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企業而言,2020年的春天比以往來得都晚一些。一場疫情打亂了“一年之計在于春”的所有計劃安排,一切都顯得那么措手不及。本次新冠病毒疫情,會深刻影響多個行業的分化與進程,也已經是無法回避的現實。面對疫情企業要學會自救,怎樣盡快拿出規劃,完成對生產、銷售、營銷等環節的補充,把損失降到最低,或者針對市場變局在另一方領域開疆辟土,引領企業適度轉型,這些都是應該積極思考的。因此,第一食品資訊在線上陸續開啟了食品企業戰“疫”情的直播,與所有食品人一起共同打贏這場戰“疫”。
以下內容來自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常務理事、無廚供應鏈創始人蔡通漢在食品商學院抖音直播間分享后整理:
我原來是從事互聯網工作的,進入食品行業也就幾年時間,今天的分享我主要是作為一個創業型企業,一個直面疫情沖擊的企業,去談談無廚是怎么做的,希望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
企業、個人的努力是有限的,我們必須要了解宏觀市場、經濟環境,才能順應發展,事半功倍。本次疫情也是一樣,我們首先要去判斷這個事情會延續多久?影響多大?
1、 時間影響:做中性判斷,及時調整企業以抵抗疫情壓力
對本次疫情的時間節點,網上有很多人做預判,樂觀的、悲觀的都有,但企業通常要做中性判斷,并根據判斷做公司內部調整和規劃,讓企業快速反應,才不至于太被動。
2、 經濟影響:新冠疫情對于中國經濟影響還是相對區域化和可控的。
每個企業都處于整體經濟環境中,了解宏觀經濟也非常重要。2020年中國GDP大概100萬億,而整個湖北可能只占到0.1—0.2個點,我個人認為,只要北上廣不大面積出現疫情,本次疫情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還是相對區域化和相對可控的,我個人認為食品企業不用過分焦慮。3、大行業的影響:基于網絡的交易和服務會被放大
從目前來看,旅游、餐飲、娛樂行業基本已經停業,具體開業時間還不確定。零售行業大多數是生活必需品,受影響相對小一些,但不同業態下的差異還是有,例如購物中心、寫字樓的零售會蕭條一些,而社群零售卻更加活躍。同時受疫情影響,互聯網相關的零售會凸顯出來,值得一提的是線上教育、知識付費,這個領域將會在這段時間集中爆發。
基于這些市場現象,我總結了以下三點思考:
① 所有基于人的,基于面對面交易的,依賴面對面交通方式的都將大幅度下降。② 所有不基于人的,基于網絡的,基于機器的交易和服務方式都會被放大。③ 所有剛需的優先恢復,且可能是報復性增長。而非剛需的會緩慢恢復,時間相對較長。
1、企業方面:針對不同用戶做不同分析,快速調整,轉危為機。
餐飲領域:疫情下的餐飲肯定受影響很大,但突破點就是外賣。雖然外賣行業現在也處于壓抑狀態,主要是因為外賣行業還沒有適應現在的情況并作出調整。目前餐飲外賣只要想清楚了針對商家、外賣平臺、配送員這幾個方面怎么從疫情上去解決客戶用餐的安全疑慮,就能消除客戶的消費顧慮,從而迎來轉機。食品領域:對于食品領域來說,家庭端的半成品和方便食品將迎來集中爆發,那跟這些品類相關的食品企業也是一個利好機會。我認為食品企業要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① 產品體系的調整和完善,明確剛需和非剛需,疫情期間剛需肯定是利好發展的一面。② 幫助家庭加快烹飪和簡化烹飪的相應食材或食品類別也將快速發展。所以,企業要針對不同的用戶端,做不同的分析,快速調整,以適應疫情期間的需求變化,以及疫情過后消費者所產生的消費習慣的改變,才能讓企業在此次疫情中轉危為機。2、渠道通路:線下往線上轉、長距離往短距離轉,渠道媒介合二為一。
疫情發生以后,消費者的渠道通路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所有人都會選擇安全性比較高的交易方式,就像當年非典成就了淘寶,我相信本次疫情也會催生很多線上渠道通路。
① 線下往線上轉。線上轉化率比線下高,原因很簡單,就是服務于人的懶惰。② 長距離往短距離轉。人們的生活半徑越來越小,長距離的渠道競爭不了離用戶越近的短距離渠道,例如社區超市、社區團購。
③ 渠道、媒介合二為一,往營銷即通路轉。傳統媒介和銷售通路是分離的,但從直播、短視頻開始,銷售通路和推廣媒介合二為一了,讓轉化率越來越高且可衡量。
3、營銷傳播:新媒體營銷轉化率和效果可衡量
傳統的媒介傳播之所以會被取代最致命的問題是客戶無法衡量轉化率和效果,而如今的新媒體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我本身就是互聯網營銷出生,所以對于營銷我的思考是:
① 媒介的替代效應,從文字到語音、圖片,再到視頻、直播,每個形式的變化,都蘊含著信息量10倍不止的增長。在這個過程中,線上直播帶貨、直播授課將在短時間內被放大,這個行業將迎來全新的改變。
② 這些傳播媒介的興起,迎合了逐漸成為消費主體的90后、00后的需求,所以企業的市場人員應該要去研究這些消費者的喜好,以及直接to C的媒介,才能為企業帶來新的增量。
4、 企業應對策略:面對疫情無廚做了哪些動作?
① 停止擴張,暫停新項目,做人力成本的優化或者薪資折扣。② 放大新的機會。既然部分消費需求被轉化了,那就應該快速去抓住新的需求,而無廚供應鏈目前重心轉向了零售通路。
③ 幫助核心客戶解決問題。就像旅游餐飲,我們目前在幫他們解決存貨的問題。據我了解,商協會目前的重點工作,也是幫助食品企業解決他們的問題,例如防護用品的采購、存貨處理、人員共享以及政府對接,協調疫期政策等,食品商協會是我見過的反應和調整非常快的組織。
④ 梳理內部流程,全員培訓練內功。疫情期間所有人的行動受到限制,這是做內部培訓的最好時機,不受外界打擾。以前半個月一次的內部培訓,現在可以一周2次3次,培養員工戰斗力。
⑤ 隨時關注前端變化,為隨時的需求變化爆發做準備。用最核心的員工加速核心產品的開發。
以上是我針對這次疫情對企業影響的一些看法,以及無廚供應鏈的應對策略,算不上經驗分享,僅作交流。每個企業的現狀、立足點,以及客戶群體都不一樣,所以每個企業的應對策略也不一樣,但總的來說不外乎就是厲兵秣馬,加速尋找新增長點。
2020,愿我們都能越過山丘,看見更美的風景。
線上課直播預告:
/閱讀推薦/
食品行業在行動|支援抗疫,累計捐款捐物超過6000萬
End
————————
???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