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來源:最后一滴水
作者:桉樹一棵
華為老總任正非在前幾日的訪談節目《A Coffee with Ren》中談到了喝咖啡。
他說:“華為的研發人員要努力工作,多創造一些財富;有了財富之后,可以去多喝兩杯咖啡,別嫌咖啡貴。你們看,我們公司遍地是咖啡廳。”
任總話音一落,咖啡圈兒沸騰了,“不愿花錢喝咖啡,就是文明的退步啊”。
雙11當天,薇雅的女人們,1個小時內買了65000箱(數據來自萬能的朋友圈),折合成人民幣約3900萬。
一點也不夸張。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咖啡很有可能取代包包的地位,遇到啥事,喝一杯咖啡,不行,就喝兩杯。
在“喝咖啡”在中國已經發展為“日常操作”的今天,過去講究的人會更講究,過去不大講究的普通人開始追究。
追究啥呢?追究什么樣的咖啡配得上自己,追究喝咖啡時,咱們到底在喝啥?
01
不同的咖啡,喝到的內容不一樣。我們先介紹一下咖啡鄙視鏈。
在鄙視鏈頂端的是手沖咖啡,中間的是現磨,現磨后面的是罐裝RTD,一般可以在便利店和自家冰箱發現它們的身影,日本人迷戀罐裝全球聞名。
在鄙視鏈底端的是速溶,咖啡老炮兒面前幾乎不能提這倆字。
同孫瑜一樣,大部分中國人的咖啡啟蒙是從速溶開始的,這也是大家對咖啡有誤解的歷史原因。
這段“咖啡黑歷史”的創造者是雀巢。雀巢在中國賣得最好的是1+2。
如此“絲白濃香”,以及擁有“馨郁奶香與順滑口感”的速溶咖啡,到底有何神奇之處?
我們來看看配料表。
如上圖所示,雀巢1+2的配料分別是:植脂末、白砂糖、速溶咖啡、麥芽糊精、增稠劑、酸度調節劑、甜味劑、食用鹽和食用香精。
怎樣理解這個配料表呢?
1、看量。
《食品標簽通用標準》規定配料必須按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也就是說,排名越靠前,量越大。
在雀巢速溶這份配料表中,排名第1的是植脂末,第2是白砂糖,第3才是咖啡粉。
從配料表分析,喝雀巢速溶就是喝油及喝糖水。
2、看料。
雀巢速溶之所以“絲白”以及“順滑”,是因為排名第1的植脂末。
在中國人還不懂啥是咖啡的時候,雀巢1988年已經在中國注冊了商標“咖啡伴侶”,咖啡伴侶就是植脂末,英文名coffee mate。
Coffee mate之所以這么順滑,因其本質是油,而不是奶。
這種氫化植物油,固體時叫植脂末,液體時叫奶精。
植物油不完全氫化時,會產生反式脂肪酸。
使用44%大豆油(soybean oil)的奶精,其脂肪來自于部分氫化的大豆油,每100克奶精中反式脂肪含量達到了24.61克。
2018年5 月 14 日,世衛組織推出了名為 “REPLACE”(“取代”)的指導意見。
計劃逐步在全球食品供應中 “及時、全面和永久停用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目標是在 2023 年消除這些有害化合物。
這個計劃的背后是人們越來越清楚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世衛組織給出的數據是: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 21%,死亡風險率增加 28%,另有證據證明反式脂肪可加劇炎癥和內皮功能障礙。
在全球范圍內,每年有50多萬人因攝入反式脂肪而死于心血管疾病。
為了美國人的心臟健康,FDA在2015 年 6 月 16 日做出一項裁定:逐步去除加工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酸。
除了心腦血管疾病,反式脂肪酸的危害還包括影響發育,影響生育,降低記憶,引發冠心病等。
根據中國食品法規定,包裝上應標注反式脂肪酸含量。但0.3%以內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就可以聲稱為0。
國家制定標準會有商業考慮。
但我建議有老人、孩子和孕婦的家庭,盡量避免攝入有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當配料表中出現氫化植物油、代可可脂、人造奶油、起酥油、植物奶油、人造酥油等名詞時,尤其要注意。
3、看其他食品添加劑。
雀巢速溶除了油和糖之外,還添加了麥芽糊精、增稠劑、酸度調節劑、甜味劑、食用鹽和食用香精等。
拿麥芽糊精舉個栗子。
麥芽糊精(Maltodextrin,簡稱MDX)是一個非常常見的食物添加劑。美國一項調查顯示普通人平均每天會攝入2.6個含有麥芽糊精的食物。
這是一個被人們忽視的食品添加劑,它的危害正在逐漸被揭示。麥芽糊精升糖指數很高,不適合糖尿病人。麥芽糊精還會導致菌群失調,影響細胞活性。
這三條逐一分析下來,可以肯定地說,雀巢速溶不是“咖啡”,它是一種增加了咖啡風味,口感濃稠,添加了多種食品添加劑的“油糖混合液”。
02
一杯咖啡的風味由三個要素決定,咖啡豆、奶和糖。
1、咖啡豆
專業咖啡師眼里的咖啡豆分兩種:精品豆和商業豆。他們講究咖啡豆的出處和多維度的評價指標。
普通消費者則基本上依賴鼻子和舌頭評價咖啡豆的品質。
其實一杯適合普通消費者的高品質咖啡,在咖啡豆的選擇和處理上堅持兩點就夠了。
第一,豆出名門。
常見的兩種咖啡樹種:阿拉比卡種和羅布斯塔種。
阿拉比卡在高海拔地區生長得最好。這種咖啡的風味比較精致,咖啡因含量較低,基本上所有精品咖啡都來自阿拉比卡豆。
羅布斯塔長在低海拔地區,滋味比較醇厚,常被用在拼豆中,或者用于制作大工業化的咖啡粉產品.
“咖啡王國”巴西
第二,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咖啡豆是植物的果實,本身并沒有特別的風味,經過烘焙加工后,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甜度、酸度、醇厚度以及焦苦感。
味覺因人而異,很難標準化。但人的味覺的延展性很好,不僅有深度,還有寬度。
喝速溶咖啡起步的中國人,逐漸愛上了拿鐵咖啡;接著開始習慣無糖無奶的美式;現在開始分流,一部分人愛上了意式濃縮,一部分人開始迷戀手沖。
一條完整味覺發展史,其實就是我們之前提到咖啡鄙視鏈。
作為普通老百姓,選豆的工程量太大,簡捷的方式是看配料表。
商家會在配料表中標注咖啡豆的來源,產地。黑咖啡一般是單一產地咖啡豆,拿鐵一般是兩地或三地的拼豆。
2、奶
拿鐵咖啡是在中國賣的最好的咖啡,沒有之一。星巴克做過一個調查,來店的客人中48%都點過拿鐵咖啡。
拿鐵,譯自意大利文latte,是牛奶的意思。在香港和澳門,拿鐵咖啡也叫鮮奶咖啡。
新鮮的純牛奶是咖啡的最佳伴侶,既健康,又風味十足。
3、糖
關于咖啡要不要加糖的問題,眾說紛紜。
我先說說我的觀點。能不加糖就不要加糖。無糖咖啡好處很多,風味佳,加速新陳代謝,消脂,熱量低。
但,如果你喜歡咖啡的風味,又接受不了它的苦澀,那么適量加點糖,也沒什么不可以。
現煮咖啡,糖量自行決定。如果是買罐裝咖啡,買白砂糖排在配料表后面的那種。
星巴克星倍醇
農夫山泉低糖拿鐵
糾結時,多看看配料表,或者買一瓶嘗一下。
當然,你也可以模仿大作家巴爾扎克,他喜歡咖啡里加點鹽,這樣就不用糾結糖的問題了。
最后,我們需要冷靜地思考一下,當我們喝咖啡時,我們到底在喝什么?
我認為至少它會在三個方面滿足我們的日常需要。
首先,既然是喝咖啡,我們自然是希望喝一杯好咖啡。
手沖,現摩,罐裝都可以是一杯好咖啡。
當我們無法再簡單通過咖啡的形態來判斷它是不是一杯好咖啡時,配料表總是一個比較靠譜的方式。
其次,喝咖啡要喝得方便,提神快。
咖啡和茶都可以提神,但咖啡更方便,它的便利性得益于標準化生產設備。
星巴克在中國有4000多家門店,作為一個連鎖咖啡店,它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證穩定的口感。
所以,在一家星巴克普通門店,造價最高的是那臺半人高的咖啡機,20w左右一臺。
星巴克上海旗艦店內的Probat烘焙機
咖啡是工業文明的產物,標準化和工業化的生產工藝是它成功的關鍵。這種標準化讓它成為全球普及的快速提神飲料。
最后,喝咖啡喝的是健康和時尚。
CBNData聯合天貓發布了一則調研報告《2019中國咖啡消費進階趨勢》,報告顯示中國的90后和95后更中意黑咖啡,其中學生黨和女性人群將成為兩大主流人群。
年輕人要養生,女人要健康美麗,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無糖的黑咖啡。
小容量的鋁制罐或圣誕主題咖啡杯,讓這種健康的追求更有品質感,更時尚。
你說,這一杯,誰不愛呢?
/更多文章/
精品咖啡品牌“三頓半”獲得數千萬融資,明年將在上海開旗艦店
為推廣5G,中國移動賣起了咖啡!
FBIF2020
FBIF2020將包含全體大會及產品創新(乳品、人造肉、零食、飲料)、營銷創新、創新包裝和投融資5個分論壇,“Marking Awards”、“Wow Food Awards”和”Ace Ranking”3大賽事頒獎禮,及Food Show展覽。
FBIF2020將聚集100+全球演講嘉賓及評委,預計6000+ 來自雀巢、百事、可口可樂、瑪氏、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等專業觀眾將出席。12月31日前報名參會享受9折優惠。請點擊公眾號“FBIF”菜單欄了解FBIF2020更多。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7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巧克力、素食、酒、咖啡、酸奶、代餐、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