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舒適區的感受,你值得擁有!

    每個人對于幸福生活的理解都不一樣,但是至少我們同樣都是在追夢的路上。

    我是黃思嵐,一個正在追夢的潮汕男生。今天想和你分享我的追夢故事。



    我是一名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從我大學畢業至今,我已經做了2個影響我人生的重大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我的大學專業是環境工程,通俗一點說,這個是主要學化學和生物的專業。在大學剛開始的那兩年,我已經清楚知道自己對這一方面并不擅長,于是我開始實踐不同類型的項目、實習,最后成功在畢業時應聘上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策劃崗位。

    互聯網公司環境優越,而且薪水不低,一度使我沉醉其中。就這樣過了兩年,我發現我自己有點麻木了,沒那么上進、沒那么積極,躺在了一個小小的舒適圈中無法突圍。



    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我做了第二個選擇,來到了木屋。

    從做了加入木屋的選擇,到準備面試、試工、入職,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

    累嗎?其實還好,因為來之前就有了心理預期。對于我這樣一個餐飲小白來說,無論是動手能力還是學習進度,可能都不會太快,而且也一定會有不小的壓力和阻力。有了這樣的心理預期下,再加上店里管理組和員工組的培訓和輔導,當前的學習進度還算是比我預料中要快的。

    收獲多嗎?超乎我想象。

    從樓面技能開始學習,逐步開始學習管理組的核心能力、領導能力和專業能力,我感到整個人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非常高的跨越。且不說我本就不擅長的抗壓能力、溝通能力已經得到了非常明顯的進步,甚至在我比較拿手的總結能力、學習能力上,我也能夠不斷突破自己。

    當然,這還遠遠不夠,我的目標是在一年內成為一名合格的店經理,那我就仍然需要不停地突破自己。



    百度百科中對于舒適區的解釋是這樣的:舒適區指的是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服、放松、穩定、能夠掌控、很有安全感。

    事實上,加入木屋對我來說,就是一次舒適區的跨越。

    在辦公室的生活,不會有太大壓力,上班工作,下班玩樂。這正是舒適區的最佳詮釋。

    轉行來到木屋,最開始的時候壓力會很大,不管是對個人能力的挑戰,或是作息的調整,都超出了我的掌控。但在出發前對此亦有心理準備,我相信時間能夠化解這些壓力。

    可實際上我還有一個擔憂:會不會在適應餐飲行業的工作節奏以后,我就會進入另一個“舒適區”,從而又陷入了追求安逸的怪圈中去?

    來到木屋的兩個月后,我找到了答案。

    從席間到傳菜,適應了木屋樓面高效運營的節奏。然后,開始學習點單。

    從點單到門迎,適應了面對各種意外情況的處理方式及與不同客戶的溝通方式。然后,開始學習人事系統。

    在人事系統的學習中,適應了樓面崗位與人事工作時間的協調,適應了繁多復雜的文檔及物品的規劃與整理。然后,接到了半年度年會主持人的挑戰。

    半年度年會主持人的工作順利完成,馬不停蹄又要接下上線干杯活動的挑戰… 

    在木屋,學習停不下來,進步停不下來,而我的舒適區,也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學習之中,不斷地拓寬,不斷地增長。



    以前餐飲對我來說完全是一片空白,甚至我連家里的廚房都不怎么進去。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了木屋,卻又被木屋訓練成為一名專業的服務人才。

    跨越舒適區最大的變化 我覺得是擴充了舒適區,因為對未知的探險最終都會一步步變成已知,自然也會越來越全面。為了走出你的舒適區,你必須去做,盡管會不舒服。建立一種強迫你潛心去做的機制,你也許會發現你最初害怕的東西可能并沒有你想象的糟糕。

    有了從儲干開始的這次歷練,接下來我也會開始接收更多不同的挑戰,不停地超越自己,期望成為木屋大家庭中較稀有的復合型人才!




    百城千店,有我一份!加油!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1236.html

    (0)
    上一篇 2019年8月5日 07:40
    下一篇 2019年8月5日 08:5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