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你吃到的薄荷糖中間有個洞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我一直想吐槽部分公眾號和點評軟件推薦的平價飯館。前幾天我按圖索驥又去了一家,享用了沒有肉的魚香肉絲和沒放辣子的麻婆豆腐。

    在江湖上碰運氣吃飯,有個道理都懂:好吃不便宜、便宜不健康、健康不好吃。

    所幸,這些問題在你結賬走人順手拿一把前臺薄荷糖的時刻,都成為了往事。

    薄荷糖有時是垃圾餐飲的遮羞布,有時又是三流廚師的回馬槍,他們知道你窮盡一生也無法擺脫薄荷的魅力,我也知道自己喜歡薄荷糖,但從沒有人告訴過我,為什么它上面有非要個洞,別告訴我說,那是放舌頭的地方。

    沒人知道究竟是從哪一天開始,這種薄荷小玩意席卷了各色飯館,但它確實讓我在吃完油膩重口的飯菜后,口氣清新了不少。

    可為什么席卷飯館的是薄荷糖不是別的?

    01

    為什么是薄荷糖?

    清新口氣,不用刷牙

    無論你吃了什么重口味的東西,薄荷糖確實讓你不用刷牙了,一塊兒不行,十塊兒。

    18世紀中葉時,薄荷在西歐就是種流行的藥物,被用來治療霍亂,腹瀉,胸悶,鼻粘膜炎,喉炎,有人還拿它當作麻醉劑使用。后來,也被廣泛用于調味牙膏以及清潔口腔。

    薄荷最早是藥,在薄荷工廠工作的人聲稱他們從不感冒。

    飯館放薄荷糖的習慣可能來自美國

    在飯館前臺放薄荷糖也許不是中國人的專利,早年間,美國人習慣將裝有薄荷糖的糖籃放在餐廳或酒店的前臺,供客人自取。

    《說服力》的作著羅伯特·B·西奧迪尼就曾在書中通過實驗,建議餐館取消這一設置,換作由服務員將薄荷糖與賬單一同交給顧客,因為這樣能獲得更多的小費。

    第一套實驗中,服務生為顧客取來賬單的同時,送給每人一粒糖果。和那些沒收到糖果的客人相比,小費雖然變化不大,但還是高出了3.3%。第二套實驗中,服務生給每人兩粒糖果,盡管只值一美分,但和未收到糖果顧客的小費相比,額度高了14.1%。顯然,根據前幾章所講的互惠原則,這些小費的變化是可預見的。

    可是去飯店吃飯的人,好像也不只喜歡薄荷糖。人們喜歡的是免費的東西,只要是免費的就高興。

    最近某飯店把送薄荷糖改成了送棉花糖,排隊去吃的人更多了。我時常在想,讓人們直呼Oh My God的可能不是信仰,而是免費的吐司和紅酒。

    02

    為什么薄荷糖上面要有個洞?

    對他人的模仿

    最早有洞的薄荷糖并不是你在飯館門口一抓一大把的寶路Polo薄荷糖。

    1939年,寶路薄荷糖誕生,他們當時的宣傳口號是“The mint with the hole”,意思是“有個圈的薄荷糖”。

    第一個這么做的薄荷糖廠并不是它們,是一個叫做Life Savers(救生員)的薄荷糖品牌。

    1912年,由于當時的巧克力類糖果在夏季容易融化,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克拉倫斯·克蘭,聰明的想到可以將硬糖與薄荷結合,這樣不僅耐熱,而且能為人們在夏季帶來清涼的口感,他為這種新型糖果起名“Life Savers(救生員)”。

    1917年Life Savers的產品廣告

    薄荷糖成了殺人兇手

    它叫“救生員”,不是救生圈,所以最早的救生員薄荷糖中間沒有洞。

    中間沒有洞的薄荷糖常常卡住小孩的喉嚨眼,因此發生了很多“薄荷糖慘案”。有不少孩子吃了這種薄荷糖后,因為咀嚼不當窒息而死。

    喂,我們制造薄荷糖是為了浪,可不是為了謀殺。

    進取心極強的“救生員”糖廠立即改進,在薄荷糖中間掏了個洞。

    如果糖果上有洞,即使它存在于喉嚨里,一個人仍然可以呼吸。

    比起球形糖果,有洞的更甜

    但是,薄荷糖上的洞,真的是“救生員”創造的嗎?更何況掏個洞真的能避免窒息嗎?沒人愿意用兒童的性命去做實驗。

    于是,核能物理學家羅恩戴維斯站了出來,試圖用數學解釋這個問題。

    “吃糖果時人們感受到的甜度與糖果溶解的速率成正比。”

    這個理論解釋起來有些復雜,我試著把它翻譯成文字:

    人們吃糖之所以能感到甜味,是因為糖果的甜味分子在不斷的溶解。溶解的速度與表面積成正比。對于圓形的實心糖果來說,糖果半徑基本以恒定的速率下降,這意味著吃到一半時的甜度會降到剛開始的1/4(圓形的面積與半徑的平方成正比)。

    而如果是環形,內部半徑增加外部半徑減小,所以內表面面積增加,外表面面積減少,使得糖果表面積變化的速度遠遠低于圓形實心。

    如果還沒有明白,就記住這句話:有洞的薄荷糖溶解起來更快,吃起來比實心薄荷糖更甜。

    為了更涼

    戴維斯的計算很繁瑣,即便如此也沒能令所有人信服:薄荷糖體積那么小,我們真的能感覺到實心與空心的區別嗎?

    在人們爭論不休時,一段遠古的寶路薄荷糖廣告似乎為人解答了疑惑。

    這段廣告是1988年的寶路廣告,畫面里,鉆頭在薄荷糖上鉆出了洞,隨即,綠色的薄荷粉被噴在了圓洞上。

    有一陣,人們尋找更涼的薄荷糖,哪家的糖果更激爽就買哪家。在空心的空洞中額外噴涂薄荷粉,正是增加薄荷糖的有效辦法之一。

    是的,寶路薄荷糖之所以中間有個洞,就是因為制造商要在薄荷糖制作過程中,在孔洞里再涂一次薄荷。

    03

    只是為了制造爆款

    我開始懷疑了,這真的能解釋得通為什么要給薄荷糖打洞嗎?

    這些被爆出來的原因,一個比一個不可信。到了最后,誰也沒說服誰。

    生產薄荷糖的廠商卻高興極了,人們越是疑惑,他們的收益越大。

    一番又一番關于薄荷糖為什么有洞的討論,讓“有個圈的薄荷糖”成了那年的薄荷糖爆款。

    人們記住了有洞的薄荷糖,并且只想要有洞的薄荷糖,商人們成功地塑造了自己的“產品差異性”。接下來的事,就是看誰撐的更久了。

    1914年“Life Savers(救生員)”薄荷糖廣告

    英國本土糖果公司“救生員”在1923年實現了有洞薄荷糖的批量生產,銷售額在1931年達到頂峰——228萬包。然而二戰的爆發與糖果配給給了英國商人當頭一棒。

    1934年“Life Savers(救生員)”薄荷糖廣告

    戰后的“救生員”一蹶不振,直到1947年,才重新獲得生產許可,在此之前,救生員薄荷糖的銷量基本歸了零。

    寶路抓住了戰后的機會,努力鉆研營銷策略,大力推廣自家糖果,將“有個圈的薄荷糖”深入世界人民的口中。

    1965年Polo薄荷糖廣告

    寶路終于成為了英國最受歡迎的薄荷糖,在2002年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700萬英鎊。根據公司的數據,每天有3800萬顆Polo薄荷糖被生產出來。每秒鐘就有160多顆寶路被吞入口中。

    十幾年過去了,今天,每一秒被吞入口中的薄荷糖數以萬計。

    寶路那句“The mint with the hole”也成為營銷專家眼中,塑造產品差異化的經典案例。

    04

    這下可以心安理得嗑薄荷糖了!

    也許,給吃飯的客人送薄荷糖,是飯店老板眼中的差異化。

    這種差異化蔓延到了外賣領域,有一天中午,我和同事點了不同的外賣,他的那份除了食物以外,還贈送了兩粒薄荷糖。

    怎么說,那頓帶薄荷糖的外賣,讓同事自我感覺很像精致男孩,而沒有薄荷糖的我就像穿著優衣庫的基礎款。他說現在很多網吧都開始贈送薄荷糖了,有薄荷糖的網吧也改名叫了”網咖“。

    他順手查了薄荷糖的玩法,想把這種精致情緒升華到極點:

    來自美國的小喬治將薄荷糖放入大桶可樂中,企圖用化學反應產生的后座力完成第三次工業革命,結果還沒擰緊瓶蓋就被母親發現,被勒令自己洗一周的衣服,科技的巨輪最終卡在汰漬家庭裝的面前。

    墨西哥民眾為了薄荷糖選擇鋌而走險,他們召集了薄荷糖與可樂的愛好者,一起去了大廣場。

    組織者為每個人準備了大桶可樂與薄荷糖。

    隨著“Tres、Dos、Uno(三、二、一)”的倒數,千人一起用薄荷糖噴可樂的場面,讓人嘆為觀止。

    它最終刷新了世界紀錄,南美人民總算讓外界注意到了他們除足球以外的其他東西。

    令我欣慰的是,同事點的外賣里沒送一瓶可樂。

    2010年8月21號,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2433人利用可樂噴泉的原理(曼妥思薄荷糖放入可樂后會產生化學反應使可樂噴出形成噴泉),使現場出現了2433個兩米多高的可樂噴泉。擊敗中國先前的記錄成為世界最大規模的可樂噴泉。

    現在,幾乎每家飯店前臺都有薄荷糖,它似乎再也帶不來差異化福利。

    有的人甚至因為它出現的頻次太高了,抱怨飯店怎么只知道給薄荷糖。

    即便這些薄荷糖是有洞的——今天,已經很少有人看得到沒洞的薄荷糖了

    為了制造差異性,商家使盡解數。

    薄荷糖被做成了避孕套包裝。

    還有火鍋店發明了這種吃法:進門就餐時就抓一把薄荷糖吧,在開鍋后將它們灑進火鍋底料,這樣的味道別有一番風味。

    在這樣的操作下,你還記得薄荷最早被拿來干什么嗎?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買薄荷糖是為了什么嗎?

    在贈品薄荷糖的狂轟亂炸里,我忘了自己曾經挺喜歡薄荷糖,不管是有洞的,還是沒有洞的。

    再次回首爆款薄荷糖的文案:“The mint with the hole”,它被翻譯成中文后其實沒那么出彩:有個圈的薄荷糖。

    它不是有個圈,它就是個圈。

    這個圈是一切爆款,是制造爆款,是樂于追隨爆款。

    爆款的世界挺好的,啥都有,但就是沒有你。

    源:Aha視頻

    作者:看透了薄荷糖的

    提示:

    *文經Aha視頻(ID: ahavideos)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絡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活動推薦/

    2018年11月23日15:00(周五),FBIF食品飲料創新獨家特邀Innova全球食品行業資深分析師劉暢,為大家針對中國市場情況,深度解析2019年全球食品10大趨勢。詳情請點擊查看:線上沙龍 | 2019 Innova全球食品十大趨勢獨家解析

    / 更多文章 /

    FBIF2019

    FBIF2019食品飲料創新論壇(點擊查看)以“啟動開放式創新,重獲增長勢能”為主題,將于2019年4月23日-25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論壇為期三天,第一天為全體大會A 、全體大會B(含CEO論壇)及新品大賞和Marking Awards兩大賽事頒獎禮;后兩天為產品創新A(乳制品、飲料)、產品創新B(零食、超級食材)、營銷創新、創新包裝和食品投融資五個平行分論壇。同期的展區展覽同樣精彩紛呈。

    從2014年到2018年五年間,FBIF參會規模迅速完成了近8倍的增長。往屆FBIF吸引了雀巢、百事、可口可樂、億滋國際、伊利、蒙牛等企業參與,被業內伙伴譽為“食品行業達沃斯”。請在后臺“FBIF”菜單欄了解更多信息。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3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新零售、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6647.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1月20日 22:59
    下一篇 2018年11月21日 07:2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