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從“木屋逃兵”變成了木屋店長!

    我是一個來自河南的北漂小伙。2013年3月,初來北京的我和很多伙伴一樣,都是面臨著兩個難題:一是住的地方如何解決;二是吃的如何解決。

    出來打工都不是錢包鼓鼓的,不可能住著賓館、下著館子去找工作吧!我就來到了以前比較熱鬧的朝陽區大柳樹,找了一個一月120元的二樓簡易房。沒有空調、沒有洗手間、沒有廚房,就連睡覺的床都是很簡易的那種,還需要用磚頭墊一下床腿。

    第二天我就開始了找工作,找了一個所謂的叫武警押運的,工資說得老高、待遇老好了。當我到了地方一問,說需要先交500塊的服裝費和培訓費,我一聽還是拉倒吧,指定不靠譜。

    第三天,我到垡頭的一個叫東南金龍的KTV面試,說的是五、六千每月。里面又黑又吵,我在試工的時候和別人聊天,說才四千都不到,而且要看房間,如果跑單了還要自己買單。這一聽又完了,就干了半天,下午就沒再去了。

    就這樣,一晃一個多禮拜過去了,眼看著兜里一天比一天少,我就到大柳樹溜達溜達。在一個小賣部買老冰棍的時候,打聽到有一個木屋燒烤好像在招工。就這樣,我跑了一圈才找到所說的木屋燒烤。進屋看到的就是現在的老覃,覃業振,當時他是前廳主管。和他簡單了解了一下薪資待遇:工資2100元每月,包吃住還要扣報廢。我想學個燒烤應聘燒烤學徒,老覃說可以,不過需要在樓面呆3個月熟練了以后才能進出品間,我說沒問題。問哪天可以上班,老覃說明天就可以,我們約了第二天上班。

    就這樣,我就和木屋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時,代仲元是店長,李闖和李芝祥是高級師傅。我在樓面干了3個多月就進了廚房,李闖是我師傅教我開生蠔、開扇貝、上爐學烤串。就在這時,我還結識了我的現任督導老卜,卜亞輝是我的師兄、好兄弟、好搭檔。輝哥比我早入職1個多月,那時候武圣路店還沒開,整個北京就只有歡樂谷、臺灣街、國展三家店,武圣路店后來開的。

    記得最深刻的就是,那會剛好是夏天,廚房有個叫高溫補貼的獎勵:每天每臺烤爐上有30元的高溫補助,但在下午五點半到九點半這時間段上爐的才有,兩個人各15元。那時候,學徒想上烤爐學習那都必須把大師傅們伺候的好好的,他們才把拿手的技術傾囊相授。那會,我和輝哥每月為了多掙幾百塊,每天都是吃完飯就往烤爐上跑,簡直八匹馬都拉不下來。站到烤爐上,一烤就是一天,我們那汗都是順著大腿往下流,襪子都濕了。

    再后來,實操考試了,我是烤了三次都沒有過,要不烤得有點生,要不烤得有點老,要不就是超時了。最后一次,我是用了8分多鐘就出了11個菜,還是沒有過。

    就這樣,一轉眼一年就過去了,最多的一個月是兩千八百多。過完年沒多久,我就離職了,在外面跑將近一年的時間。當和我的師傅李闖聯系的時候,他要去武圣路店當經理,問我是否想回來。他還說現在公司發展得快了,也發展得大了,福利也多了,晉升也快了,發展的空間很大。一番溝通下,我就決定再回來。

    2015年的3月1日,我又回到了木屋燒烤武圣路店。我發誓這回一定要做出成績,別人能做到的我也一樣能做到,不會的就學,不懂的就問。公司有句話叫:8小時以內求生存,8小時以外求發展。我是求發展的,所以我每天的付出都在10小時以外,上常班別人下班回宿舍休息,我就在店里學習。公司還有句話叫“越努力,越幸運”,付出不一定就會有回報,但是不付出就一定不會有回報。

    皇天不負有心人,我用6個月的時間競聘上了廚師長。期間,我參加公司的各相PK都取得優異的成績。我也去深圳、廣州學習,2015年成為了年度優秀員工。2016年年中,我競聘了副理,12月份,我又競聘了店經理,年底開始接手武圣路店。俗話說,出來混都是要還的,快有快的好處,慢有慢的好處。在2017年的一年時間里,北京分公司領導給予了多次的學習機會,我不斷的自我總結和反省,總結如何把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反省我自身的不足和缺點。

    有句話說,一個人優點大于缺點就是可用之才;缺點大于優點,那就是一個廢材。我要不斷學習每個人的優點。正如黃渤說的:這個世界上一直都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

    排/ZHO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1813.html

    (0)
    上一篇 2019年5月17日 07:40
    下一篇 2019年5月17日 09:4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