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高禹來自靛廠路店。
在木屋的多年工作過程中,漸漸的通過經歷的一些人和事對部分事物的發展規律有了自己的一點看法,今天就“改變”和“知行、果”這兩組詞和大家拋磚引玉做一些分享,希望能有共鳴,也希望大家多提意見。
改變,公司內部有句話叫“永遠不變的是變化”。我們的薪酬結算方式由原來的出滿勤拿死工資到現在的計件制是變化,這種變化讓多勞多得成為現實,徹底打碎了之前工資核算的“大鍋飯”局面,也徹底點燃和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計件制引入之前管理組讓員工加班,員工會問“為什么加班的是我不是別人”,計件制引入之后管理組讓員工加班員工會說“謝謝老大對我的關心”
變化的效果顯而易見!
員工ABC評估制度的引入和落實,除了讓干好干壞、拿多拿少有區別,同時末位淘汰制也給動力欠缺的伙伴畫出了底線,在木屋種種制度上的變化拉長時間軸來看,結果往往可以很好的佐證當初改變的初心是否正確。
而改變的開始往往就像黎明前的黑夜一樣,伴隨著陣痛徐徐拉開帷幕,因為改變可不是隨隨便便一通說教和心理輔導就能立竿見影的,下面用一張圖來淺釋改變過程中各種變量之間的關系:
曾幾何時你多少次發毒誓要戒掉煙維護自己的健康,又多少次說服自己要邁開腿減掉大肚腩,可是隨著誓言越發越重,煙癮卻越來越大,肚腩也越來越圓,你也越來越“討厭自己”,討厭自己似乎明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明明知道怎樣做才能實現目標,可就是在那里擰巴糾結,堅持一段時間后總會在某個特殊的時間節點,找個理由向自己內心深處的另一個聲音妥協,然后全線崩潰,繼續放任自己,繼而再次陷入惡性循環…………
彼時滿眼盡是對自己的悔恨和絕望!又不禁自問這潭泥淖自己究竟是否還能走的出去,哀莫大于心死,又一輪觸底模式開啟,但還會不會反彈?又能堅持多久,信心不在,茫茫然一天天只剩渾渾噩噩………
其實那個經常信誓旦旦的你是“人”而不是“神”,是人就會有懶惰的基因,而這懶惰的基因絕不會因為一句我要如何改變自己的誓言就會煙消云散,你所不喜歡的那個“自己”更不會立馬消失,改變需要的是思維、行為、結果、習慣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協同,需要你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在計劃一步一步推進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實現目標的堅定決心,當然你更要知道為什么要達成這個目標,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家人,總之你要為了點什么,因為這是支持自己走下去的動力源。
例如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并得到很好的保護,你告訴自己既要有賺錢的能力又要有健康的身體。
改變是一個積跬步至千里的過程,而你一旦確認目標就要尊重它認可它以及捍衛它,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點滴積累自信培養自信,當你改變的行為由量變實現質變的時候你所期待的改變才會真的發生。
黎明前的黑暗,你能否熬過去并見到光明,取決你是否具備擁抱變化的積極態度,和持久的行為堅持,取決于你是否學會在與自己相處過程中,內心深處那個聲音出現時你會如何應對。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