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網紅品牌都逃不掉走到線下的宿命,自熱火鍋也不例外。
近日,網紅自熱火鍋品牌自嗨鍋在線下開起了餐廳。餐廳名字叫做“自嗨鍋火鍋煲仔飯”,主營菜品是以自嗨鍋食材為主的煲仔飯。
自嗨鍋開線下餐廳,意欲何為?是要突破業績天花板?還是要跨界打劫?還是要割加盟商的韭菜?
從裝修風格看,店內整體以自嗨鍋的主題詼諧漫畫風格搭配原木桌椅;從面積看,門店約60平米左右,店內擺放長條餐桌,可同時供20人用餐。
從菜品上看,分為充電煲、美味火鍋煲和小菜三個系列,價格均低于30元,最低12.9元;
從門店員工搭配看,店內總共員工4人,配餐員兩人,送餐員兩人。

線下餐廳是自嗨鍋今年主要的項目之一,剛開始打算以自營為主,但是目前看加盟的更多。
第一家店今年6月在杭州文三西路的黃龍萬科附近已經開業,當時是自營門店,但是目前已經轉為加盟。

通過實地探訪第一家門店得知,自嗨鍋火鍋煲仔飯第一批的加盟費用在8萬元,
現在已經下降到了6萬元。
門店的裝修和食材均由自嗨鍋提供,
對加盟商的要求則是營業面積必須大于60平米。 據悉,目前自嗨鍋火鍋煲仔飯在上海、杭州等地已經開了十幾家,在杭州還可以發現有多個自嗨鍋餐廳正在裝修。

此次,進軍線下效果如何還不得知。
但是由開始的主要自營變為大部分加盟,也反映了自嗨鍋內部的變化之快。
這里且不說自嗨鍋沒有遵守關于加盟資格的“兩店一年”的規定,單說以上關于加盟的兩點變動,很難不讓人認為這是準備“割韭菜”。
其實在自嗨鍋的主業零售方面,因為發展過快,目前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自嗨鍋的投訴有56條,其中投訴吃出異物的最多,有20條,占35.7%;其次是投訴加熱包等包裝質量問題,有17條,占30.4%。

在這周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時,自嗨鍋方面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產品力的深耕,重點投入到產品研發和創新。
但不管如何,開線下餐廳放開加盟,是否有其“割韭菜”的意圖大家共同關注進一步的發展態勢。
自嗨鍋是一個自熱方便火鍋品牌,產品包括麻辣牛肉自熱火鍋、自熱湯鍋、自熱干鍋、自熱煮鍋等;
2019年雙12期間,銷售額超過7000萬元,全年全渠道銷售額達近8億元。2020年上半年,自嗨鍋的銷售業績達6個億。
不同于傳統的速食產品,自嗨鍋自誕生初就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的渠道,自嗨鍋將其自身定位為互聯網餐飲;
早期通過大量的影視植入、社交互動、網紅直播、KOL(關鍵意見領袖,對群體購買行為有較大影響力的人)帶貨等營銷渠道,與傳統方便速食產品的銷路差異化巨大。

而自嗨鍋創始人蔡紅亮也是百草味創始人,隨著百草味被百事全資收購之后,作為蔡紅亮一手打造的新品牌,“自嗨鍋”啟動了瘋狂融資計劃。
蔡紅亮在2020年初接受采訪時表示,2020年或者說未來多年,我們不可忽略一類人群已經崛起,
就是我們俗稱的Z世代;
也就是90,95后,這群人具有很多獨特的行為特征,比如他們對購物的場景要求會更高、更細分、更垂直;
剛好Z世代就是我們的用戶,未來我們公司將更加注重打造“一人食”這細分場景。
但是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自嗨鍋內部管理問題也頻頻暴露。多名接近自嗨鍋的人士說;
目前自嗨鍋內部人員流動非常之快,因為種種原因一起創業的老人也基本都在慢慢退出。
企查查數據也顯示,自2017年成立以來,自嗨鍋先后有李世玲、何李、龔林等多名高管變動。
當然,正如開頭所說,任何一個網紅品牌都逃不掉走到線下的宿命。自嗨鍋經過近2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一個網紅產品。
但網紅之后,如何持續發展,找到第二增長曲線,則是擺在自嗨鍋面前的首要問題。否則,投資人和市場都不會答應。
當前,在消費升級、流量躍遷、技術嬗變的背景下,餐飲行業的競爭邊界已經急劇擴大,打法正在降維,渠道正在劇變,行業正在跨界,新的商業體系、新的銷售通路、新的經營觀念,都正在建立過程之中。
盒馬首創生鮮+零售+餐飲復合模式,成為跨界標桿。蘇寧家樂福也在進行跨界嘗試,其第一家餐廳項目,“MR.福”餐廳
6月16日
在上海開業。
家樂福方面透露,餐廳模式快速復制,今年年內目標是達100家。“MR.福有三個特點,餐廳化,去聯營化和自有品牌化。”家樂福餐飲項目總監李一江表示:
餐廳化,是指從裝潢設計、動線安排、區域選擇等維度來規劃;
去聯營化,這是確保餐廳品質管理和連鎖化經營的最重要舉措,以往的超市中的餐飲區,大都離不開聯營的標簽,即一個個獨立的檔口由不同供應商經營;
自營化則是“MR.福”系列自營商品池超過2000款SKU。
自熱火鍋雖熱,但是畢竟只是個小眾市場,走向線下開餐廳,除了能夠讓自嗨鍋的品牌傳播更高以外,或許也會成為自嗨鍋未來的的第二增長曲線。
自嗨鍋顯然不滿足純線上的玩法,并企圖尋找業績第二增長極,短短一年內,自嗨鍋開始瘋狂融資。
10月29日,自嗨鍋宣布完成超過5000萬美元C輪融資,估值達5億美元,中金領投、老股東經緯中國跟投。
不到一年時間里,自嗨鍋已累積獲得三輪融資,去年年底,自嗨鍋獲得來自華映資本的A輪投資,融資規模未披露;
今年上半年獲得經緯中國投資的逾億元B輪融資。
但也有網友對于自嗨鍋線下開店的做法表示質疑,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方便食品類市場在近兩年迎來井噴式發展。
所以才使得速食食品迎來新風口,并備受資本青睞。自嗨鍋此番轉戰線下,雖然餐飲行業整體正緩慢地復蘇;
但在疫情完全結束之前,線下餐飲門店仍然是一門具有風險的生意。不知自嗨鍋準備好了沒有呢?
餐飲O2O“重啟2020”專題文章
滬上阿姨單衛鈞:疫情或成分水嶺,茶飲行業將現兩級分化
餐飲行業如何開啟2020年下半場?數字化!
西貝賈國龍:災難改變了我“永不上市”的想法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穩定性是未來競爭關鍵項
云海肴日虧百萬自救戰疫:做最壞的打算,期待最好的結果
80家店疫期月流水1300萬,南城香汪國玉:要讓水龍頭一直流水
疫區免費餐食、賣自熱飯、試水數字化,鄉村基的硬核自救之路
西貝“發不出工資”,老鄉雞“手撕員工信”,背后是同一個秘密
500億的牛蛙市場,如何戰疫?解禁后又有何變化?
20天進駐236個社區!日買500單的社區拼團你會玩嗎?
西貝、云海肴的自救:大廚化身李佳琦視頻直播,新零售還會遠嗎?
門店大廚變美食導師!視頻直播是餐企新機遇?
復工大招:推小程序、招“團長”、探索“社群”、玩直播…
樂凱撒戰疫:營收降50%,董事長CEO不領工資,經營團隊半薪
喜家德疫情做戰計劃曝光:一切都是為了活下來!
— 分析與報告 —
相對疫情損失,餐企最需思考的是消費變化!
后疫情時代,餐企必須修煉的三重能力
“今年能恢復到原來的八成就不錯了”,這是一次慘烈的洗牌!
現金流抗過了2月的餐企,三四月該做什么?
餐飲業的“至暗時刻” ,這個報告的數據驚到你了嗎?
深圳9成餐飲恢復堂食,報復性消費卻沒來…
復工后,生意降了7成!現在輪到餐飲企業被抄底了
大數據預警:42萬家餐飲企業生存報告
疫情,正在倒逼中國餐飲業進化
銷量增長29倍!半成品菜和方便食品,2020餐飲的2大新趨勢
— 餐飲O2O幫扶對接 —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