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金絲猴“回購”啟示錄——苦澀的“糖果交易戰”

    紛擾了多時的好時(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好時”)與上海金絲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絲猴”)之間的“買和賣”終于塵埃落定。接盤俠并非市場傳言的金絲猴創始人趙啟三,而是另有其人。7月25日,藍鯨產經記者從河南悠氏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悠氏食品”)獲悉,該公司實際控制人李旸成為金絲猴董事長。

    業內人士指出,好時最開始收購金絲猴,就是希望獲得金絲猴的渠道,來打通三四線城市市場,然而經過多年,并未取得預期的效果,最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高買賤賣,未來難測

    7月25日,藍鯨產經記者從悠氏食品相關工作人員處獲悉,悠氏食品實際控制人李旸已經成為金絲猴新一任董事長。只是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尚并未找到該信息。

    藍鯨產經記者查詢資料發現,悠氏食品成立于2016年6月20日,業務經營范圍為生產、銷售預包裝食品、烘焙食品等。同時,董事、法定代表人與經理均發生改變,企業也由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資、未上市)改變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藍鯨產經記者致電金絲猴相關負責人,但是電話未能接通。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好時悄然出售金絲猴,只能說是在這場跨國并購中雙方均落得慘敗,當時好時以近30億元的價格收購金絲猴,而從目前的行業情況來看整個糖果產業發展面臨低谷,金絲猴的市場表現更是令人失望,所以此時出手只能是打折出售。

    但對于金絲猴的回歸,能否逆襲實現“大圣歸來”,不少業內人士也持觀望態度。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金絲猴能否東山再起,還需要在三方面努力,“第一是先把銷售團隊建立起來;第二是修復與渠道商的機會,經過多年的折騰,終端的關系是比較薄弱的;三是原有的產品線要有一個調整,產品需要創新與升級。”朱丹蓬預判,2018年將是金絲猴的一個修復期,能不能飛速發展就要看2019年這個關鍵年。

    據知情人透露,今年8月金絲猴將在鄭州召開經銷商大會,通報金絲猴未來戰略。

    金絲猴沉浮啟示錄

    根據好時2017年財報顯示,好時全年營收為75.15億美元,同比增長1.01%;盈利為7.83億美元,同比增長8.74%。但是,在2017年四季度,好時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下降30%。

    而金絲猴近幾年的市場表示也確實差強人意。歐睿市場數據顯示,2014年,金絲猴在糖果類行業的市場份額為1.7%,2016年,這一數字為下滑至1%。

    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好時業績出現下滑也不僅僅是因為雙方的問題,因為近年整體的中國糖果市場表現低迷。據市場調查公司英敏特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糖果市場的總銷售額下跌至850億元,且規模糖果虧損企業數量達到38家,比上年增長5家,虧損總額達7億元,比上年增加86.3%。

    金絲猴到底怎么了?

    在知名快消品專家王冠群看來,金絲猴與好時的分分合合并非偶然事件,其間包含了糖果行業大勢所趨、外資品牌與本土品牌磨合不暢、新品缺失等重要因素。

    在1992年–2014年間的趙啟三時代里,這22年間,金絲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默默無聞到家喻戶曉,從年銷售額2000萬元到年銷售額近15億元,從一個社辦小廠發展成為中國的龍頭糖果休食公司,從鄉鎮企業成長為中國知名品牌專業化大型食品集團。這22年金絲猴在全國布建130個辦事處,營銷團隊最高峰2300多人,經銷商2000多個。正是這支能征善戰,忠誠穩定的隊伍存在才有金絲猴22年輝煌的業績。

    在產品層面創造了三個第一:

    金絲猴奶糖成為中國奶糖第一品牌!

    饞嘴猴豆干成為國內豆干單品銷量冠軍!

    金絲猴麥麗素成為麥麗素品類銷量王者,領航麥麗素品類發展走勢若干年!

    但為什么好時收購了金絲猴后,卻走下了衰落?

    01

    汰換原有高層、舍棄原有運營模式太快

    入鄉隨俗,好時管理團隊偏不信這個邪,收購金絲猴后就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力度之大,速度之快,超出了所有人預料。收購后一個月內原有團隊高層幾乎全部調整。三個月后,毫不猶豫舍棄金絲猴原有的運營模式:辦事處承包提成制模式。

    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用利益的紐帶調動中層、基層營銷自動自發的作業。好時一上來就降低辦事處主任收益,撤銷辦事處主任職務,期望用城市經理替代辦事處主任職能。

    金絲猴一年10幾億的銷售額全是指望這幫辦事處主任完成的,一下子把辦事處主任干掉,能干事情的不干了,想干事情的干不了。

    一個鄉鎮企業能在20幾年靠跟進產品發展成為中國大型糖果休食領頭羊企業,其核心競爭力就是團隊戰斗力、執行力和辦事處模式。偏偏好時團隊最先PASS的就是團隊和模式。 結果你懂得:水土不服,一塌糊涂。

    02

    新品研發上市太慢,幾乎沒有新品上市

    中國的產品競爭大致經歷三個階段:2000年前屬于產品稀缺階段、2000–2012年屬于產品豐富階段、2012年后屬于產品過剩階段。

    在產品過剩階段,企業拼的就是產品創新能力,用新品不斷去吸引經銷商和消費者,推動企業持續發展。但好時收購金絲猴后三年多的時間,幾乎沒有新品推出,還是靠奶糖、麥麗素、豆干在苦苦支撐銷量。經銷商的忠誠度需要不斷用費用去喂養,沒有新品哪有費用?于是經銷商不斷流失,渠道不斷萎縮,銷量斷崖式下滑也在情理之內了。

    03

    裁撤中層、基層力度太大,金絲猴的隊伍優勢不復存在

    藍鯨財經報道中稱,2017年5月7日,金絲猴130名辦事處主任及1000余名經銷商發出聯名信,稱好時公司拖欠被辭退員工的提成、獎金、股金及全國經銷商遺留費用、未解決庫存等,共計拖欠2.7億元之多的費用。

    信中稱,好時公司目前拖欠全國辦事處主任提成金額6000萬元,以及1000萬元左右的二次物流配送費。同時經銷商方面還存在庫存遺留問題,經銷商庫存(現已過期)約1億元,市場代墊費用約1億元左右。

    王冠群認為,出于隊伍和費用管控的需要,好時對大區經理和基層銷售人員收入略有增加,而對辦事處主任層級只有減少,甚至是大大地減少,這就像一個金字塔,解決了兩端,中間層沒解決,而恰恰中間層才是金絲猴營銷團隊的中堅力量。于是出現隊伍罷工現象,這顯然是好時不能忍受的,于是一鍋端的裁撤原金絲猴營銷團隊動作就出現了。

    高管團隊換血,營銷團隊大面積裁撤,原有模式舍棄,沒有新品推出,把經銷商推向對立面,結果就是三年時間銷售額大幅下滑!

    因此,當前消費升級、糖果同質化競爭嚴重,營銷成本上升,行業競爭白熱化,不論誰接手金絲猴,未來發展都面臨巨大挑戰。

    金絲猴歷史大事記:

    1992

    1992年,河南周口沈丘縣,“金絲猴”品牌誕生,以糖果生產為主,當年實現銷售額2000多萬元。

    1994

    1994年,全資收購上海蓬萊食品廠,成立上海金絲猴食品有限公司。

    2002

    2002年,“金絲猴”牌糖 果、巧克力被國家工商總局授予“中國馳名商標”。

    2004

    2004年9月,企業總部由河南遷入上海。

    2008

    2008年,金絲猴集團公司對其子公司“上海金絲猴食品有限公司”進行增資擴股,改制變更為“上海金絲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008

    2008年,趙啟三退位,其子趙東旺上任。

    2009

    2009年,新天域資本、中銀國際、北京科橋等三家私募股權基金以2.4億元入股金絲猴,共獲得其20%的股份。

    2012

    2012年,趙啟三重新出山。金絲猴發展平穩時期,年銷售收入維持在13億~15億元。

    2014

    2014年9月,金絲猴公司以35億元價格賣給好時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好時荷蘭有限公司。

    2014

    2014年,好時對金絲猴原有團隊進行調整,舍棄金絲猴原有的“辦事處承包提成制”運營模式,期望用城市經理替代辦事處主任職能。

    2017

    2017年,好時公司全年營收為75.15億美元,同比增長1.01%;盈利為7.83億美元,同比增長8.74%。國際業務中好時公司的銷售額增長11%,中國市場卻虧損嚴重。

    2017

    2017年,金絲猴部分員工、經銷商爆發了千余人的維權行動,稱好時公司拖欠各類費用2.7億元;而好時公司起訴金絲猴經銷商,要求經銷商繳納欠款,雙方矛盾不斷激化。同年,金絲猴的創始人趙啟三公開稱“正與好時公司進行回購談判”。

    2018

    2018年7月25日,河南悠氏食品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李旸成為金絲猴董事長。

    本文整理自:藍鯨財經 、贏銷力(yingxiaoli888)

    ·END·

    本號所轉載文章,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并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4615.html

    (1)
    上一篇 2018年7月27日 08:00
    下一篇 2018年7月27日 08:5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