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經濟結構迫切需要企業轉型升級。近幾年來,各級政府為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出臺了不少政策措施,包括:設立轉型升級專項資金項目,評選創新示范企業、智慧建設重點示范工程,下達年度重點技術創新項目計劃、智能化改造項目實施計劃等等。綜合評價這些政策措施,雖然起到了一定的引領作用,但總的來看政策精準度不強、效率不高、覆蓋面不廣。
究其原因
在于政府很難真正了解企業真實的發展狀況和發展需要,也很難準確把握市場的變化,以行政方式”外行指導內行”,不但浪費了行政資源、容易滋生腐敗,也有可能破壞企業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
行業協會、商會是同行企業自己的組織,能夠深刻而敏銳地察覺到所處行業的生存狀態、存在問題、潛在危險和發展前景,對行業內不同企業的管理水平、技術儲備和核心競爭力水平等情況非常熟悉。但在現實中,卻往往被排除在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制度設計之外,難以發揮特有的優勢。
在引導參與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政府逐漸在讓行業協會、商會走上前臺,政府鼓勵這些組織發揮主導作用,規范他們的組織行為。
將政府評價企業或影響企業發展方向的行政行為,逐步轉移給行業協會、商會。轉變政府職能的關鍵就是將”市場的事交給市場去做”。
對此成都市食品商會、食品工業協會、食品生產安全協會,已走在全國行業協會最前端
商、協會逐漸承擔的政府管理職能
(1)經政府部門授權對企業申請著名商標、名牌產品、地方名優產品等榮譽進行前期審查評估,有著行業推薦的權力和作用,還將在省級著名商標審核中,爭取取得直接推薦的權力。
(2)在成都市經委的名優食品申報中,協會有著直接初審推薦和資料核實的功能,2017年恢復商行業協會作為初審和推薦單位的資質。
(3)受政府主管部門委托開展有關行業標準的制定、資質審核、市場準入資格認證、人員培訓、項目論證、創優達標考評等工作;
(4)直接承接市級龍頭企業的榮譽稱號的推薦和初審權,為協會爭取話語權和權威性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5)經政府部門授權和委托,對行業內重大技術改造、技術引進、投資與開發項目進行前期論證;
(6)建立成都市食品安全信息平臺,配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展行業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和食品安全風險調研及評估工作;
(7)組織開展食品行業調研工作,每年糖酒會期間發布《成都市食品行業藍皮書》、每三年發布一次《成都市食品行業名優特新產品年鑒》;
商、協會建立食品安全監督權
(1)進行各產品類別行業情況調查,特別是對存在的行業潛規則,調查核實后配合監管處和稽查總隊進行嚴厲打擊;
(2)參與配合食藥局的日常監督檢查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企業檢查工作,并進行必要的宣傳,以有效提升協會的監督工作權威性。
(3)規劃由協會向政府職能部門經信委、商務局申請,進行成都名小吃類地方品牌認證、發證和日常管理工作,掌握企業發展品牌需求,提供企業品牌宣傳和品牌價值提升平臺,促進企業同協會平臺進行品牌戰略合作,掌握行業管理的主動權。
天府食事
成都市食品商會、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成都市食品生產安全協會的唯一官方微信公眾平臺。也可以關注“成都食品商會”官方微博,旨在整合行業新聞中的精粹,用最直觀精煉的語言,為大家提供行業內優質資訊。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