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肉”大國不食肉,中國肉類替代品的春天來了?

    中國肉類替代品需求不斷擴大

    “低熱量少食肉,生命更長壽。”

    這是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在2016年野生救援協會(Wild Aid)的公益宣傳廣告(PSA )中所說的,希望人們能合理飲食,為緩解氣候變化做貢獻。在此之前,中國出臺的新指導方針表示到2030年,中國國內肉類消費將減少50%。這一指標受到了世界綠色環保組織的高度贊揚。野生救援協會表示,如果中國實現了這個目標,由畜牧業引起的碳排放量將會減少十億噸。

    中國的這個聲明不僅在緩解氣候變化問題上具有重要意義,在提高國民健康這一相關問題上也十分有意義。近年來,國人越來越傾向于購買動物蛋白食品。目前,中國肥胖兒童數量全球領先,世界衛生組織報道稱,全世界1/3的糖尿病患者是中國人。

    中國肥胖兒童

    圖片來源:backchina

    那么,面對這個事實,中國會采取什么舉措呢?創新性的植物基替代品、養殖肉類和可食用昆蟲能否在中國未來的食品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呢?中國肉類替代品技術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嗎?

    中國:全球最多的肉食消費者

    嚴格地說,情況不容樂觀。過去三十年間,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經讓肉類從特殊食品變得十分常見。中國擁有14億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類消費國和進口國。京東,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之一,和Montana Stock Growers Association以及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簽訂了協議,購買超過20億美元的美國牛肉和豬肉。

    不過,可喜的是,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數據顯示,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動物蛋白需求量的增長速度開始減緩。牛肉需求量的增長率從2000年的10%降到了2017年的2%以下。豬肉需求量已經達到頂峰,遠遠超出了官方預測。一些食品公司注意到,國人越來越傾向于購買健康食品。

    健康蔬菜

    圖片來源:blog.xuite

    重新青睞植物食材

    近年來,由于喜歡吃肉,人們對蔬菜逐漸失去興趣;中國有悠久的素食飲食傳統。如今,肉類替代品中的許多豆類或者其他植物在日常飲食中十分常見,比如豆腐和海藻。

    近年來,減肥文化的流行和對健康問題的關注,使中國的城市居民在日常飲食中食用一些健康的果蔬。一些名人站臺的大會(如野生救援協會的Shu Shi)和素食媒體平臺(如Veg Planet),推動著素食飲食的發展,并將其視作一種身份象征。

    并不是每個人都會變成完全的素食主義者,但那些結合了健康、美味和便利等特性的食品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市場,部分消費者還是可以接受的。創立于深圳的果素清健康食品有限公司(Fruggie),開發了一種可以喝的沙拉產品,不習慣西式生沙拉的中國人也能夠接受這種產品。餃子品牌灣仔碼頭(Wanchai Ferry)發現,菜多肉少的餃子反而賣得更快。

    Fruggie果素清

    圖片來源:huodongxing

    初創企業在中國的植物基食品革命中機遇仍然很大。市場上大部分的肉類替代品都是從佛教飲食傳統中演變而來的,幾乎沒有什么創新。大多數仿肉類的菜肴,比如由淀粉和海藻提取物制成的素食鮑魚,或者是素食烤肉,大都以植物蛋白質為基礎。這讓新品牌有機可乘,也促進了消費者改變他們的食肉飲食觀念。

    素食鮑魚

    圖片來源:douguo

    充滿誘惑的昆蟲大餐

    從烤蜂蛹到烤蟋蟀,昆蟲在中國各地被視作為一種美味佳肴。大部分昆蟲都是可以直接食用和烹飪的。初創公司正在研發一些昆蟲類加工食品,以吸引中國消費者。Bugsolutely利用中國絲綢生產的副產品,開發了一種由蠶粉制成的零食產品。

    消費者對新品的認知能夠評價這款新品的好壞。中國的昆蟲學文化是推動昆蟲食品市場發展的一個有利條件。在中國,昆蟲不僅可作為食物,還可作為化妝品和醫藥行業的原料。正是因為這樣,推動昆蟲食品在中國的發展,可能會順利一點,同時降低其成本。

    不容忽視的市場契機

    西方的肉類替代品品牌(如Hampton Creek和Beyond Meat)不斷創新和發展,而中國的食品初創企業卻仍處于一個轉折點。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錢來購買兼具創新與健康的食品。對于那些發展迅速,并能推出讓消費者青睞的新產品的中國企業來說,機會來了。

    Hampton Creek產品

    圖片來源:sohu

    與此同時,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人們不斷增加對健康食品的需求,中國為全球初創公司和處于創業后期的公司,如Impossible Foods,提供了發展機會,該公司剛剛宣布2018年在亞洲上市。

    美國野生救援協會氣候項目經理Matt Grager說:“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美國現在流行的植物基蛋白和清潔肉類產品,將對中國產生巨大的影響。”

    Beyond Meat產品

    圖片來源:sohu

    放寬視野

    中國真正的技術密集型發展行業,如人工養殖肉類,發展的勢頭比較緩慢。而中國綠色科技產業如能源儲存和生物燃料等,在全球發揮著主導作用,兩者形成鮮明對比。

    政府的投資和支持有助于加速綠色科技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可以推動肉類替代品產品的創新與發展。從跨界研究合作到放松監管,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以昆蟲蛋白為例,盡管中國的烹飪史上一直都有將昆蟲當做食材,但只有用蠶作為原料制成的昆蟲食品,才能在中國合法銷售。允許更多的昆蟲作為食品原料,能夠激發初創公司的創業熱情,更積極的參與到研發昆蟲食品中。

    昆蟲蛋白

    圖片來源:biodiscover

    中國食品市場正處于一個關鍵時刻。飲食文化已經開始轉變,而投資者也正密切關注著這一動態。對于初創食品公司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他們可以利用這一飲食文化轉變,開發更多創新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多元需求,如追求豐富的口感,并推動氣候友好型飲食的發展。

    題圖來源:DSA-lasvegas

    英文來源:Agfundernews

    作者:Bits x Bites

    中文編輯:Amara Xu

    提示:

    *本文FBIF原創首發,歡迎無條件轉發朋友圈。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了解規則。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 獲得了蓋茨投資的人造肉公司,產品開始在超市上架了

    • 未來的肉不是肉,人類20年后吃什么?

    • 昆蟲食品,中國下一波食品行業潮流?

    2018 Hello Foods Prize

    Hello Foods Prize是一場針對國內食品飲料創意新品的鑒賞大賽,由FBIF組委會策劃主辦,企業及學生均可報名參與。專業組接受在2016年8月1日-2018年2月28日間上市的食品飲料新品,而學生組“新生代”則由在讀大學生進行飲料定題設計。兩個參賽組別最終均要求提供樣品以便評委現場品鑒打分。賽事評審團由來自旺旺、農夫山泉、可口可樂、康師傅、星巴克、樂純、芬美意、利樂、杜邦、益普索、靈笛斯的研發及市場總監組成。參與業內同仁的交流與學習,贏得一份權威的行業背書,收到更多展示新品的機會……迎接真正的創新考驗,您準備好了嗎?

    / 微信群 /

    添加王淼(Bill Wang)微信:FBIFwang,申請加入CEO、CMO、首席發官、食品綜合、功能性食品、代工、茶飲料、特醫、嬰幼兒、巧克力、啤酒、乳品、營銷、添加劑、餐飲、飲料、休閑食品、寵物食品、研發、設計、包裝、新零售、調味品等微信群。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820.html

    (0)
    上一篇 2018年2月4日 23:17
    下一篇 2018年2月5日 07:2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