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后,面對各種不確定性,品牌必然要求縮減營銷費用。作者 | 林川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品牌頭版(ID:ceozhiku)可以確定的說,此次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沖擊絲毫不亞于2008年金融危機。因此,對于企業來說,控制成本成了當務之急。而企業想要控制成本,除了在管理費用上做文章,剩下的就是縮減營銷預算。品牌比任何時刻都需要講究品效合一,既要求實現聲量的增長,同時也要求銷量的轉化。比如,將有限的營銷費用花在一個點、一個事件上,針對一個目標消費人群、一個目標媒介載體,在有限的范圍內制造鋪天蓋地的效果。就像一個人揮舞起了拳頭,集中全身的力氣試圖KO對手,但是,如果沒有打中的話,那么極有可能被對手擊倒,第二,忌諱重復式的刷屏,要能夠真正觸動用戶,制造出強烈的反差感;簡而言之一句話,在營銷上要拒絕傳統的流量思維,要精工細作、要聚焦和專注。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作為普通消費者來說,盡管深受經濟不景氣影響,但是在很多低價產品上的消費依舊不會減少,尤其是女性消費者。根據相關報道,在剛剛過去的2月,游戲、文化娛樂、教育培訓和保險等行業的廣告投放力度排在前列。相比側重于品牌層面的廣告,上述廣告主要針對于產品本身,就其“功能”及“賣點”展開營銷。比如,為什么推薦你玩這款游戲呢?因為它上線就送VIP,爆款666裝備全靠撿;比如,猿輔導建立了完善的產品矩陣,能夠提供多樣化的教育服務,現階段向全國中小學生免費提供公開課。另外,像一些洗手液、洗衣液產品,也都是強調其殺菌、防疫等功能。也就是說,在低預算影響下,大家都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目的就是用戶了解產品,進而實現產品的自我銷售。2月10日,復工首日李佳琦就登上了微博熱搜。一場3個小時的直播,竟然引來了1600萬人的在線圍觀,25個產品鏈接瞬間秒光。這些產品秒光,主要歸結于李佳琦的帶貨能力,但其對產品功能和賣點的闡述和表達,也是極其重要的原因之一。無論是市值幾千億的互聯網巨頭,還是剛剛獲得了A輪融資的初創企業,只要是頂著互聯網公司的光環,都逃不開一個話題,那就是增長。要么就是背靠巨頭,尋求流量庇護;要么就是掏錢買,也就是我們稱之為的“獲客成本”。201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百度狂撒9個億現金紅包大獎,與全球用戶互動狂歡。受此刺激,當晚百度APP的日活從1.6億直接沖上了3億關口。因為,絕大多數用戶都是沖著紅包去的,即便誘導下載了一堆百度系的APP,但最后要么是卸載要么就是荒廢在那里,成為了僵尸用戶。也就是說,增長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效增長。否則,光景好的時候暫且可以承受9億元的營銷開支,但如果光景不好,勢必導致公司的大潰敗。相比于增長的虛擬數字而言,更重要的是有價值、有質量的增長。補貼應該引發用戶的積極傳播,而不是在下載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事后立馬卸載。毫無疑問,在低預算要求下,對品牌的營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盡管我們說,在這種背景下,營銷應該放棄刷屏的幻想,但是,這并不是意味著我們在營銷上將不會有任何的作為。在我看來,內容作為傳播的有效載體,關鍵在于制造內容。為什么喜茶每次都能夠博得外界的強烈關注?原因其實是,通過與其他品牌打造聯名產品,靠著差異化的產品和高顏值特征,達到裂變的效果。而且,喜茶每次的跨界聯名形式都各有不同,不會給消費者造成視覺上的疲憊感。那就是很多刷頻級或者登上熱搜的營銷活動,往往都具有首創性。至于說那些跟隨者,不僅營銷效果會大打折扣,而且還會被貼上“抄襲者”的標簽。就像釘釘制作了那首回應廣大中小學生的“洗腦神曲”一樣,只要營銷內容不枯燥乏味,那么就有可能獲得用戶的青睞。簡而言之一句話,就是營銷要有內容、要言之有物、要制造起話題!
《咖門》寫給飲品店老板的第2本書,《拜托了,請開一家賺錢的飲品店》,已經出版了。
飲品開店新手必修46講:
通過產品定位,突破營業額瓶頸: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5736701356(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6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