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職業餐飲網 (ID:zycy168)
作者丨孫佳瑤
近些年,阿里、京東等電商大佬和永輝等零售大鱷,紛紛走“超市+餐飲”的新零售模式。
然而,盒馬鮮生開業3年來首次關店、超級物種虧損10億,美團的小象生鮮只保留兩家店鋪……餐飲新零售一路低迷。
就在這個節骨眼,蘇寧旗下的蘇鮮生也轉型走“超市+快餐” 模式,開辟出三分之二區域做餐飲,針對白領人群,走美食廣場路線!最重要的是還很接地氣,快餐人均只要20-30元,主打剛需高頻!
在餐飲新零售如此頹勢的情況下,蘇寧的“招數”能跑通么?
▼
生鮮超市變身“美食廣場”,走“超市+快餐”路線
蘇鮮生是蘇寧易購2015年推出的線上生鮮品牌,主要走精品超市路線。
2017年12月正式落地線下,經過了一年的探索,蘇鮮生升級為2.0版本的“生鮮超市+快餐”模式,并且以美食廣場的形式呈現!
7月26日,北京慈云寺的蘇寧易購就把原來大樓一層的電器挪位,開了這家蘇鮮生2.0版本。
1、開在寫字樓一層,餐飲面積占三分之二
這家蘇鮮生的選址是絕佳“黃金地段”:本身就在寫字樓一層,旁邊就是大型購物中心,附近都是辦公樓,可以說要人流有人流,要位置有位置!
并且在原來生鮮超市的基礎上加入了原來沒有的餐飲板塊,面積占整個蘇先生的三分之二!
蘇鮮生的布局主要分3個區域:
中間:餐飲板塊,以美食廣場形式呈現
前面:生鮮板塊,可現場加工
后面:零售板塊,常規精品超市
其中最亮眼的還是中間占據整個蘇鮮生三分之二面積的美食廣場。
四周都是各個美食檔口,中間是堂食的桌子,顧客既可以吃一些四周的小吃,也可以吃加工的海鮮,點完餐直接等著叫號取餐就行,有點類似“大食代”形式。
除了中間的美食廣場,前后三分之一的板塊依然是常規的生鮮和精品超市,當然這些也可以通過線上下單,30分鐘內送到家。
2、正餐、小吃、茶飲啥都有,價格很平民
在產品上,蘇鮮生可以說一應俱全,重點是都很便宜!
這家性價比非常高的煎餅果子、涼皮檔口,只賣6元錢一份,人氣非常旺,從小編進去探店一直到出來,這家店排隊就沒斷過!
霸蠻米粉作為為數不多的品牌化檔口,也在蘇鮮生出現。
輕食現在幾乎是寫字樓必備的產品,在白領人群中有相當的地位,這家蘇鮮生自然也不會放過沙拉這類的輕食。
而且樓上就是大型的健身房,正是“沙拉愛好者”集結地,所以客群是完全不愁的。
按價格來講比較貴的應該就是這家日料檔口了,壽司都擺放在櫥窗里,顧客來了直接拿著就走,不浪費時間,價格在40-60元一盒。
茶飲是近兩年的熱門,自然也不會少,尤其是在這樣的美食廣場形式中,茶飲店可以說是必備的業態 。
售價相對市面上的茶飲店相對較低,平均一杯不到20元錢。
除了茶飲,還有精釀啤酒吧,搭配現場加工的海鮮也好,迎合聚餐屬性也罷,價格都相對親民,精釀啤酒只賣15元一杯。
除了米粉等小吃,東來順旗下的涮局作為唯一一個正餐出現在蘇鮮生,是類似呷哺的小火鍋形式,店里都是單人套餐、雙人套餐,也是比較適合上班族的工作餐。
并且蘇鮮生的營業時間是早八點到晚上九點半,早餐、午餐、晚餐全都賣。
早上會售賣包子等早餐,午餐、晚餐就是常規的套餐和小吃等等,是全時段經營經營的生鮮超市。
3、以快餐為主,走“食堂”模式
上述的正餐、休閑餐、茶飲等等都是大家意料之中的。除此之外,還有類似“食堂”打飯的模式也十分新穎。
在餐飲區轉一圈之后可以發現,好多家檔口都是走食堂打飯這樣的模式,類似于中式快餐。
飯菜都是按份賣,想吃什么就盛什么,都是小份菜。
還有類似這樣搭配好的工作餐檔口,飯、小菜、沙拉按套餐的形式賣,人均在20-30元。
因為小編去探店正趕上午餐時間,可以看到整個餐飲區中,這樣的“食堂”類檔口是排隊最為火爆的,人群多數是寫字樓內的白領。
4、設立可容納14人聚餐的包房
值得一提的是,餐飲區的最中間單獨辟出了一個包房,可以容納14個人在這里聚餐,白領或者一些簡單的商務屬性的聚餐都能滿足。
這個包廂沒有什么進入的“門檻”也沒有“低消”,吃的東西和外面的堂食一樣,只是需要在小程序上預定即可,先到先得。根據工作人員說,這個包廂還沒有完善,暫不開放。
▼
蘇鮮生餐飲新零售的路子能否跑得通?
這家蘇鮮生雖說是剛剛開業,但是生意卻是火爆異常!這和蘇寧本身的優勢是離不開的。
首先,蘇寧從線下起家,門店資源極其強大。不像多數生鮮超市只能開在地下二層,蘇寧的蘇鮮生可以直接開在寫字樓臨街的一層,這是盒馬先生等都達不到的優勢。
其次,蘇寧的選址也是十分成熟的。蘇寧易購因為是非常早期的電器零售商場,所以選址都是每個城市的繁華商圈,因此蘇鮮生的客流量也是強大的。
雖然先天條件優越,但是蘇鮮生依然處于不斷嘗試的階段,這個模式能不能跑通呢?
這不免會讓我們把它和盒馬先生做對比,畢竟盒馬先生是第一批做“超市+餐飲”模式的。二者看上去雖然有些相似,但是實際卻完全不同!
1、模式不同:蘇鮮生走美食廣場模式,盒馬走海鮮店模式
盒馬鮮生的消費基于海鮮大排檔和高端海鮮店之間,人們大多是奔著海鮮去的,人均在150元左右,只能用盒馬的app進行支付。
而蘇鮮生的模式卻是親民的美食廣場模式,并且可以沖“蘇寧卡”消費,就類似于食堂的“飯卡”一樣。
2、客群不同:蘇鮮生針對白領,盒馬鎖定偏向高端
盒馬鮮生針對的主要是周邊3公里比較有消費實力的顧客,并且以附近的居民為主。
而蘇先生主要針對周圍1公里內寫字樓客群,售賣的產品更多的是套餐盒飯,工作餐人均只要20-30元,相對盒馬自然更剛需高頻,像員工食堂一樣。
小編探的這家蘇鮮生馬路對面幾百米就有一家盒馬鮮生,但是兩家似乎不太影響,主要也是針對客群不同的原因。
3、入駐品牌不同:盒馬更多的引進知名餐飲品牌
針對產品來講,二者的生鮮和零售產品相似度都是比較高的,但是餐飲板塊就天差地別的。
盒馬鮮生在餐飲板塊主要是引進一線品牌小吃為主:阿芮烤雞爪、小蹄大做、阿甘鍋盔……
而蘇鮮生除了幾家品牌,剩下茶飲、啤酒、小吃等都是品牌化不強的商戶。
這一點來說盒馬鮮生似乎更有優勢,因為品牌至少可以保證口味和品質,對未來長遠打算還是比較有利的。
小結:
“超市+餐飲”,不管是蘇鮮生還是盒馬鮮生,其實都是模式之爭。
現在,電商大佬和零售大拿都想來分餐飲一杯羹!因為大家都發現,餐飲逐漸成為各大線下門店吸客、留客的重要“幫手”,所以“餐飲+”的模式是層出不窮。問題的核心不過是加什么的問題,是剛需還是特色?是高端消費還是日常消費的問題而已。
那么你認為蘇寧“超市+快餐”的模式會跑得通么?歡迎添加餐謀軍師個人微信號,和軍師一起探討。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