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成本相關的概念很多,我化繁為簡,下面幾個跟成本相關的數字,開店的老板知道就夠用了:
固定成本:就是不隨著營業額變化而變化的,生意好壞都要付出那么多。比如店鋪的租金,長期員工的工資。生意越好,單位利潤的固定成本就越少。
變動成本:隨著營業額變化而變化的成本,生意越好,變動成本也越多。比如原材料成本,或者進貨成本,水電費,宣傳費用。
盈虧平衡點(保本營業額):就是零利潤點,不賺錢,也不虧錢的營業額。總收入=總支出的狀態。
毛利潤:毛利= 1-售價/進貨成本,比如一件衣服的進貨成本是400塊,賣價是1000塊,那么毛利就是60%。在餐飲行業,毛利=1- 價格/原材料成本,比如一杯奶茶的成本是3塊,賣價是10塊,那么毛利就是70%。毛利跟商品本身有關。
凈利潤:毛利潤-其他支出就是凈利潤了。凈利=凈利潤/營業額。一個店的其他支出,主要包括房租,人工工資,水電費,宣傳費用,活動費用等等。比如,一個月下來,手里就剩10萬塊,營業額一共做了50萬,那么凈利就是20%。
最近這些年,實體店的生意為什么越來越難,就是因為這幾年市場競爭激烈和原材料上漲的雙重壓力,商家為了活命,拼命壓低毛利,但是,固定成本比如鋪面租金反而因為房地產的泡沫不斷的增加,而且人員工資也一直在上漲,讓商家的凈利潤不斷的被壓縮再壓縮,最終讓很多實體店崩潰。
怎么算保本點,我的一般做法是:
第一步:算出固定成本。就是不管開門關門,每天一睜開眼睛就是必須要交出去的錢。
第二部:估算出毛利率。
第三步:用固定成本/毛利率
比如固定成本是一個月是50000,這里房租和人員工資占了大部分。毛利率估計在70%左右。那么每個月至少應該做多少錢才保本?用50000/70%=71428.
這個在選擇店面的時候是必須仔細算一算的,算出了保本的營業額。再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做到這個營業額。一定要記住,這只是保本的哦,不是賺錢的營業額。
那么,保本離賺錢還有多遠?我的經驗是,還挺遠的。容不容易賺錢,不僅僅要看你的毛利率高不高,還要看你的固定成本高不高。上面這個公式說明了一切,要讓保本營業額越小,固定成本就應該越小,而毛利就應該越大。但是毛利通常比較難以改變,因為當你的產品處在一個競爭格局下,賣多少錢通常不是老板自己說了算,而是市場說了算。那么能改變的,也許就是在找店面的時候,從源頭上就加以考慮固定成本的占比。
大部分人在確定一個店面的之前,思考的更多的是商業層面的一些東西,比如這里能不能做起來,顧客有多少,賣什么東西合適等等,而缺少坐下來算一算帳的習慣。讓自己一不小心上了船,上了船,固定成本就基本確定了,一個確定的位置,確定的項目,毛利也就確定了。
這些確定了之后,其實一家店命運就已經基本確定了。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