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烤鴨之王”全聚德是如何走向衰落的?丨【勺子深薦】

    點擊頂部勺子課堂關注 領取200個餐飲必備工具包

    掃碼加入店長AA級能力考評班
    來源 | 讀懂財經
    編輯 | 包子
    “我們如不先吃,烤鴨就要涼了。”
    1971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的特使、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取道巴基斯坦秘密到達北京,與周總理舉行會談。全聚德(002186.SZ)的烤鴨又一次成為了國宴的“主角”。
    很多人都知道茅臺酒與周總理的不解之緣,殊不知,全聚德的烤鴨同樣備受周總理青睞。據說,周總理一生中曾27次光臨全聚德。這也讓全聚德成了一張響亮的金字招牌。
    改革開放后,旅游業日漸興旺,游故宮、登長城、吃烤鴨,成了各地旅客來到皇城根下的必備項目。“不到萬里長城非好漢,不吃全聚德烤鴨真遺憾”的理念口口相傳,全聚德再一次名聲大噪。
    2007年,全聚德登陸深交所,成為中國餐飲第一股。2007-2012年,全聚德的營收從9.17億增長到19.44億,凈利潤從0.64億增長到1.52億,五年時間翻了個倍。
    這些過去的日子,是全聚德的光輝歲月。
    2012年是個分水嶺,“八項規定”出臺,公款消費被嚴令禁止,定位高端餐飲的全聚德受傷不小。更要命的是,因為自身的品質、服務等問題,將高端商務市場拱手讓與他人,加上規模擴張失利,轉型失敗,全聚德一步步走向深淵。
    2018年,全聚德營收17.77億,同比下滑4.48%,凈利潤0.73億,同比下滑46.29%;到了今年上半年,全聚德營收7.58億,同比下滑13.43%,凈利潤0.32億,同比下滑58.51%。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又一個嶄新的時代,這個有著155年歷史的烤鴨大王卻“失寵”了。
    01
    痛失高端商務市場
    頭頂“國宴”的金字招牌,最開始的時候,全聚德并不愁賣。其客戶群體,大概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公務消費,二是高端商務消費,三是游客消費。
    然而,2012年年底,“八項規定”正式出臺,公款消費被嚴令禁止,許多高端消費行業遭遇寒冬。
    比如高端白酒,有著“國酒”標簽的茅臺,從最高的2300元最低跌到了819元的出廠價附近,五糧液甚至出現價格倒掛。
    定位高端餐飲的全聚德,自然也沒能幸免。自此之后,公務消費“斷流”。這也是自2013年開始,全聚德的營收陷入停滯的重要原因。
    數據來源:Choice,讀懂財經研究中心
    公務消費“斷流”之后,對高端消費行業來說,最大的機會無疑是高端商務消費。茅臺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完成了對公務消費的替代。自2016年以來,在茅臺的帶領下,高端白酒駛入了一片新的田野。
    然而,全聚德卻沒能抓住這個機會。
    高端商務消費對價格并不敏感,核心是社交價值。對茅臺來說,這種價值體現在品牌的影響力上,但對全聚德這樣的餐飲企業來說,除了品牌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就餐體驗。說白了,就是服務。
    這也正是全聚德備受“吐槽”的地方。你以為“顧客就是上帝”,但你去過全聚德才會發現,他們才是上帝。服務人員全程“國企臉”,饒是這樣的服務,全聚德還要在菜品價格基礎上單收10%的服務費。
    造成全聚德不注重服務的原因有兩點,一方面,國企體制下,管理和激勵都不到位。更重要的是,早年的公務消費已經讓全聚德變得恃寵而驕,身份和定位沒能及時轉變過來。
    服務不到位,自然難俘獲高端商務人群的心。與此同時,主打高端商務消費的大董烤鴨逐漸崛起,搶走了本該屬于全聚德的生意。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聚德的消費人群越來越窄,幾乎只剩下了游客消費。
    而即便是游客的生意,也沒有以前那么好做了。一方面,國內旅游增速放緩。2018年,國內旅游人數55.39億人次,同比增長10.8%,增速同比放緩1.88個百分點,為2015年以來首次增速下滑,且增速低于2016、2017年的水平。
    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時代的風向早就變了。
    現在的旅游人群,以80/90后青年居多,他們在出門之前,一般都會做好攻略,誰家的價值實惠,誰家的品質最高,誰家的服務最好,誰家最值得去,在大眾點評上一目了然。這也讓全聚德的缺點暴露無遺,網上廣為流傳的一句評論是這樣的:北京人不吃全聚德。看多了之后,游客也不愿意去了。
    顯然,時代變了,全聚德只靠一個金字招牌,在皇城根下“坐吃山空”的日子到頭了。
    02
    規模化失利
    事實上,全聚德并非沒有過夢想。
    它也曾想過所有餐飲企業想做的事情,全國化擴張。畢竟餐飲單店的營收總有天花板,餐飲企業的營收要想增長,只有連鎖、開分店這一條路。
    2007上市后,全聚德現金流比較充裕,擴張以直營店為主。2007年到2012年,其直營店由7家增至24家,加盟店則由57家增至60家。
    盡管擴張速度慢,但那幾年公司的業績也保持著較快的增長,營收從9.1億元增至19.44億元,年復合增速達16%;凈利潤從0.64億元增至1.52億元,年復合增速達19%。
    2012年公款消費被禁后,為了要業績,全聚德選擇了加盟為主的擴張方式。2012年到2015年,其直營店由24家增至27家,加盟店則由60家增至71家。但這并沒有挽救全聚德的頹勢。
    那幾年,全聚德的營收從19.44億降到18.53億,凈利潤由1.52億元降到1.31億。全無成長性可言。
    要知道,資本市場最看重的就是企業的規模擴張與業績。全聚德自2007年上市至今,每年平均新開4家店,與呷哺呷哺年開店20多家的速度沒法比。
    但這不能怪全聚德。中式餐飲難以做到標準化,擴張是行業難題。火鍋是中餐中最適合規模擴張的品類了,標準化鍋底、火鍋料以及蔬菜。烤鴨相比傳統炒菜,已經算相對標準化,但依舊很難。后期為了擴張,全聚德選擇加盟,仍不奏效。
    也正因此,在資本市場眼中,中式餐飲根本算不上一門好生意,本身是一個門檻低,競爭又十分激烈的行業,上市公司即便規模相對較大,依然談不上護城河。
    除了全聚德,A股的餐飲公司還有3家。湘鄂情(ST云網),無論是名字還是主業,早都面目全非;西安飲食連續6年扣非凈利為負,股價常年徘徊在低位;廣州酒家表現還算穩定,但公司60%以上的收入來自食品加工(月餅)而非餐飲。
    說到底,這種管人的生意,規模就是你的敵人。擴張不僅不能降低邊際成本,還會導致各種管理問題的發生。
    在擴張過程中,全聚德最明顯的兩個管理問題是,人員流失和加盟店的管理失控。
    全聚德屬于典型的中式正餐,菜品的品質高度依賴廚師,但全聚德的廚師流動性很大,據《財經》雜志此前的報道“有廚師干兩三年就走”。全聚德也因此有一個聽來諷刺的別號,烤鴨界的“黃埔軍校”。
    為烤鴨界輸送了人才,自己的生意卻越做越差。顯然,全聚德的管理和人才激勵機制做的并不到位。
    即便是直營店,尚且還會因人才流失造成品質下降,加盟店就更鞭長莫及了。2017年無錫新區加盟店老板欠債跑路事件,是近年來外地市場管理失控的典型。長期下來,全聚德的“國宴”品質優勢,早已不復存在。
    可以說,這么多年下來,全聚德的全國化擴張是失敗的。擴張速度慢是一方面,實際上它至今未真正走出過北京。雖然全聚德也把自己的門店開到了上海、青島、南京、哈爾濱等各地,但北京的業績貢獻占比一直在80%左右。
    除了加盟帶來的管理等種種問題外,這與烤鴨的品類也有關系。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物質上極大豐富,烤鴨只是眾多美食中的一種,人們更重視健康和養生,略顯油膩的烤鴨正在被越來越多人嫌棄,尤其是現在消費主力,年輕人。
    即使下館子,年輕人首先想到的也是火鍋、燒烤……想一想,你有多久沒有吃過烤鴨了?
    03
    留給全聚德的時間不多了
    面對停滯不前的主業,除了開店擴張外,全聚德也曾嘗試過轉型和改變。
    首先是引入戰略投資者。2014年7月,IDG資本斥資2.5億,以13.81元/股的價格,拿下了全聚德1810萬股增發股權,占總股本的比例達到5.87%,一躍成為全聚德的第二大股東。
    IDG資本是全球頂級的風投機構,在我國的投資布局不乏騰訊、百度、小米等互聯網巨頭。
    有了IDG資本的背書,也曾讓投資者對全聚德充滿了期待。盡管業績萎靡,但全聚德仍然在2015年那一輪牛市中創出了歷史新高,市值一度接近100億。
    引入戰略投資者后,全聚德開始謀求轉型。第一次是觸網,具體來說就是外賣。
    2015年8月,全聚德注資1500萬,占股55%,與重慶狂草科技共同成立了鴨哥科技,推出“小鴨哥”外賣平臺。半年后,“小鴨哥”正式上線,并與百度外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彼時,剛剛興起的外賣平臺被視為網約車后的又一個風口。因此,全聚德也曾對“小鴨哥”寄予厚望,它曾在年報中表示,力爭讓鴨哥科技成為中國美食外賣電商第一品牌。
    然而,尷尬的是,“小鴨哥”的發展并不順利。面對美團和餓了么們,“小鴨哥”很難與其正面競爭,因此,“小鴨哥”的定位也逐漸從最初的自營外賣,變成了全聚德外賣,但仍于事無補。
    2016年,“小鴨哥”虧損1344萬,2017年繼續虧損。對于凈利潤只有1個多億的全聚德來說,這是不小的拖累,它只得止損,關閉了鴨哥科技。
    事實上,全聚德本身并不適合做外賣。一方面,全聚德的定位是高端中式正餐,與外賣的主要消費群體并不匹配。另一方面,吃烤鴨也有講究,送到家里的外賣,和餐廳里剛出爐的烤鴨,口感味道還是有差別的,這對全聚德的形象也是一種損害。
    觸網失敗后,全聚德又試圖在品類拓展上做文章。
    2017年3月,全聚德公告稱,計劃收購北京湯城小廚部分股權,補充休閑餐飲新業態。然而,僅5個月后,這筆交易便宣告終止。這也意味著全聚德第二次轉型失敗。
    總的來說,全聚德并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管理松散、品質下降、服務差才是阻礙全聚德的核心問題。這兩次轉型,看上去更像是“病急亂投醫”。
    雪上加霜的是,IDG資本也已經失去了耐心。2018年2月,全聚德公告稱,IDG資本擬清倉式減持。截至今年上半年,IDG資本的持股已經下降至1233萬股,占總股本的比重也已經下降至4%。
    到今天,全聚德的百億市值只剩34億,跌去了60%。
    兩次轉型碰壁之后,全聚德似乎終于“開竅”了,開始意識到問題的關鍵所在。
    自2017年起,全聚德開始改變傳統的自我評價機制,轉而以大眾點評“五星榜”為目標,并大力整治不合格加盟店,同時從各方面入手,要求服務人員笑起來、動起來、說起來。
    到2018年,全聚德累計摘牌不合格加盟店7家,今年上半年,再次關閉不合格加盟店5家。同時,大眾點評4星以上門店占比,由2017年的37%提升至85%,5星門店5家,必吃榜1家。
    然而,全聚德的“蘇醒”已經太晚了,下滑的業績已經剎不住車了。2018年,全聚德營收17.77億,同比下滑4.48%,凈利潤0.73億,同比下滑46.29%。今年上半年,全聚德營收7.58億,同比下滑13.43%,凈利潤0.32億,同比再次下滑58.51%。
    “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留給全聚德的時間不多了。
    全聚德的衰落,原因不止一個。但毋庸置疑,對人才的疏于培養,是致其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任何行業,都缺不了優質人才的注入。餐飲行業尤其如此。
    勺子課堂AA級店長認證班,致力于為門店培育專業管理人才。打造團隊領導力、提升人才管理力、培養業績管控力,3天打造全能型門店管理者!
    在這里,你能得到什么?
    1.快速建立你的領導風格;
    2.學會如何挑選最優秀的員工;
    3.找到提升營業額的關鍵因素。
    掃碼開啟你的門店人才成長計劃!

    ↓↓↓點擊領取餐飲必備工具包↓↓↓
    讓開業效率提高40%的18張表餐廳員工手冊
    外賣門店差評回復模板門店年度營銷計劃表
    餐飲必備20張工具表100個餐飲危機處理方案
    毛利率提高10%的訂貨工具表店長工作流程表
    餐廳各崗位職責說明書外賣門店好評回復模板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餐飲新知!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5547.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0月4日 07:30
    下一篇 2019年10月4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