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第一食品資訊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
最近兩周以來,食小編總是能在健身群中看到這樣的問候:
“今天你吃雞了么?”
然后就會看到幾張特別燃的油畫出現。
這是怎么了?
吃雞跟油畫怎么扯上關系了?
健身達人又怎么變身藝術家了?
一番偵查下來才發現,原來是美好食品針對健身人群出了一款低熱量低脂肪高蛋白的即食雞胸肉。這一新產品還沒有正式上市,只在微店及專業健身房推出,短短兩周就在健身人群中掀起了巨浪。
對于健身的人來說,吃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不少的人因為控制不住自己,往往讓當天的鍛煉效果功虧一簣,而隨著健身人群越來越龐大,健身食品的需求已經成為未來市場的一個增長點,為此,新希望六和食品控股有限公司在不久之前也推出“吃雞”系列雞胸肉產品,專門針對健身減脂人群的用餐需求。
據六和食品營銷中心負責人屈永梅介紹,這款產品目前有四個口味,分別是經典本味、至尊麻椒味、爭鮮檸檬味和法式香草味,每一款產品都經過了前期多次的測評,最終選擇了這四個口味,同時,在與同類產品的盲測環節中這一系列產品也得到了一致的好評。
對于一款產品說,能否贏得市場的青睞,與消費者初次見面時感覺也是很重要的,只有確認了眼神,才能找到對的產品,為此,六和食品在產品的包裝上也頗費心思,摒棄了以往的包裝設計,而是采用了類似與油畫風格的包裝風格,給人一種充滿運動激情的“燃”的感覺。
看看這顏值,是不是和之前見過的產品完全不一樣,這也是產品與消費溝通的一種全新的嘗試,希望通過這一全新的包裝設計理念和呈現方式,抓住目標消費群體的眼球。
為什么會有這么一款產品?
屈永梅表示,推出這一系列產品主要有幾個方面的考慮,第一是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需求呈現出越來越細分的特點,這一系列產品作為一款針對健身人群的產品,是符合了市場發展趨勢的,第二,在熱愛健身的人群中,也可以劃分出多種類型的人群,這一系列產品就是針對有減脂增肌這個更為細分的群體的,產品目標群體十分清晰和明確,第三,六和食品作為國內最大的禽肉供應商,除了面向B端客戶產品之外,也希望能夠開發出面對C端的產品來拓展產品線,而這一系列產品也高度地匹配了公司已有的優勢資源。
而產品成型之后,在前期進行一系列品嘗活動中,也受到了一致的好評。
為此,對于這一款面向細分群體的針對性產品,六和食品目前不會選擇傳統的流通渠道,而是會選擇更加精準和細分的渠道,如健身人群聚集的健身房、微店等更有針對性的網絡和渠道進行銷售。同時,為了更好的與目標群體形成互動,六和食品也將產品植入健身餐的食譜中,幫助消費者更好的選擇和使用產品。
目前,這款產品在還沒有正式進入銷售渠道,也不會走常規的銷售渠道,但確確實實已經在健身群里引起了熱議,相比市場前景空間很大。
差異化的定位和營銷,是產品成敗的關鍵
現在這個世界,不缺好產品,相反,有很多好產品,因為沒有做好差異化的定位和營銷,導致最終失敗。因此差異化的產品或者產品創新已經至關重要了。
在營銷心法中有這樣一種說法:品牌的世界,沒有真相,只有認知;營銷的世界沒有真相,只有認知。所以你只需要做好差異化,客戶的認知里就會知道你的產品和同類的不同。
成功的企業是怎么一步步制造差異化的?
加加食品總經理楊振認為,在產品的研發方面,要大膽創新,要站在未來看現在,要按照未來的需求來做現在的事情。許多企業開發產品有一個誤導:市場需要什么企業生產什么。不是這樣的,真正的市場需求是企業做什么,市場就需要什么。這就看企業的創新能力。
2012年初
加加食品成功登陸A股,成為中國醬油第一股,實現了里程碑式的跨越發展。提起加加食品,人們最為津津樂道的是其產品創新能力。緊盯市場,發現潛在的消費需求,針對市場精細化分類,是加加食品成功的關鍵所在,一方面滿足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引導消費者創造需求。
將差異化營銷戰略進行到底
▽
“一個醬油瓶蓋,突破百年歷史”,“加加醬油,一瓶當作兩瓶用”,“炒菜用加加老抽、涼拌用加加生抽”……這幾個具有超級創新能力的差異化定位及廣告語早已深入人心。
1997年至2000年,加加食品大膽創新,巧妙突破傳統,采用一種帶孔的醬油瓶蓋,使用時既方便又衛生。憑著這一突破,加加醬油迅速打開了湘、鄂、贛市場,并在行業內引領了一場包裝革命。
2001年至2004年
加加食品全面實施實惠拓市戰略。充分利用濃醬油上色的特征,配合“加加醬油,一瓶當作兩瓶用”的營銷策略,迅速建立起覆蓋全國市場的營銷網絡。在2003年,加加食品還首開醬油行業投放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標王廣告的先河,在助推品牌樹立和市場拓展等方面獲得巨大成功。
2005年至2009年
加加食品全力實施市場細分戰略。根據市場消費需求,借鑒港、澳、臺消費情況,加加食品將醬油市場進行細分,根據其功能特點,提出“炒菜用加加老抽、涼拌用加加生抽”的營銷策略與消費主張,使眾多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根本性改變,引導越來越多的家庭同時使用兩瓶醬油。
接連打造創新產品的加加食品從2010年開始,強力實施“淡醬油”戰略,其全新的醬油品類“面條鮮”等強勢出擊,并在各地市場獲得了越來越高的青睞度。加加食品副總經理兼營銷中心總經理劉永交曾表示,加加食品在全國率先推出“淡醬油”戰略,目標就是要“再造一個中國醬油市場”。
著力打造創新產品,站在未來看現在
▽
“淡醬油”戰略的實施,使加加食品又一次成為了全國醬油行業的引領者,市場得到了大幅拓展與優化。“淡醬油”消費與“濃醬油”消費之間的巨大差異,預示著醬油行業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2010年,加加食品在行業內率先提出了“淡醬油”的戰略,以加加“面條鮮”、兒童醬油、“妙味鮮”、“味極鮮”等經典產品組合,實施差異化“淡醬油”戰略。此時,傳統濃醬油占全國95%以上的市場份額。此舉,加加食品想從引導消費者逐步樹立醬油營養、調味的新觀念入手,再造一個“中國醬油市場”。
2010年“淡醬油”戰略實施初期,加加“面條鮮”醬油在湖南、江西、安徽、四川等局部市場推出,很快就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當年銷量就有近5000噸。2011年,加加“面條鮮”的銷量突破100萬箱大關;2012年前3個月,銷量達40萬箱,其中單個商行的銷量達到了驚人的近2萬箱。
以前醬油行業沒有‘面條鮮’,加加做了‘面條鮮’后,越來越多人離不開‘面條鮮’了。創新思維,一定是站在未來看現在,創造未來的需求,從未來的需求做今天的產品,不要按照固有的模式去考慮問題。產品創新要有遠見,要具有能看到未來事物的能力,才不會被淘汰。尤其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創造的速度如此之快,市場日新月異、瞬息萬變。所以我們要創新,按照未來的需求,做今天的事情。
差異化,不是把自己逼向死角
差異化是,企業的天然動力。
但差異化很容易把自己逼向死角,沒有轉圜的余地。這種差異化往往走向小眾,而沒有真正做到差異化的本意。
像美好的雞胸肉,借助電商的長尾市場,利用發端于小眾的健身食品,引爆于傳播,收獲大眾,這也是非常好的差異化策略。
另一種差異化,就是做成新品類。
只要是新品類,就意味著有極大的認知門檻。
對于小企業,新品類有可能把自己逼向死角。
從認知門檻角度看,品類教育的認知門檻最高;其次是品牌認知。
我們知道,做品牌很難。難在何處?難在品牌是一種認知。
品類教育,要么需要很長的時間,要經得起煎熬;要么需要很大的投入,有足夠的資源。
當然,品類教育一旦成功,收獲又極大。
就像近年來火爆食品市場的方便自熱小火鍋,這是一個新興品類,通過一年多的時間,就迅速形成了一個方便自熱食品產業,甚至成為了許多企業的爆款。
你對食品細分品類,差異化市場,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近期熱門
(點擊文字直接閱讀)
精選內容| 考察活動| 干貨知識
商學院 | 三只松鼠 | 行業資訊
深度解析| 政策解讀| 頭條內容
掃一掃,更多驚喜等著你。
行業資訊|經典案例|深度解析|政策解讀……
2016年1月創立,創建最早、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食品行業公眾號
關注中國最具活力的食品人
匯聚能夠引領中國食品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中國食品人學習、創作、 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食品人和市場上最新動向和信息
組織各種培訓、沙龍、論壇等行業分享
幫助食品人獲得更多信息、資源并達成各種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