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餐飲商標之爭層出不窮,很多餐飲老板對自身的品牌商標不夠重視,引發了一系列案件。這次,連海底撈也“中招”了,是時候復習一下餐企商標保護的這套“組合拳”了。
本文轉載自餐飲法務官(ID:fawuguan007)
海底撈這樣一個巨無霸,也怕自己的商標被偷用。此前,它甚至把“河底撈”當成了“隔壁老王”發起訴訟,誰知卻敗訴了。
敗訴的海底撈一邊心里苦,一邊加快自我保護的腳步。最近一段時間,它密集注冊商標,大有防火防盜防“老王”的態勢。
但是,劃個重點,“隔壁老王”已經被注冊了商標(是的,就是有人這么潮),拿這個梗做宣傳工具時,也要小心。
1
海底撈起訴河底撈的“海河”之爭,發生在今年8月。
判決書顯示,河底撈餐館正門上方宣傳招牌為“河底撈家常菜”正門右側宣傳招牌為“河底撈,吃洞庭河鮮就到河底撈”,正門處的木制招牌則為“河底撈好味道”六個字。
作為中餐界的扛把子,海底撈在2001年就取得了“海底撈”商標。一字之差,海底撈覺得這是在蹭熱門,一紙起訴書遞到了法院。
但法院并不這樣認為:“河底撈”標識與“海底撈”商標雖都有“底撈”二字,但在文字的整體字形方面,兩者存在一定的差異;讀音方面“河”字與“海”字,無論是按照普通話還是按照湖南本地方言,兩者讀音均無任何相似性。
而且,兩者經營的業態也不同,不會讓消費者產生混淆,海底撈敗訴。
海底撈心里應該也是苦的。這就好比,你覺得身邊有了“隔壁老王”,甚至抓住了他,最終卻證據不足,怎么辦?那只能先看護好自己的家了。
不知跟“海河之爭”有沒有關系,但海底撈在最近密集申請商標。跟“海”有關的、跟“底”有關的、跟“撈”有關的、跟“海底撈”有關的……通通先注冊了再說。
根據媒體報道,今年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商標申請中的有369條,主要集中在餐飲住宿類別,10月28日一天,該公司就新增了170余條商標信息。
有網友將這件事笑稱為“起名大賽”,并按水域、方位、地名、朝代等,為海底撈新申請的商標逐個分了類。

2

“老王”也躺槍,取名“隔壁老王”被告侵權
海底撈當然是無奈的。如果沒有那么多蹭熱度的,何苦要花這么多精力搞商標的事兒?畢竟,與起名比起來,服務才是它的特色。
但在餐飲業,別說取相似的名字,直接用你的品牌名稱、抄你logo、裝潢,各種各樣的都大有人在,此處我們總會想起鹿角巷、鮑師傅、椰妹等。
對于這些品牌來說,面對的不止是“隔壁老王”,而是千萬個“老王”的包圍圈,防不勝防,要生存,很難。
不過,“隔壁老王”最近也出煩心事兒了,它也被侵權了!
原來,早在2015年,麗江宴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就注冊了“隔壁老王”商標,有效期至2025年,核定使用商品類別為43類。是的,包括餐飲業。

由于“隔壁老王”這個梗實在是太火了,用的人特別多,麗江宴語公司遇到了不少侵權。
相關資料顯示,今年7月至10月,麗江宴語與6家公司有15條開庭公告信息,案由均為侵害商標權糾紛。
這些侵權,有一部分是完全沒料到這個梗已經被注冊了商標。云南省建水縣“隔壁老王家的奶茶鋪”2016年開業,店主王繼、徐貞君,取名“隔壁老王家的奶茶鋪”,是因為王繼這個名字。
今年10月,徐貞君收到一條短信,內容是其店名侵犯了“隔壁老王”的商標使用權,她還以為是詐騙短信。第二天,法官上門送“應訴通知書”,才知道這是真的。
萬萬沒想到,想利用網絡梗叫“隔壁老王”,會有如此嚴肅的結果。

3

預防商標侵權,要學套組合拳
有人說,每個人都有一個王姓朋友;我們也可以說,每個商標身后,都有很多個“隔壁老王”。
從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看到,連“隔壁老王”商標身后,也都有“老王”跟著,生存艱難可想而知。
近幾年,在餐飲界還有這樣一群“老王”,他們看到某個品牌火起來,就去搶注商標,甚至直接照抄,然后運用加盟策略,騙人入甕。等正牌打來,虛妄一槍就撤,留下一幫目瞪口呆的“偽老王”(加盟商)。
△山寨鹿角巷放出的加盟店
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餐飲法務官創始人侯其鋒律師和他的團隊主辦了多個知名餐飲企業商標維權案件,包括樂凱撒比薩維權、臺蓋奶茶維權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維權效果。
他們表示,餐飲商標領域的“隔壁老王”會持續出現,手段也會越來越高明,除了盡可能多地注冊商標的類別,對付“隔壁老王”,還得善用以下這一套“組合拳”對企業進行全方位保護:
延伸閱讀
海底撈申請池底撈等263個商標
“茶顏悅色”被訴商標侵權案,一審宣判!
餐企商標被侵權了,怎么維權?
餐廳商標被山寨了,我該如何維權
8年維權獲賠320萬,如何應對商標侵權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