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財經46期
〞
對于人類來說,最好的安慰劑就是知道你的痛苦并不特殊。
怨聲載道的2020,不少企業家小老板正在不知不覺掉進“不是我不行,是大家都不行”的情感陷阱里。
忘記去反思“為什么我不行”“為什么我要跟他們一樣不行”“為什么有人行”。
疫情對部分企業來說,不過是崩盤加速器,把本就所剩無幾的企業壽命猛地壓縮到1個月,來不及翻身就早早下場。
但疫情對有些企業來說卻是進化器,誰夠靈敏,誰極速變革,誰就能搶先一步,拿到保命符。像敏銳做外賣的西貝,認真搞營銷的老鄉雞……以及依靠線上銷售逆風翻盤的林清軒。
在經歷了線下銷售崩盤、業績跌至同期的10%、十天損失1000萬后,林清軒幾乎一夜之間絕地反擊,實現了一月同期業績45%的高增長。
相對于傳奇的業績復蘇,筆者更關注的是,林清軒做了什么?為何成功?這樣的成功對其他老板有何借鑒意義?
高度依賴線下,險些摧毀品牌 —— ——
林清軒?很多人對這個已經經營了17年的國產高端護膚品牌還很陌生,初聞時甚至以為是人名。
相對于完美日記這種一開始就深耕線上的網紅品牌,林清軒深耕單品、走線下直營的經營路線顯得有些“土”。
由于定位高端護膚品牌,產品單價直逼雅詩蘭黛、蘭蔻等國際品牌,為了樹立高端品牌的認知,打造品牌影響力,進駐大型商場成為林清軒商業布局的重要環節。
線上經營對林清軒來說,是不可或缺但非重點經營的板塊。過去,林清軒的營收 75%來自線下門店,線上占25%。但疫情爆發,線下門店經營全面停擺,長期依賴線下營收的弊端暴露無遺。
初一到初七本是林清軒的營業高峰期,參照去年,一天的業績在 100 萬元左右。但今年,“從1月22日開始,大多數門店的業績跌到了平時的10%,有的地方可能僅5%”,截至1月31日林清軒損失近1000萬元。
林清軒全國337家線下門店、2000多名員工,月支出3000多萬起步,林清軒沒有銀行貸款沒有融資,賬面只有五六千萬,企業能勉強支撐兩個月。
創始人孫來春急得火燒眉毛,破產的陰霾籠罩整個品牌,1月31號,他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發布了萬字長文《至暗時刻的一封信》,訴說了自己和品牌當前的窘境,鼓勵員工開始自救。
神奇的是,就在信發出第二天,林清軒的業績卻馬上開始恢復。
2月3日,林清軒公布了1日和2日的業績,大連市連續兩天業績是去年同期的7倍,武漢市兩天的業績分別是去年同期的2.3倍和1.8倍,在全國區域中排名第二。
沒有資金注入,林清軒到底做了什么,不僅撐下來,還把業績盤活?
2小時直播=4家門店銷售總和 ————
3月19日,有著“行業冥燈”之稱的羅永浩,宣布進軍直播行業。羅老師能否成功還很難說,但這次他應該滅不掉正盛的直播風口。
直播是本次林清軒自救的關鍵一環。
情人節當日,孫來春帶著100來個導購進行了一場直播,成為第一個做淘寶直播的化妝品創始人,吸引了60000多人觀看,2小時貢獻了40萬的銷售額,這相當于二三線城市4家門店一個月的銷售額。
這次的成功鼓勵了林清軒全國的導購,也堅定了孫來春做直播的決心,未來林清軒將繼續投入直播和短視頻賣貨。為此,品牌成立了一個“All In短視頻+直播”項目,全員開通淘寶直播,阿里派專人做了詳細的直播指導。
直播賣貨已經是大勢所趨,2019年中國在線直播行業用戶規模增長至5.04億人,預計2020年將達到5.26億人。
除了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早早地開啟直播帶貨,近年來淘寶、拼多多等電商也開啟直播賣貨,薇婭一個雙十一賣了27億,李佳琦也有9億戰績,直播用戶的購買力可見一斑。
除了快消品、化妝品等品牌,近年來,傳統餐飲企業也進入了直播界,喜茶、奈雪這類網紅品牌早早進入,連眉州東坡、小龍坎、西貝也開始擁抱直播。
眉州東坡直播現場
傳統電商流量紅利風口已過,而在線直播的實時性、互動性極大地增強了用戶體驗,特別是頭部主播IP化,聚集了大量粉絲,大大降低了用戶在電商購物中的不確定性,增強了用戶消費沖動,提升轉化率。
2020,林清軒仍要按照原來定下的計劃增加線下門店,但這些門店會直接完全轉型成數字化直播門店。
直播是重要時機,品牌力才是真正的基石 —— ——
直播的輝煌戰績吸引了眾多目光,讓人忽視了直播背后的品牌力。
公布數據顯示,1月上旬,林清軒整體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5%,湖北和東北這些區域翻了一兩倍。而此時,線下門店關閉,直播也未全面開啟,銷售業績不降反增。
更說明,直播只是業績更上一層樓的契機,而林清軒果斷地抓住這個契機。
無論何時,品牌力都是第一驅動力。
幾天前,餐飲品牌老鄉雞又做了一場“成本200塊”的土味兒營銷,連帶著它整日“咯咯噠咯咯噠”的微博也被人翻了出來,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
很多人戲謔“為什么他這么輕松?我每天要找各種資訊,調研各種數據,寫寫內容。而他只用咯咯噠就好了?”
其中有一條評論讓我印象深刻——“他是IP,咯咯噠就能下蛋,普通人只有P,沒有I,所以咯咯噠也沒用”。
品牌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出來的。
茶顏悅色的品牌負責人對西貝的人說:“西貝好棒,這兩年發展得好好!”
換來的回答卻是:“我們西貝已經22年了。”
林清軒自2003年成立至今整整17年的時間,清晰的品牌定位和打造大單品戰略是建立品牌力的重中之重。
建研究所、做全產業鏈、直營、做數字化、打造大單品……期間最危險的決定就是2016年,為了徹底打造高端路線,砍掉了200元以下的產品,流失了大量用戶,失去了許多高管,十幾家店因為業績下滑而關店。
林清軒對產品茶花油進行了大量科研投入,在營銷上也投了幾個億。產品售價與雅詩蘭黛等高端品牌比肩,依然有人買。
2018年“雙十一”當日,林清軒全渠道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線上客單價約500元,線下客單價達780元,與諸多一線大牌不相上下。
其中,林清軒的明星產品——定價597元的山茶花潤膚油,當日全渠道銷量超過5萬瓶,在經過天貓大數據論證、50家媒體評審團推薦產生的11月10日天貓“潮流精華液榜”中,山茶花潤膚油位居第一,就國產品牌而言這還是第一次。
林清軒用了十七年的時間,得到了市場和用戶的認可。
有人,有貨,最重要的是有品牌,疫情下,林清軒變了的只是銷售渠道。
銷售渠道可以有側重,但必須要多元 —— ——
疫情告訴門店經營者一個道理——渠道可以有側重,但必須要多元。單一銷售,就是在自尋死路。
林清軒是一個嚴重依賴線下銷售的品牌,線下門店貢獻了品牌3/4的銷量,但側重不代表唯一。事實上林清軒在過去兩年里耗資5000萬打造數字化系統。
·2017年和阿里試點合作,開始走向智慧零售,從開設天貓旗艦店,打通釘釘+手淘,與支付寶合作分期支付,與菜鳥派樣合作,開通天貓云店,到通過阿里云中間店打造數字業務中臺。
·2018年3月7日,正式上線使用“釘釘+手淘”
·2019年11月11日,微信+小程序商城 啟用。
但啟用后數字化的效率并不高,武漢地區線上交易只占15%,沈陽10%,川渝3%都不到。可以說,是疫情倒逼著林清軒全力打通數字化銷售的路子。
清軒雖然不依賴線上銷售,但一直致力于打通消費者資料、消費過程數據化,依靠百盛軟件打通了會員系統,得到了更清晰的會員數據。
2017年林清軒與天貓共同開發了一個系統,統一線上線下價格和優惠信息,同時為門店導購配置了在線化銷售工具,積累了大量的顧客數據,導購可以直接觸達顧客,經手的用戶即使在線上消費,也能算在導購的績效里。解決了電商平臺和導購的矛盾。
疫情期間,2000多名員工全部線上辦公,全員營銷,開始線上培訓,利用釘釘手淘微信等工具尋找顧客,利用數據分析顧客護膚需求與銷售機會。
此外,不得不提企業組織力。
林清軒緊急成立“內容工廠”,發動公司全員制作圖片、文字、二維碼、小視頻等全國共享的宣傳素材,支援線上品牌傳播;利用“釘釘+手淘”、“微信+小程序”等智能導購模式,不斷拉新促活,短短幾天,銷售業績就回到了平常狀態,部分地區的業績反而更高。
趨勢: 銷售渠道數字化和客戶在線化 —— ——
未來一年對于門店經營者來說,無疑是艱難的。除了修煉產品和品牌這種老生常談又不得不談的事情,筆者認為,老板們還應該把精力關注到銷售渠道數字化、客戶在線化的建設上。
多渠道靈活銷售有助于打破營收的空間限制,電商直播勢不可擋,小程序、微店、淘寶等電商平臺也是重要的銷售陣地,連麥當勞、星巴克都有網店,做起了智能零售,是時候關注這個新通路了。
客戶在線化,其實是更復雜的私域流量池,更清晰的用戶需求,更細致的銷售數據,需要企業加強與客戶的鏈接、客戶與渠道的鏈接,更考驗企業線上銷售、維護客戶的能力。
林清軒能在疫情中突圍并不復雜,蓄力、發力的過程,值得更多老板關注。機會就在眼前,如何把握,值得思考。
〞 電梯模式下,“獨角獸”靠一招鮮就能冒尖。 hard模式下,“八抓魚”靠廣下手才能存活。 ·end· 統籌丨劉曉紅主編丨李珊 編輯丨雅媚 關于有味財經 基本內容:聚焦以提升餐飲門店效率為核心的供應鏈信息、知識、服務 服務對象:餐飲從業者、餐飲服務商、行業研究者 文章原則: 1、深度:深耕小切口,洞悉小體系 2、廣度:跨學科研究,拓認知寬度 3、顆粒度:注重實效,提供解決方案 有味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覽) 巴奴杜中兵:別幻想!餐飲業不存在抄底機會 老板的突然成熟,正是從缺錢的窘迫開始 2年僅開8家店:專注力就是競爭力! — 轉 載 聯 系— 17516466881有味小秘書(微信同號) — 聯 系 我 們— 17752509517有味編輯部(微信同號)
原創文章,作者:有味財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1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