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這個行業其實跟很多制造業一樣,國產公司產值也很大,但是很累,真正賺大錢的還是那些國際性廣告公司。今天這篇文字就是以我對行業的觀察來闡述,為什么國際性的廣告公司最賺錢?
我認識的幾位廣告行業的老板早年都是靠做4A公司的轉單發家的。他們因為和地方電視臺媒體關系不錯,或者是因為是地方衛視或者地面頻道的大盤代理公司,每年要完成過億的廣告額。這么大的業務量,僅僅依靠國內直接客戶是很難完成的,于是就誕生了一個行當,就是接國際性廣告公司在當地投放的單。
這些國際性廣告公司往往代理的都是諸如可口可樂、寶潔、康師傅等巨型廣告客戶,這類客戶在一個省的投放都是數千萬甚至過億。所以,那些大盤代理公司拿到這類的訂單,全年的任務就完成的差不多了。
那么這類大盤公司往往需要幫助4A墊資,同時還需要提供當地媒體的公關服務,因為往往那些4A的落地性做得并不好,強龍不壓地頭蛇,這個大家都能理解。
那么在這個生意鏈里,最占便宜的就是4A公司,他一分未出,就把錢給賺了。因為,往往他給代理公司的賬期要大于客戶給他的賬期,他可以拿到客戶的款,再付給大盤公司。而大盤公司又因為得到這樣的訂單,輕松完成全年的任務。(至于電視臺,也可以透過年年給大盤公司,甚至給某個品牌增加業務量,而完成他的年度任務。)
這是一個完美的生意,也是一個完美的產業鏈。至少在過去的20年里,大家就是這么玩的。
那么,在這個商業游戲里,我們發現是國際性廣告公司站在最高端,同時游戲規則的制定者也是他。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做了15年的廣告,雖然跟4A打交道不多,但是我發現他們從來不去簽什么大盤代理,也幾乎很少去買個什么頻道、欄目等來運營。(一方面,是國內政策不允許,更重要是他不需要,因為有無數國內廣告公司等著去幫他買大盤墊資呢)
那么4A的錢都花去哪里了?
那就是投資人才!!!
在國際性廣告里,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廣告行業大拿,那些香港、臺灣、新加坡、甚至歐美的高級策略人才、運營人才都享有極高的福利待遇和薪水,當然還有誘人的度假計劃。同時,他們還透過并購去買進優秀的公司,其實那相當于買進大批優秀的人才。他們深知,對于一個服務機構來說,完全是輕資產的,最值錢的就是三樣:品牌、體系、人才。
不信,你看在國際廣告雜志上,我們看到最多的4A新聞,就是誰誰誰又升職了,誰誰誰又去到哪家公司。
這些國際性廣告公司就是在做三件事:
1、人才;2、建立體系;3樹立品牌。
我們再來看國內的廣告公司做的三件事:
1、搞客戶關系;2、搞媒體關系;3、搞老板關系。
當然,我這個講的是小廣告公司,越來越多的本土4A已經完成原始資本的積累階段,有的甚至已經上市成功,攜資本優勢像國際廣告公司學習,進入到人才爭奪戰中。因為他們明白,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服務一流的客戶,只有一流的客戶,才能建立自己一流的體系和一流的品牌。
這就是國際性廣告公司賺錢的核心!
附注:這篇文章雖然說的是廣告公司,其實對于其他行業也有同樣的啟示。靠關系可以解決原始資本積累,但是要想做大做久,還是靠人才!衡量一下,你的公司每年利潤有多少是用在招募和培養人才上的,有沒有建立人才培訓計劃,這是公司發展的硬指標!
公眾號:xingzheyh 個人微信號:xingzheyihong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