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檢陽性進口凍品流入一餐館
已有顧客食用
11月8日,天津通報新增本地確診病例1例,并從濱海新區一冷庫、東麗區一冷庫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檢出陽性,而該批貨物已流向了3個地區,其中山東德州、山西太原均從這兩批貨物中檢出陽性。
近日,其中一批涉事的進口冷凍食品,又被查出流入了一家餐館。
11月16日,陜西神木市新冠肺炎聯防聯控辦公室發布了一則緊急通告:
(以下簡稱涉事貨品)
,經山西太原田和集團中轉至神木。
(每批20件)
進入神木某貨運站,進而通過三輪車轉運至郝記吾味家蒜瓣魚館
(麟州街富農家酒店隔壁,尚吾家蒜瓣魚飯店)
。
(已全部封存)
,其余貨品均已煮熟后被顧客食用,暫未發現涉事貨品外流現象。
天津再發現
進口冷凍比目魚外包裝呈陽性
11月11日17時,靜海區排查發現臺頭鎮杰群水產批發店1份進口大比目魚外包裝涂抹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經溯源,該批貨物來自津南區金福臨冷凍批發市場張某某水產經營部。
12日晨,采集涉疫的張某某水產經營部貯存在津鑫永利冷庫(與金福臨在同一大院)進口大比目魚的外包裝、內包裝及食品表面涂抹樣本,進行混合檢測,其中1份結果為陽性。
目前,該市場已被封控。經初步流行病學調查,判定4名暴露人員,進一步排查處置工作仍在進行中。
據悉,天津冷鏈食品發生疫情至今,已有3人確診。
而此次疫情,是山東德州、山西太原從天津運輸的進口冷凍豬肘和進口冷凍帶魚發現新冠肺炎病毒開始。
南京進口冷鏈食品查出陽性
從這里入關
11月10日,南京市疾控中心按照南京市關于“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即到即檢”的要求,對江蘇省蘇食公司冷藏分公司冷庫中從上海洋山港入關的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有樣本結果呈陽性。
繼而,南京市出臺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辦法,對進口冷鏈食品及相關從業人員、車輛,進行統一消殺管理、檢測管控。并提醒廣大市民和商家,不要私自網購進口冷鏈食品。
蘭州
從冷鏈食物包裝檢出核酸陽性
11月13日,蘭州市疾控部門對當地一份冷鏈食物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目前,32名密切接觸者已被隔離。
對此,甘肅省市場監管局、省商務廳、省衛健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蘭州海關聯合召開會議,對進口冷鏈食品及相關單位和從業人員,提出具體要求。
通知要求,甘肅縣(市區)商務部門要設立“進口冷鏈食品監管總倉”,所有進入甘肅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全部進入指定總倉。
總倉只能存放進口冷鏈食品,不得與其它食品混放混存。不能提供進口冷鏈食品貨物經消毒證明的,一律不得放入總倉。
司機和隨從人員在運輸過程中不得擅自開箱,不得隨意打開冷鏈食品包裝直接接觸冷鏈食品。運輸車輛載運進口冷鏈食品時不得同車運輸其它物品,每承運一車冷鏈食品,裝貨前和卸貨后要對車廂內外進行徹底消毒。
凡從甘肅省外購進進口冷鏈食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向目的地縣級市場監管部門進行報備。
廈門
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檢出陽性
11月15日,疾控部門在對廈門市某冷庫進行常規例行抽檢時,發現該冷庫1份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經查,該批進口冷凍豬肉是從法國進口。
鄭州
從阿根廷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檢出病毒
根據河南鄭州市疾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消息,11月13日晚,鄭州市疾控中心在一批產地為阿根廷的冷凍豬肉外包裝抽檢標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該批冷凍豬肉共24噸、1303件,產地為阿根廷,樣品批號為5082020,于11月11日從青島港(青島黃島區巴龍冷庫)由貨車發出,12日中午抵達鄭州萬邦市場,在入庫前的待檢區域,被查出可疑陽性。
后經復檢,從15份外包裝標本中檢測出5份陽性。
濟南
進口冷凍食品新冠檢測陽性
相關小區連夜封閉檢測
11月13日,濟南市疾控中心在蓋世物流園區冷庫貯存的進口冷凍食品及包裝標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濟南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對該園區實施全封閉管控,涉及貨物進行封存,對所有接觸人員及相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和健康管理,追蹤貨物流向并發出協查通知函,對蓋世物流園區冷庫進行全面消殺。
目前,貨物溯源流向情況已基本掌握,各項相關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如有進一步信息,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福州
發現進口冷凍鯧魚外包裝核酸陽性
今天(18日)凌晨4時,福州疾控中心發布通告稱:11月17日,疾控部門在對福州市某冷庫進行常規例行采樣抽檢時,發現該冷庫2份進口冷凍鯧魚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經查,該批印度進口鯧魚是從福州港閩江口內港區入關,共2500件,計25噸,11月14日下午運抵某冷庫儲存。現庫存2117件,已出售383件。
此外,福建省市場監管局15日收到天津市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通報,天津1名新冠肺炎狀感染者曾接觸的同批貨物,已流入福州市、泉州市,涉及冷凍豬前蹄、豬肋排、魚等產品。
太原
發現巴西牛霖內包裝3份樣本核酸陽性
太原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17日發布通告。
通告稱,11月16日,太原市疾控中心在對太原市進口冷凍肉品和水產品集中監管總倉進口冷凍食品檢測中,發現從鄭州發出的巴西牛霖內包裝箱3份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太原市立即組織相關單位采取食品溯源、人員排查隔離、場地消殺等應急處置措施。目前,涉及的20件巴西牛霖已全部就地封存。
西安
發現進口豬肉外包裝核酸呈陽性
17日,西安市閻良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公告稱,西安閻良區發現阿根廷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樣本核酸檢測陽性。
對此,西安多個市場馬上采取了相關措施。其中,西安欣橋市場已將庫存的20噸凍品封存,并嚴禁進口冷凍食品進入市場進行銷售。
據悉,該市場售賣凍品的商戶共有102戶,其中68戶涉及到進口凍品。
山東臨沂
一批馬來西亞進口帶魚核酸呈陽性
近日,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發出通報,由福州市馬尾區一冷庫運裝發往山東省臨沂市的一批馬來西亞進口帶魚表面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樣本陽性。
目前,相關地區市場監管部門已第一時間緊急部署,正進行核查處置。
多地正在建立追溯系統
專家提醒仍需保持警惕
11月9日,天津通報的無癥狀感染者張某某(貨車司機)被確診為天津第139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傳播矛頭再次直指冷鏈傳播。隨著溯源的不斷深入,新冠病毒由物傳人的路徑也逐漸清晰起來。
記者梳理發現,自今年6月以來,北京、遼寧、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廣東、陜西、江蘇等10余省份,都曾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包裝物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如今,上述省份也從進口冷凍食品檢出陽性,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進口冷凍的海產品或肉食品,可能把疫情國家的病毒傳入我國。
這些案例也在提醒我們,冷鏈食品傳播新冠病毒風險加大,疫情風險仍然存在。
據了解,目前,多地正在抓緊冷鏈溯源建設。北京、廣東、浙江、山東、上海、天津、江蘇等10多個省市,已經建立了冷鏈食品追溯系統。
冷鏈食品追溯體系能有效避免幾個月前一些地區因為無法清楚了解冷鏈食品的流向,能快速、精準鎖定問題貨物,避免“一刀切”下架禁售進口冷鏈食品的情況。
有了追溯系統,一旦發生貨物檢測陽性,可以迅速鎖定相關貨物、場所、人員,從而盡早采取防控措施,將風險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將防控成本降到最低。
而為了常態化、科學化地防范可能風險,11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也發布了《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
《方案》規定,不管有毒沒毒,所有進口冷鏈食品都要消毒一遍,相當于把整個中國冷鏈變成“無菌房”。
這是對中國民眾健康高度負責任的措施,在全世界絕無僅有。
同時,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表示,雖然大量科學數據表明食品不會感染新冠病毒,但有可能被污染:一是受到含有病毒的水、包裝材料的污染,二是受到攜帶病毒的食品加工者的污染。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亦表示,雖然疫情的傳播源頭尚未有定論,但進口冷鏈物品不得不值得我們警惕和防范。目前,國外疫情日益嚴重,無癥狀感染者增加,加之進入冬季,天氣寒冷,新冠病毒在污染物體表面存活時間延長,因此,防人亦需防物。
而對于如何做好“防物”,張伯禮提出了兩點建議:
此外,雖然現在多地已對市場上的冷鏈食品進行監測,但是萬一有漏網之魚怎么辦?
對此,多地疾控部門也發出提醒和建議:
(手機、錢包等)
表面消毒,有條件的用流動水+肥皂/洗手液清洗雙手。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0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