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板花了18萬把一個西餐廳接手過來,試營業十一天了,還沒開業,卻想打退堂鼓了。
雖然見多了開業不久就倒閉的店,但還是很驚訝這位老板還沒開業就信心全無了,下面的聊天截屏可以看到老板的亞歷山大,內心要崩潰的感覺。
還沒開業就想放棄,我想知道原因。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試營業生意太差,而運營成本很高,每天都在虧。
他的租金是一年17萬,一個月下來14166,人員工資每個月15000,按照我的經驗,大概每天1500左右的營業額才能保本,但是他現在的營業額平均1000左右,下面這個圖是他發過來的營業額情況,可以看到,非常不理想,而且很不穩定。有一天只做了240塊。
他們的人均單價大約50,一天240塊營業額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一天只有五六個人進去就餐。這種打擊對老板是毀滅性的。面對著空蕩蕩的餐廳,你恨不得找個地方躲起來,再也不告訴別人自己開過店。我還很鮮明的記得我第一個店,開始每天就三三兩兩坐著幾個客人,而十幾個穿著鮮艷橘黃色員工服的店員站著坐著沒事干的場景。
原因是什么?從下面對話你也許可以知道大概了。
老板抱怨說,來吃的顧客老說他們的東西貴。
我問她:你現在的毛利多少?
他說:沒算過?
我很詫異,那價格怎么定出來的呢?
她說,參照上一家的價格。
各位可以假如你如果是這位店主,在面對價格如何制定的時候應該怎么辦:
附近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應該調查一下吧,甚至邀請之前的店里的顧客做試吃,順便做個價格調研。
同一商圈競爭對手的價格表都應該都拿到一份吧,分析出自己的優劣勢。
自己店里每個產品的成本應該仔細核算一下吧,看看哪個產品可以作為低價引流,哪個產品可以作為利潤吸脂。
自己的保本營業額,目標營業額應該測算一下吧,從成本結構倒推出價格范圍,再結合自己的競爭策略來確定每個產品的具體價格。
上一家的價格怎么處理?扔進垃圾桶。因為不應當作為價格制定的參考要素。
這些具體的失誤其實問題不大的,因為是新手,有失誤是必然的,就如我當年第一個店一樣,犯的錯誤一點也不比這位老板少,但是我想強調的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退縮,不能最先想到的是放棄,而是要找原因,想辦法解決。
理由很簡單啊。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開店的收獲之一是老板的個人成長,但是這種成長是時間的,更需要歷練的:需要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忍受內心的煎熬,被人冷眼旁邊不看好,還能堅持實踐自己的想法。
過早放棄的話,等于放棄了老板的個人自我成長。
而這,是開店失敗后唯一能夠讓自己內心更加堅強的東西。
對其他人來說,從這個案例能得到什么啟發?
我希望開店的老板應該理解更多開店的常識。大部分老板不缺聰明才智,也不缺行動力和十足的干勁,缺的是一些基本商業常識的了解和理解。
今天社群里有一位老板說,我對火鍋行業感興趣,應當首先怎么辦? 我的回答也許讓人感覺很自我。我建議他把開店筆記的音頻節目聽完,公眾號里的文章看完,社群里分享的頂層設計開店理念領悟完,這就是開店的第一步,因為開店筆記就是一個普及開店常識的地方,我們雖然不高大上,但卻是草根老板從0到1開店應當掌握的基礎知識。
開店筆記公眾號所有文章的音頻在喜馬拉雅FM“開店筆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