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兩年,來北京一年了,對于我們這些95后的年輕人來說面臨著畢業找工作方向性選擇的問題,說是考驗也不為過。
我用了兩年時間才和木屋相遇,如果剛開始找工作就來到木屋,我也不會浪費了整整兩年時間。
在這兩年的時間里我從事過很多領域互不相關的工作。
慢慢地發現,每個行業都值得被尊敬,都值得被認真對待。
說實在的,我之所以最后決定留在木屋,不是因為什么夢想,而是木屋帶給我一點希望。
從來北京那一刻開始,就注定了我平凡又不那么平凡的歷程,每一個孤身做北漂的人都是很勇敢的,因為我們無法料到結局。
我是在上一家企業待了半年看不到希望才離職的。
對于很多求職者來說可能希望并不是我現在發多少工資,一年后保證發多少工資。
希望可能就是一種感覺,木屋給我一種憑借自身努力就能實現自身價值的感覺,而且這種感覺又同時有一個實實在在平臺支撐著。木屋讓我這個偏向于南方的安徽人有了想在北京闖出一片天地的想法。
希望真的是很神奇的東西,兩年的兜兜轉轉,我又把它找回來了。
來木屋兩個多月了,雖然在面對有些脾氣不怎么好的顧客有些壞情緒之外,總體還是輕松愉快的。
話說回來,誰沒有脾氣呢?哪怕他不是顧客,生活中我們依然會遇到這些人,我漸漸學會了跟各種脾性的人相處,為人處世是一輩子都要學的事情。
除了這些軟技能之外,在這里還有很多機會去學習硬技能,包括崗位上的,門店運營管理的等等。
而且在木屋,它會鼓勵你多培養個人興趣和多看書學習,在這里待的時間久了更有助于人的全面發展。
在木屋,我擁有的是一份好工作,但又不僅僅只是一份好工作,這里充滿了樂趣和人情味,包括領導對下屬的關懷,員工之間的友善。
而在具體崗位上,師傅帶徒弟也是兢兢業業,絲毫不馬虎,能夠做到讓你不僅是會理論,而是理論加實操的全面進步。
讓大家的晉升之路有一個扎實穩健的根基。就我個人而言,我首先是在出菜口傳菜,什么理論也不會,剛開始幾天就是先上手找找感覺,然后干了幾天之后開始考理論,考完理論我發現,理論知識會讓我更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事情都漸漸有了方向感。
關于木屋相見恨晚,我相信我和木屋還有很多故事在等著,木屋也在真誠的接待每一個人。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7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