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菜一直是人們出外就餐的首要選擇,如果你的餐廳是經營家常菜的,那么今天給你準備的這些菜品,正好就能派上用場了。各位師傅,趕快往下拉吧~
來源:東方美食烹飪藝術家 | 公眾號:dongfangmeishiprysj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這道菜是從傳統川菜毛血旺改良而來,用肥牛搭配燕餃烹調,令人耳目一新。
原料:
冰鮮肥牛500克,燕餃(用雞蓉制餡、澄粉作皮包制的一種袖珍小餃子,超市有售)、魔芋絲、鮮金針菇和千張絲各100克,青小米椒圈、紅小米椒圈、鮮花椒各10克。
調料:
A料(袋裝香水魚料15克,鹽、白砂糖各6克,胡椒粉、家樂雞汁、味精各4克)
小料(鮮花椒、蒜片、香蔥丁、姜片各5克)
精煉香辣菜子油25克,紅油、辣妹子醬各10克,郫縣豆瓣醬、料酒各15克,牛骨湯750克,蔥姜水500克。
制作:
1.千張、鮮金針菇、魔芋絲分別焯水,撈出控水后放入容器內墊底。
2.把冰鮮肥牛刨成薄片,加入蔥姜水焯30秒,快速倒出后用冷水冰激;燕餃入蒸箱內蒸制8分鐘。
3.鍋內放入香辣菜子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料爆香,再放入辣妹子醬、豆瓣醬炒出紅油,烹料酒,添入牛骨湯大火燒沸,倒入A料,小火煮制5分鐘后,再放入肥牛和燕餃稍煮50秒,離火盛入容器中。
4.另起鍋,放入紅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青小米椒圈、紅小米椒圈、鮮花椒炒香,出鍋潑在容器中即可。
此菜中的小料用量很多,為的是能夠祛除豬肚頭仁的腥膻味,藤椒油與鮮藤椒一定要在快出鍋前加入,否則它們的香麻味會在加熱的過程中流失,達不到增香的效果。
豬肚頭仁的口感比較脆,經過精細刀工加工以后,形態美觀,質地脆嫩,經過調味以后,菜肴口味麻香爽口,是一道非常旺銷的口味菜。因為豬肚頭仁數量有限,所以每天只能進行限量銷售。
原料:
豬肚頭仁200克。
調料:
A料(雞粉1克,胡椒粉0.5克,料酒3克,濕淀粉5克)
B料(馬耳朵小青椒、馬耳朵小米椒各25克,馬耳朵蔥白15克,姜片、蒜片各5克)
C料(川鹽2克,料酒、藤椒油10克,胡椒粉、雞粉、味精各1克,鮮湯、濕淀粉各30克)
熟豬油、色拉油各125克,鮮藤椒10克。?
制作:
1.將豬肚頭仁分別改鳳尾刀和枝花形花刀,用A料掛上芡汁,并且入味。
2.鍋入熟豬油、色拉油燒熱,下入B料翻炒出香,投入入好味的豬肚頭仁,快速爆炒至其散開,將C料調成料汁,下入鍋中調味,放入鮮藤椒調味,翻炒兩下出鍋即可。
這道菜跟其它的酸湯菜有些不同,采用四川泡菜、貴州酸湯、白醋和川香油等調料熬成色澤紅亮、口味酸中帶辣的湯料浸煮肥羊,給客人帶來了與眾不同的新口味。
原料:
肥羊300克,鮮筍、白玉菇、金針菇各50克。
調料:
川香油、四川泡菜丁、川妹子貴州紅酸湯各50克,高湯600克,小米椒末、白醋各20克,雞汁、鹽、味精各5克,花椒油15克。
制作:
1.肥羊入冰箱內冷凍成塊,用刨片機片成片;鮮筍切成柳葉條。
2.筍條、白玉菇、金針菇分別焯水,撈出放入容器內墊底。
3.鍋內放入川香油,熬至四成熱時,放入四川泡菜丁、小米椒末,中火炒香,下入除花椒油之外的調料,大火燒開,下入肥羊片,小火浸煮至肉質成熟,出鍋倒入墊有配菜的容器內。
4.鍋內放入花椒油,燒至八成熱時,出鍋澆在菜肴上即可。
川香油:
1.干辣椒放入水中浸泡1天,取出剁成蓉。
2.鍋內放入菜子油、色拉油各10千克,燒至三成熱時,放入辣椒蓉500克、香料(白豆蔻、桂皮、花椒各20克,香葉10片,山柰、香茅草、紫草、草果各10克)、大紅袍花椒150克、蔬菜料(干蔥頭、生姜各500克,大蒜子1千克,圓蔥塊250克),小火熬至辣椒水分盡失。
3.離火,蓋上蓋子,放置24小時以上即可使用。
水煮肉片是一款經典家常菜,它最大的不足是湯料不能飲用。為了改變這個缺陷,我們對此菜做法進行了重新演繹,食客感覺這道菜更實惠了。
原料:
豬里脊200克,筍片150克,發好的黑木耳50克。
調料:
A料(鹽10克,雞粉5克,胡椒粉3克)
B料(鹽3克,雞蛋清、生粉各10克)
特制高湯(做法見下面的“蝦仔烏冬面”)400克,特制花椒油100克,青花椒20克,干辣椒段5克。
制作:
1.里脊肉切成薄片,加入B料上漿。
2.鍋內放入特制高湯,燒開后放入A料,下入筍片、木耳,加熱2分鐘,撈出筍片和木耳,放入容器內墊底。將湯鍋端離火口,下入豬肉片,待肉片浮起后上火,繼續加熱1分鐘,離火將肉片和湯汁都倒入容器內。
3.鍋內放入特制花椒油,燒至三成熱時,放入干辣椒和青花椒,小火炒至花椒變成褐色,出鍋澆在肉片上。
特制花椒油:
青花椒用高度白酒(沒過表面)浸泡30分鐘。鍋內放入色拉油5千克,燒至三成熱時,放入泡過白酒的青花椒500克,小火慢慢熬制,待花椒全部變成深褐色,過濾取油。
說明:
花椒用白酒浸泡,主要是為了增加花椒的濕度,這樣它才能經得起長時間的熬制。另外,白酒也有提升油脂香味的作用。
烏骨雞煲湯是點擊率比較高的燉品,我們加入了一些菌菇和雞肉丸,并調整了滋補煲湯料的配方,更健康有特色,此菜一經推出,很受客人的喜愛。
原料:
農家烏雞600克,鮮滑子菇50克,姬菇、雞腿菇各30克,手工雞肉丸100克。
調料:
小料(蔥丁、姜片、八角各5克)
滋補煲湯料(阿膠25克,美國花旗參、黃精、桂圓各15克,芡實10克,大棗、枸杞各5克)
花雕酒15克,蔥段、姜片各10克,鹽9克,礦泉水800克,芝麻油5克,色拉油50克。
制作:
1.烏雞宰殺治凈,斬成2.5厘米見方的小塊,加入蔥段、姜片焯水。
2.鍋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小料爆香,放入烏雞塊輕微煸炒一下,烹花雕酒,倒入礦泉水燒沸,出鍋倒入煲仔內,放滋補煲湯料,轉文火煲制20分鐘,然后下入三種菌菇、雞丸,再用小火煲25分鐘,用鹽調味,淋入芝麻油后,盛入加溫過的手工根雕盅內即可。
這道菜的制作有兩寶:一是成本極低但鮮味濃郁的特制高湯,二是色澤紅亮、香味充足的秘制油脂。到底這道簡單菜是如何打動食客的呢?你還得仔細看看。
原料:
白米蝦100克,烏冬面200克,蔥花2克。
調料:
特制高湯400克,濃縮雞汁、雞粉各5克,秘制油50克,鹽8克。
制作:
1.白米蝦剪去蝦須,焯水。
2.鍋內放入所有的調料,大火燒開,放入白米蝦和烏冬面,大火燒2分鐘,出鍋裝入容器內,撒入蔥花上菜。
特制高湯:
宰殺制凈的草魚2500克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放入不銹鋼桶內,倒入沸水25千克,放入八角20克,花椒10克,蔥段、姜片各100克,大火熬至湯汁濃稠,離火過濾即可。
秘制油:
胡蘿卜1千克蒸熟,剁成蓉泥。鍋內放入色拉油5千克、豬肥膘丁1千克、蔥段和姜塊各50克,小火慢慢熬制,待肥膘丁變成金黃色,過濾取油。?
這道菜改良自紅燒肉,將五花肉改刀成小塊,按照紅燒肉的方法提前烹調好。客人點菜時,取少量五花肉加入馬蹄一起燒制,馬蹄淡淡的果香味不僅緩解了五花肉的油膩感,還豐富了菜肴的口感。此菜一經推出,立即贏得食客的好評。
原料:
去皮野生馬蹄(袋裝)500克,五花肉100克。
調料:
小料(蔥段、姜片各15克,干辣椒10克,桂皮5克)
色拉油500克,啤酒100克,冰糖10克,醬油15克,小米椒圈、大蒜丁各20克,鹽、味精各2克。
制作:
1.五花肉洗凈,切成長、寬各為1.5厘米的丁。
2.鍋內放入色拉油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五花肉,小火慢慢煸炒,直至將五花肉變成淺黃色,倒出炒出的油脂,將五花肉推至鍋邊,放入小料炒香,然后倒入啤酒,小火炒至酒汁被五花肉吸收后,再倒入醬油、冰糖和清水(水量以淹沒肉為度),大火燒開,改小火煨60分鐘,放入鹽、味精調味,揀去干辣椒、桂皮。
3.馬蹄入燒至三四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滑油。
4.客人點菜時,取色拉油10克放入鍋內,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米椒圈爆香,下入燒好的五花肉、燒五花肉的湯汁、馬蹄和蒜丁,中火燒2-3分鐘,大火收汁,出鍋裝入容器內。
紅燒牛腩大家早就吃膩了,更何況現在一份紅燒牛腩的價位也不低。為了降低菜肴的成本和售價,我們增加了少許自制的面筋一起燒制,面菜結合,對食客來說菜肴更實惠了。
原料:
帶皮牛腩500克,揉至上勁的冷水面團150克。
調料:
小料(蔥段、姜片各15克,八角5克,桂皮、草果各3克,干辣椒10個,香葉2片)
色拉油70克,老抽5克,雞粉3克,辣妹子醬45克,小米椒圈、蒜丁各20克,蔥花、小米椒丁各2克。
制作:
1.帶皮牛腩洗凈,切成3.5厘米見方的大塊;冷水面團直刀切成8×4×0.2厘米的薄片,放入沸水中大火煮熟,撈出沖涼即成面筋。
2.鍋內放入色拉油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料炸香,放入辣妹子醬25克小火炒出紅油,倒入牛腩、清水1千克、老抽,大火燒開,改小火燒1小時,用雞粉調味。
3.客人點菜時,取炒鍋放入色拉油2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米椒圈、蒜丁、辣妹子醬20克炒香,倒入牛腩、燒牛腩的湯汁、面筋,中火燒開,出鍋裝入容器內,撒入蔥花、小米椒丁即可。
湖南人很喜歡吃用剁辣椒制作的菜肴,但是它一般都搭配魚頭蒸制。現在將魚頭換成了老鴨,蒸好的菜肴肉質軟爛,剁辣椒的風味滲透到鴨肉中,吃起來更加開胃。
原料:
老鴨1只(凈重1千克),羅漢筍段50克。
調料:
A料(蔥段、姜片各20克,剁椒、料酒各15克)
B料(鹽3克,雞粉2克,蔥段、姜片、料酒各15克)
菜子油50克,剁椒120克,蒜片、瀏陽豆豉各10克,生抽5克,蔥花2克,骨頭湯500克。
制作:
1.老鴨洗凈,放入冷水鍋內,加入A料,大火燒開,改小火撇去浮沫,撈出鴨子洗凈,放入高壓鍋內,加入B料和骨頭湯,蓋上高壓鍋的蓋子,大火燒開,改小火壓10分鐘,離火自然散氣;羅漢筍焯水后沖涼。
2.鍋內放入菜子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蒜片、瀏陽豆豉炒香,放入剁椒,繼續用小火煸炒至出辣味,用生抽調味。
3.壓好的鴨子放入容器內,將羅漢筍圍在鴨子四周,將炒好的剁椒鋪在老鴨上,淋入壓老鴨的湯汁200克,上籠大火蒸至鴨肉軟爛,取出后撒蔥花點綴。
這道菜可不是水煮海鮮三寶,自制的饞嘴醬酸辣爽口,用來煮海鮮最適合年輕人的口味。
原料:
筍片、蛤蜊、基圍蝦各150克,魷魚200克,水發黑木耳50克。
調料:
特制高湯(做法見上面的“蝦仔烏冬面”)400克,色拉油800克,自制饞嘴醬300克,雞粉4克,干辣椒、干花椒、香菜梗段各10克。
制作:
1.基圍蝦開背,去掉沙線,入燒至四成熱的色拉油中滑油;魷魚切成同須一樣粗的條,搓洗后滑油;蛤蜊焯水至殼張開。
2.鍋內放入特制高湯、饞嘴醬、雞粉大火燒開,放入筍片和木耳,燒制2分鐘后出鍋,裝入鐵鍋內墊底;將魷魚、蛤蜊、基圍蝦放入湯中燒制2分鐘,出鍋擺放入鐵鍋內,湯料澆于鍋內。
3.鍋內放入色拉油15克,燒至三成熱時,放入干辣椒、干花椒炒香,撒入香菜梗段翻勻,出鍋澆于鐵鍋內,上桌即可。
自制饞嘴醬:
鍋內放入色拉油7500克,燒至兩三成熱時,放入醪糟400克,剁碎的泡椒5千克,剁碎的泡姜1500克,豆豉、冰糖各250克,中火熬制約120分鐘,再放入高度白酒和干花椒各250克,繼續用中火熬制20分鐘即可。?
2021年《烹飪藝術家》開始訂閱
只需360元
可得5558元+大禮包!
最超值的優惠你值得擁有!
現在預訂,即刻擁有:1.最高價值378元的圖書;2.價值5000元的學習券;3.精選圖書優惠購;4.免費獲得《中華餐飲捧手禮》掛圖……至少享5558元超值大禮,全年最優惠,千萬千萬不要錯過!
2021年《烹飪藝術家》
掃碼直接訂閱



基礎套餐360元掃碼直接訂閱
選擇贈品和其他套餐 請聯系
電話/微信:18901061720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