找的就是我,我要找的就是他。)
好文章,要分享,要推薦。謝謝大家!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另外,很多好友來跟我說,現在市面上已經有很多人在盜版我的文章,更惡劣的是直接把我的名字和聯系方式換成他的,還讓餐飲人跟他聯系。這種人連做人的起碼道德都沒有,還出來混,跟你聯系學盜版啊。懇請各位好友,發現此類盜版者,麻煩截圖或轉發給我,奕宏也會送你一份知識禮物!
長按,識別二維碼,可打賞8.8元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