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社群里一位老板的提問,她先是在微信里私信我,我因為在忙沒有及時回復,后來她又提問到了社群的公共平臺,很多老板都參與了交流。看得出來,老板很想知道其他老板內心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也感覺到了她內心的不平靜。
我的回答雖然跟其他大部分老板的回答一樣—“不后悔”,但是我的答案并不是一直這樣的。
借這個機會,我來說說我辭職開店之后的6年間心態變化,這個變化也許是大部分辭職創業者的心路歷程。
第一階段是恐懼而彷徨。
主要是失去了被呵護的安全感。在一個平臺里工作,不管大平臺還是小平臺,無論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個人是不用承擔最終責任的,你干的再爛,都由老板來承受。有穩定的收入,有人給你交社保,有團隊協作你,很多時候偷偷懶總能蒙混過關。一切起碼看起來都是確定的。
而辭職后,所有的這些都沒有了,錢不一定掙得到,大概率還會虧錢,團隊不一定支持你,不努力,事情肯定做不好。內心再強大的人都難免恐懼這種不確定性。
我當時辭職后至少有兩三個月是比較恐懼而迷茫的狀態,那時店里生意極其差,能給我力量的就是自己全部的錢都投出去了,工作也沒了,已經沒有了退了,只能往前,不能后退。
第二階段是焦慮而后悔
不管你開店順還是不順,店里有沒有賺錢,都會有后悔的。不順的時候,后悔可以理解,為什么開店順利而且賺錢也會后悔呢?因為開店很苦。我記得說過的,開店后,覺得自己的生活質量都下降了很多,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情,一個問題剛解決,新的更大的問題又出現了,營業額剛穩定了,隔壁又來了個競爭對手搞低價競爭,你剛剛覺得員工干勁十足,可以大力搞活動的時候,卻有員工發微信說不想干了。。。總之沒完沒了,焦慮是開店創業的常態。
你會想,TMD累死累活,還不如上班掙得多,上班多清閑啊,男生追美劇,女生追歐巴。。。開始思考自己當時是不是選擇錯了,要不要回去上班的問題。
我開的第一個店是我最黑暗的一年,在結束第一個店之后,我沉寂了將近一年時間,有多次想過回去上班,而且向一家我看中的公司說明意向,但最終因被拒絕,讓我徹底不再回去上班的老路:就是自己的命運居然讓別人掌控著,你行不行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一個人士專員說了算,這種生活我受夠了。
第三階段是堅定而奮進。
一個人可以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一定得知道自己不要什么,這點很重要。當我知道自己的命運不能被一兩個人把控的時候,我就確定我不會再回去了。
這個時候,喝很多雞湯激勵自己,名人語錄這時候可以有,熟讀馬云的”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后天很美好。很多人死在了明天晚上“,俞敏洪的”從絕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塊希望的石頭”,勵志電影比如“當幸福來敲門”“肖生克的救贖”看了一遍又一般。
雖然表面堅定,但是內心依然脆弱,所以需要外界的一些激勵。我開店沒有身邊人的鼓勵和幫助,除開媳婦,我是瞞著身邊所有人辭職,店開了半年才跟家里人說,到現在我同學也不知道我在干啥。
這個過程是成長最快的,內心的成就感越來越強,對自我的越來越認可。當我回到小城市開始了小而美的店之后,我就感覺找到感覺了。
內心不再自卑了。敢和同學朋友聯系了。
第四階段是淡定而篤定。
老板的認知是不斷成長的,店也會越開越順,錢也會越賺越多,這是規律,每個人都會這樣。只要用心,都肯定會越來越接近自己的目標,原先遙不可及的目標,終于感覺再努力一下就觸手可及。感覺生活越來越有希望。
這是時候,你會回頭看自己的經歷,開始跟別人對比,因為你創業幾年了,以前跟你一起在公司里奮斗的人也各自有了變化和發展,也有很多煩惱和痛苦。
比如我之前的公司,是一個集團下的上海子公司,大家都以為工作很穩定,福利待遇好,我當時畢業剛進這家公司的時候感覺自己太幸運了,以為離開了都不知道怎么活下去。但是前幾年因為集團公司銷量下滑,導致公司對組織機構做了大的調整,上海子公司要求搬到另外一個城市去,上海的大部分員工一下子被迫失業,很多人人到中年,找工作也難,委屈求全找到工作的,職位或者待遇也不會很滿意。
所以,上班其實并不是那么穩定,開店也不是不穩定,起碼不會失業吧。
經歷這些之后,內心會越淡定,淡定是因為自己篤定生活會越來越好。自己的命運自己控制,這種掌控自己命運的感覺就是安全感。
開店啊,會讓一個老板越來越孤僻而堅強!
開店筆記公眾號所有文章的音頻在喜馬拉雅FM“開店筆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