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 | VIS | 插畫 | 攝影 | 營銷
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
﹀
在廣州的熱鬧街頭,有這么一家湘菜餐廳,它和鋼筋水泥、車水馬龍的現代景象格格不入,甚至有些奇特~原來是老板把店開到了稻田里。開業短短幾個月,就刷新了人們對湘菜作為江湖菜的固有認知,并成就了日日門庭若市的繁榮。
廣州·湘頌
▼
餐廳起名也有寓意,意為“對湖南的歌頌和贊美”。設計立足于稻田風韻,用了八個月的時間打造出一場稻田里的盛宴。
餐廳外立面上,成千上萬的鋁薄片整齊排列做出草垛的效果,予人從繁華都市到金黃稻田的場景切換。不僅呼應了稻田主題,還解決了消防問題。走進湘頌,目光所到之處除了“土”,還是“土”。“回歸鄉土文化”的設計和裝修,與外面鋼筋水泥、車水馬龍的景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餐廳內以稻田作為主題進行設計,滿室金黃色稻谷環繞的景象,舉目望去宛若置身秋日豐收現場,充滿自然美感。而樸實低調的灰色地面,則突顯出稻穗的美麗。
稻穗的形態與質感栩栩如生,喚醒了人們心中對本土生活的記憶與想象。
在大廳中央,農耕形象的夯土墻,扎實地豎立著,極其接地氣。在湘頌掌門人老賀的理解中,這是養稻的土,是砌墻的土,也是育出瀟湘這千滋百味的緣由。
入門左手邊的全透明玻璃房,宛如一座博物館。其中陳設四處搜羅的老物件喚醒人們對原始耕作生活的記憶,提升稻田主題,營造滿滿的場景感。
隨處擺設的糠更是營造出田間地頭的氛圍,整個環境創造出沉浸式體驗。三湘四水,物華天寶,古今素來都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墻邊一句“天下糧倉,洞庭魚米看”魄力十足,呼應了湖南魚米之鄉的理念。
餐廳內隨處可見的噴畫均攝制于湖南的田間地頭,給人一種熟悉感,驚喜就在不經意間。
包間的名字,取意瀟湘田間的四時風貌——春秧、夏谷、秋收、冬藏,四季流轉,依時而動。傳達著創始人對于湘頌的期許和對美好生活的追尋。
細看餐廳的燈飾,是放大的米粒吊燈;竹制的燈框又像極了盛魚的籮籮,彰顯穿透湘土文化的生活美學。
在繁華喧囂的都市里,湘頌創造了這個清凈回歸質樸的獨特空間,讓食客近距離地感受自然,這一次,湘頌不僅僅是湘菜的革命,更是一處能夠承載“湘土、湘味、湘情、湘味、湘料”的靜逸之處!
來源:餐飲視界,via:佚名(侵刪)圖:賀川;網絡(侵刪),文:餐謀長品牌策劃/阿政
這里是餐飲老板找方向的地方
這里也是設計師找靈感的平臺
▲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案例
【點擊關鍵詞查看原創案例】
云楠俚-紅米線丨酸渡-酸菜魚丨椰妹-椰子雞
小曼谷泰國菜丨漁桿渡黑魚涮鍋丨小造食堂
如需轉載請在后臺留言“轉載”| 如需投稿請在后臺留言“投稿”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