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晚20:00-21:30,卓見新消費系列預制菜專場中,凡創資本投資經理陳越對話銀河系創投合伙人徐建海、信良記CMO高陽、找食材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崔恒亮、三旋供應鏈CEO李聘熙,一同探討預制菜當下的發展勢態和未來的發展風向。
從服務于餐廳后廚,到“潛入”家庭廚房,只需要簡單烹飪的預制菜(又稱作半成品菜)在疫情激發下,正式出圈了。
比如海底撈預制菜品牌“開飯了”,西貝莜面村預制菜品牌“賈國龍功夫菜”,都有加大渠道布局的力度;盒馬鮮生、美團買菜等新零售渠道也在補充自營品牌。
而一些原本服務于B端餐飲店的預制菜企業正試圖朝to C方向破圈,還有一些新興的初創品牌不斷出現。
疫情的確加快了整個預制菜的滲透,但整個市場也才剛剛被打開。麥星投資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家庭戶均消費預制菜市場規模,大概只達到日本2004年家庭戶均消費的5%。
無論是to C的預制菜品牌,還是服務于B端餐飲店的預制菜企業,在疫情和新渠道紅利之下,都有獲得高增長或者模式變革的機會。
但在這個極為傳統的行業,預制菜的選品、供應鏈、渠道等等方面的競爭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構建的。
為了摸清預制菜行業發展的痛點以及未來發展趨勢,12月17日晚卓見新消費系列預制菜專場,小飯桌邀請到了4位創投嘉賓一同探討行業內的焦點話題,我們將重點討論:
1.從“幕后”到“臺前”,今年預制菜爆火背后的幾大推手?
2.對標日本成熟的預制菜市場,國內市場發展路徑有哪些差異?
4.競爭之下,企業如何找到差異化定位,構建核心壁壘?
5.供應鏈、冷鏈、渠道……做好預制菜的核心是什么?
6.西餐、中式炒菜、鹵煮……眾口難調下,如何找到最有潛力的品類、更精準的渠道?
7.to B or to C的抉擇,不同路徑選擇的背后有哪些邏輯?
屆時我們也會精選部分現場觀眾的提問供嘉賓作答,歡迎大家踴躍報名,下周四晚不見不散!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