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頭搶占益生菌市場先機,把握百億美元商機你需要了解?

    點擊藍關注食品行業未來!

    回復數字“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

    來源:Anna HU(微信:Nana-annahu),Vicky Gan, Wilbur Zhu在中國食品報等信息基礎上編輯而成。

    在日前上海舉行的FBIF論壇上,益生菌食品的市場潛力讓到場嘉賓們著實興奮了一把——美國微娃營養產品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徐林在論壇上表示:“有人問益生菌市場有多大,我說一百億(美元)。”這不是一個狂妄的猜想。眼下,益生菌市場年均增長超過15%,其巨大的發展空間已經受到業內廣泛關注。

    巨頭紛紛搶灘百億美元益生菌市場,提前布局引領潮流

    不太收購公司的百事可樂去年花了大約2 億美元買了家益生菌飲料公司KeVita,這家創建于 2009 年的公司主要生產起泡益生菌、紅茶菌和醋飲料,旗下各種產品的每次飲用量的熱量都在 5-45 卡路里之間,大部分產品用的都是甜味菊這種天然甜味劑,無糖。

    大概你也看出來了,KeVita 的產品非常符合現在的健康潮流,無糖、不使用人工甜味劑、熱量低、富有營養價值。2013 年百事可樂已經收購了 KeVita 的少量股份,幫助它擴大銷售渠道,進一步擴大它的知名度。在過去一年里 KeVita 的營收翻了一倍,達到了 6000 萬美元。

    根據數據服務公司 SPINS 的數據,美國天然和有機食品及飲料在過去兩年內銷售已經增長了 23%,再加上汽水稅給大飲料公司帶來的壓力,收購這些低糖低熱量的小公司來補充產品線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

    全球的配方奶市場205億美金,但是添加益生菌的配方奶很少,只占到7%。也有一些產品在市場上可以看到像雀巢、愛氏晨曦都有添加益生菌的產品,但是至少目前都不是主流產品。對于市場的預期是怎樣,目前嬰兒粉市場在31億噸,205億。預期到2024年加益生菌的是在170億美金的市場。剛才講過目前只占7%,根據研究估計到2024年,益生菌占總市場的76%,年復合增長率估計是28%。這是容量的增長。傳統配方粉預計會有一個比較大的下降。

    杜邦營養與健康事業部增加歐洲菌種產能在最近美國工廠擴產后,新增6千萬美元歐洲菌種工廠擴產計劃,從而滿足全球新鮮發酵酸奶和奶酪市場對于冷凍和冷凍干燥發酵菌種的需求。杜邦營養與健康事業部早前于2016年11月公布其美國益生菌工廠的重大擴產計劃。

    細分人群實現產品多樣化

      

    美國微娃營養產品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徐林介紹,益生菌除了做成益生菌飲品、添加進乳制品以及直接食用之外,還能被做成各種各樣的休閑食品和針對特殊群體的功能性食品。

      

    加入功能性飲料或者功能性水,比如眼下非常流行的椰子水,還可以加入益生元、功能肽,使其具有功能性;加入營養棒或者代餐粉,代餐粉和營養棒在國外都是蓬勃發展的產業,尤其受到健身和減肥人群的歡迎,在國內市場剛剛起步,發展潛力巨大;加入谷物類產品,例如益生菌搭配膳食纖維和益生元的谷物早餐、面包和餅干,能夠很好解決谷物營養成分單一的問題。

      

    最新研究顯示,情緒與體內的腸道環境密切相關。國外很多關于自閉癥兒童、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自殺傾向和憂郁癥的調查顯示,這些人的腸道菌群極不平衡。腸道菌群不平衡會導致一系列慢性疾病,這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只有改善腸道菌群,讓益生菌和益生元協同發揮最佳效用,才能保證身體機能的協調發展。

      

    據長期在海外生活的徐林介紹,在紐約的一個普通商店里,益生菌產品種類豐富、定位人群廣泛,讓人充分感受到這個產業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針對孩子、中老年人、腸道健康,甚至解決一個人的呼吸有沒有異味的益生菌產品很多已經進入當地居民生活,并且占據非常大的貨架。益生菌食品在國外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細分,而且已延伸出系列產品。  

      

    優良菌株比活菌數量更重要

      

    現階段國內的益生菌產品有一個非常流行的判斷標準,那就是益生菌的數量,有的企業會更準確地表述為“活菌數量”,動輒幾百億幾千億。但在徐林看來,拼活菌總數并不是益生菌產業的發展重點,因為活菌數量并不是最重要的,菌株才是

      

    一位有著丹麥科漢森和荷蘭皇家帝斯曼高管背景的營養學家認為,單一菌株產品將會成為未來益生菌產品的主要競爭力。她說,像丹麥科爾森這樣的公司,為得到一個適宜人體環境的優良菌株,做了將近200個臨床實驗和55年安全性的觀察,來證明這個菌株經過整個人體消化道之后,依然具有非常強的定植性,同時它還能保證在殘酷的胃酸和堿性腸道環境中,依然能夠與有害菌進行斗爭,把這些有害菌從腸道排擠出去。這樣甄選出的菌株帶給人體的效用不是簡單的多少數量活菌能夠相比的。這些臨床的文獻和數據非常寶貴。

      

    亞洲人腸道的長度和菌群的結構與歐洲人非常不同,如何選出適宜亞洲人人體環境的益生菌菌株并商業化,將是未來益生菌行業的研究重點之一。湯臣倍健科技中心總監張旭光博士也認為,關注數量是益生菌產品的誤區,菌株本身的功效和安全性才是應當被看重以及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資金進行深度研發的

    功效差異化滿足不同消費需求

      

    杜邦亞太區商務總監金蘇博士認為,益生菌產品的下一個發力點是“健康功效”。產品宣稱的菌株與數量,遠不及消費者直接體驗到的健康功效會讓他們掏錢進行下一次購買。日本和韓國的益生菌市場功能型驅動相當明顯,菌株名稱、功效差異化帶來的產品差異化明顯,從不同角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金蘇團隊的市場調研顯示,一線城市益生菌的認知率達到70%,但當人們被問及有沒有吃過益生菌膳食補充劑時,只有23%的人回答吃過,77%的人表示沒吃過。

      

    “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味道會起到決定性的因素。如果這個東西不好吃、不好喝,那么除非是很自律的人,否則很難再有第二次購買。口味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金蘇說,益生菌膳食補充劑的天然性讓益生菌食品具有天生優勢,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和選擇,如果能夠在口味上加以提升,將進一步開拓益生菌食品的市場。徐林也認為,益生菌產品一定要做得很好吃,特別是針對兒童的,色型兼具的益生菌軟糖就是很好的益生菌兒童產品。

      

    金蘇說,亞洲人本身喜歡植物蛋白來源的產品,而且發酵產品又是被亞洲人所接受的。在日、韓有很多發酵產品,比如發酵米露,健康賣點和口味上都有很大幅度的差異化。不僅亞洲,歐洲植物蛋白發酵的產品也很多,如荷蘭的發酵椰奶+豆奶、腰果、杏仁發酵乳等各種植物蛋白發酵產品,芬蘭的大麥發酵乳,韓國的發酵豆乳與酸奶、谷物的結合等,受到教育程度比較高的消費者的喜愛。

    FBIF2017

    食品飲料創新論壇(FBIF2017)4月19日-21日在上海虹橋元一希爾頓酒店順利召開。FBIF 2017以“全球力量,領變未來”為主題,話題涵蓋趨勢、營銷、研發及包裝。1300位左右食品業界人士出席。演講嘉賓含: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億滋中國總裁馬儒超;農夫山泉董秘周力澳優乳業董事長顏衛彬;金寶湯全球餅干兼點心業務部研發副總裁Craig Stephen Slavtcheff;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靖捷;三只松鼠創始人兼CEO章燎原;百威英博集團亞太區電商副總裁Martin Suter。了解更多詳情請在后臺回復“FBIF”。

    / 會后小貼士 /

    • 訂閱后臺點擊菜單“FBIF”回顧完整議程、演講嘉賓、合作伙伴、現場活動等信息

    • 回復”參會名錄“、“照片”、“新聞”可查看相應信息,其他關鍵詞請回復“關鍵詞”獲取

    • 論壇速記稿、會后報告持續整理當中,敬請期待

    / 更多文章 /

    • 時趣互動總經理:社會化機遇帶來品牌數字營銷的突破口

    • 三只松鼠章燎原:從10億到55億,“松鼠王國”的升級與融合

    • 獨家|阿里巴巴副總裁靖捷:重新想象新零售下的產品創新

    • 東阿阿膠副總裁周祥山:由一首元曲引發的中藥保健品革命

    • 零度果坊董事長孫雋:從月銷2000到突破100萬瓶,如何征服NFC果汁雪道?

    /微信群/

    長按二維碼關注FBIF食品飲料創新”,回復數字“2”申請加入CEO、營銷、研發、包裝、性食品乳品、飲料、閑食品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關注FBIF,置頂公眾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趨勢文章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532.html

    (0)
    上一篇 2017年4月26日 10:20
    下一篇 2017年4月26日 13:3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