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后回復數字“1”,加入系列食品微信群
作者:Anna HU, Shelby Rogers, 大V醬
編輯:Wilbur Zhu, SandyWang
本文在品贊設計公眾號文章《探秘芬達全球首款“不對稱”汽水瓶如何實現,看創意挑戰不可能!》和Interesting Engineering《The ‘Impossible’ Engineering of Fanta’s New Twisted Bottle》基礎上采訪編寫而成。
FBIF推薦 對于包裝設計的顛覆,在昵稱瓶之后,當屬芬達扭扭瓶。 這個看似簡單的瓶子,背后有著顛覆性的技術和跨部門協作的努力,歷時五年時間最終在全球市場推廣,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在包裝設計里我們最常見的現象是,當一款產品做出來后,大家似乎都覺得沒什么了不起。但是當想法第一時間被提出的時候,大多數人卻是說這不行、那不行。 今天,FBIF想繼續和大家分享,我們可愛的芬達“扭扭瓶”背后的故事。打臉那些總愛說不可能的人。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可口可樂公司伙伴們的執著,如果有人說,芬達的這個案例是偶然的成功,那么,不妨了解一下可口可樂昵稱瓶的故事。 ——Mote Chan
不用懷疑,這就是“芬達”!近期,芬達標志性的橙汁汽水有了怪異扭曲的新瓶裝。對許多人而言,這只是飲料的一種新型載體,喝完飲料就要把瓶子扔掉,瓶子可以被回收。但是,對許多設計公司而言,這種創新型外觀設計代表著創新、新鮮、干凈。
芬達扭扭瓶
圖片來源:可口可樂公司
但其實,這款新裝的來歷比大多數人想象的更為復雜。
要幫助芬達這種大品牌重新包裝,設計壓力會非常大,芬達是可口可樂公司的第二大品牌,知名度僅次于可樂,廣泛的知名度帶來的是消費者對芬達外觀已經有了根深蒂固的印象,芬達的標志經歷了幾次改變,但是瓶身相對來說依舊是老樣子——直到現在才有了變化。
GregoryBently和LeytonHardwick是本次瓶身非對稱設計的主要負責人。
芬達新瓶裝的誕生
可口可樂英國公司的包裝設計師Bentley說道:“這款瓶子的設計過程非常嚴格,因為必須考慮到芬達幾百萬磅的瓶裝生產線。必須要在事先準備的管狀框架內進行設計——如果一處的瓶身變小了,你就必須在另外一處給它補上。也就是說,必須有增有減才行。當然,碳酸飲料瓶還必須對稱,不然就會扭曲變形。”
起初,倫敦一家中介公司Drink Works提出了螺旋形瓶子的創意,這可以讓芬達這種橙汁飲料看起來更有“鮮榨”感。不過,那是在2012年。可口可樂及其研究人員和設計師花費了五年時間才制作出這么一個簡單的瓶子。令人驚奇的是,該設計還包含一項巨大的研究工程。
Drink Works創意總監Hardwick表示:“我們開展一個項目前會先找出人們與產品的互動方式。所以我們將年輕人安排在一個房間里,給他們水果、雕刻工具、橡皮泥、紙筆,讓他們盡情玩耍——將一切弄得一團糟!像這樣觀察人們在想到一款飲料和橙子時會做出什么樣的自然反應很具有啟發性。”
然后把這些實踐應用到實際的設計產品中。通常,碳酸飲料瓶承受的壓力比汽車輪胎還要大。任何變形都會帶來瓶身受力不均,薄一點的地方就會鼓起來。
因此,要想成功制造出“螺旋形”瓶身就要下更大功夫。此外,可口可樂公司想通過實用型新裝進行市場營銷,設計團隊還需滿足這一要求。
Bentley表示:“事實是,從一開始我們就很清楚需要什么樣的設計才能與我們的品味相契合。但問題是,很多人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他繼續解釋道,“多年研究之后,許多執行主管依然認定這個設計會失敗。”
芬達扭扭瓶
圖片來源:可口可樂公司
改變始于2015年,當時公司合作的意大利設計公司MarcoBeggoiora再次提出了螺旋形設計,希望能以此帶動銷量。根據可口可樂公司的最新統計,在新裝芬達推出八個月內,銷售表現卓越,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
新口味與新包裝一同推出,相得益彰。這種“鮮味”配方使用了一種不同于傳統芬達的其他糖分,甜味更淡,新芬達各個方面都更貼合“更纖細”的瓶身。
可口可樂英國公司市場總監AedamarHowlett表示:“除全新瓶身外,我們還努力降低糖分,同時保持口味純正。我們很高興用新配方推出了這款新裝芬達,其含糖量比以前更低——消費者反饋這款飲料相比以前口味更好。”
目前新裝芬達已在意大利、波蘭、馬耳他、塞爾維亞、芬蘭、中國和羅馬尼亞等地上市。四月起在英國上市,并計劃今年在全球市場推廣。美國、印度及其他市場的上市時間尚未知曉。
歷時五年,從想法到產品上市,看似簡單的瓶子,背后克服的困難可不簡單
首先,絕對不對稱的瓶型在吹制過程中是非常有難度的,雖然并非不能實現,但異形或不對稱會導致瓶體在吹制過程中厚薄不均勻。
附可口可樂瓶型吹制過程短視頻方便理解。
芬達這款產品今年3月份也在中國上市了,可口可樂公司讓每個區域都適應性地做了本地化運營,在當地建立生產線和供應鏈。
FBIF還從相關渠道向行業內專家做了獨家采訪,接下來就為您一一揭秘。
解決不對稱形狀帶來的變形問題,首先源于巧妙的匠心設計
碳酸飲料瓶內會有壓強,膨脹比例不一樣會導致瓶子扭曲變形,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在設計上,需要通過3D軟件模擬建模,找到最佳的平衡結構。
據包裝設計業內專家介紹,要解決瓶子不對稱帶來的扭曲變形問題,拓撲設計和骨位設計的過程將是外形設計的核心。
進一步深入研究,我們發現,這款不對稱的瓶身,藏著玄機!
從產品正面效果來看,是確確實實的不對稱。但是不妨換個角度,看一下扭扭瓶的兩側。
圖片來源:品贊設計
圖片來源:品贊設計
發現了嗎?沒錯!扭扭瓶以品名左右兩側為軸,其實也是個對稱的瓶型!
除了在測試過程中更為耗時、會面臨許多涉及生產的技術問題、對供應商能力有較高要求外,并沒有額外增加其他成本。
而貼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貼標后讓標簽正面處于瓶身看似不對稱的位置,再結合瓶身流線型線條,讓不對稱的視覺感受更為明顯。
進而實現了既滿足視覺上的不對稱,又滿足批量生產時碳酸飲料“對稱”的剛需。
定位貼標這一并不少見的貼標手段被芬達結合瓶型玩出了別樣的花樣,也是驚喜之處。
其次,成于吹瓶與材料工藝
由于碳酸飲料在灌裝過程中氣壓非常強,瓶體厚度不均勻帶來的直接影響則是瓶子在灌裝、運輸和銷售過程中都非常容易出現問題,這對于基數龐大的大品牌來說無疑是災難性的。
因而碳酸飲料對瓶型的規整度和材質要求都較高,這也是為什么碳酸飲料的瓶型大多中規中矩的原因。
據業內專家介紹,不對稱結構的設計,還需要做有限元分析。
材料工藝方面還要考慮PET的結晶過程,分子的形態有所不同,結晶度和無定型態也都要考慮到。
同時,內凹處如何保證能在碳酸飲料巨大的氣壓沖擊下不膨脹?如何做到生產線上不倒瓶?“不對稱”瓶身如何耐高壓?貼標機如何精準定位?
圖片來源:品贊設計
圖片來源:品贊設計
最后,要保證商業化的成功,還需要評估對生產線和供應鏈的影響并調整以適應生產
除了設計、吹瓶工藝、材料外,產品灌裝后會在生產線上高速傳送后進入后期的包裝環節,“扭扭瓶”特殊的形狀導致其在這一傳送過程中特別容易倒瓶,倒瓶無異于生產線上的車禍,會給后期供貨帶來巨大影響。
工程師對傳送過程中的鏈道、包裝機過渡板等進行了大量的工程改造,從而攻克了這一難關。瓶身耐高壓及腰身不膨脹則經歷了成百上千次的性能測試,模擬氣壓沖擊力及環境和角度,不斷改進調整以適應生產。
生產線視頻,不夠穩固的瓶型在傳輸過程中非常容易倒瓶
創新不易,這個跨部門、跨區域、整個供應鏈和生產線協同合作,歷時五年創造的瓶子,看似簡單,其實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包裝創新的背后,是企業戰略的改變
未來,只有敢于創新的公司,才能推動銷售增長。
碳酸飲料正面臨越來越負面的環境,在這種背景下,通過包裝創新去積極改變,創造新的市場,將是未來的趨勢。
大公司這幾年面臨著銷售增長持續疲軟的困境,像可口可樂這樣的大象也要開始起舞來應對善變的消費者需求。FBIF也將在后續為大家持續報道“大象起舞”的最前沿創新動態以及背后的故事。
提示:
*本文FBIF首發,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了解規則
*作者:Anna Hu
*投稿,內容合作,聯系Mote Chan(微信:motechenfbif)
/ 更多文章 /
芬達推出全球第一款不對稱碳酸飲料瓶,只為“更鮮榨”
分享這瓶可口可樂:始于澳洲,風靡全球
/微信群/
添加Mote Chan微信(微信號:motechenfbif),申請加入CEO、CMO、首席研發官、功能性食品、特醫、嬰幼兒、生產&供應鏈、乳品、酒、餐飲、飲料、休閑食品、研發、設計、包裝、營銷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