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的蛋撻液是用雞蛋、牛奶、煉乳等調制而成的,這款蛋撻則改用黑芝麻糊、牛奶、雞蛋調勻做“芯”,成品外皮酥香、中間軟嫩,還帶有濃郁的芝麻香氣,推出后廣受兒童及女性食客的喜愛。 1.
揉水皮:
美玫面粉600克、金象面粉400克、吉士粉50克、糖200克放入盆中,加清水300克、豬油100克、雞蛋4個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團,用保鮮膜包好,入冰箱冷藏松弛20分鐘。

面粉、清水、豬油、白糖、雞蛋揉成水皮,包上保鮮膜入冰箱冷藏松弛
2.
制油心:
美玫面粉550克、豬油500克、黃油300克、牛油200克納盆,揉勻后放入保鮮膜,搟成薄片,此時油脂會有輕微軟化,入冰箱冷藏至重新變硬。

3.
水皮包油心:
案板薄薄地撒一層面粉,放上松弛好的水皮搟成長方片,其長度應是油心片的三倍,并且比其略寬一點。取出油心片,撕掉保鮮膜,放在水皮中央。將水皮一端的面皮向中央翻過來,蓋在油心上,再將另一端的面皮也翻過來,這樣就把油心片包裹在水皮里。
4.
三折三搟:
將面皮旋轉90度,再次搟成長方形,然后像步驟3那樣將兩端面皮向中心翻折,變成長方片,包上保鮮膜,入冰箱冷藏松弛20分鐘。之后將面皮取出,再重復兩次旋轉、搟皮、翻折、包膜、冷藏的制作流程,最后將其取出,搟成厚0.3厘米的長方片,這就是制作蛋撻所需的千層酥皮生坯。

水皮包住油心,折疊后搟成長方片,再經過“三搟三折”,做成千層酥皮
黑芝麻500克入凈鍋炒香,盛出加清水500克一同放入攪拌機中打成糊,取出納盆,加牛奶500克、雞蛋250克一同混合均勻。
用大號模具在千層酥皮上扣出帶波浪紋的圓形片,放入小一號的蛋撻托,按壓整形,使圓片與托底完全貼合,倒入黑芝麻糊至七分滿,入面火250℃、底火200℃的烤箱烤制7分鐘左右,取出裝盤即可。

用大號模具在酥皮上扣出圓形片

將圓形片放入小一號的蛋撻托,按壓整形使二者完全貼合,倒入芝麻餡料,烤熟即成

紅糖鍋盔傳統的“紅糖鍋盔”餡料很簡單,就是紅糖+豆沙,如今將豆沙換成了各種干果碎,口感更豐富。造型上從小餅變為饅頭,讓客人感覺更實惠,每天能賣300多個。
1.紅糖500克敲碎,放入鍋中加清水200克微火熬2小時
(熬得越久越香)
,離火過濾后,放入白芝麻、花生碎、瓜子仁、核桃碎各80克(所有果仁均需提前干炒出香)、豬油60克攪勻成餡料,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2.開餐后取出餡料,每80克面皮中包入30克餡料,做成饅頭形,上籠大火蒸8分鐘,取出放入平底油鍋中小火煎至兩面金黃、起硬殼,每10個裝入一盤即可走菜。
1.餡料最好提前一天制作,放在冰箱冷藏一晚使其凝固,第二天用時更易包入面皮。
2.這道點心熱的時候最好吃,最好下單后再制作,從籠里取出后立刻煎制,外脆內軟的面皮夾著香甜的紅糖和香酥的果仁,味道最美。

1.韭菜末450克、姜末、蔥末各10克、五花肉末50克、鹽8克、白胡椒粉6克調勻成餡料。
2.取春卷皮十張,沿邊緣抹勻蛋液,每張放入韭菜餡料50克攤平,將春卷皮一折四變成扇形,下入六成熱油小火炸至金黃酥脆,瀝油裝盤即可。


陶陶居在每天上午與下午各選一個時段,把后廚的三位“天鵝酥妹妹”搬到店面一側的展示區,一人搟皮、兩人包制,忙碌而又嫻靜的畫面總會惹得行人駐足觀看,打響了知名度,點擊率也就更高了。 1.低筋面粉按每斤加豬油三兩、牛油二兩的比例和勻,再淋少許黃梔子水揉成黃色油心。
2.高筋面粉按每斤加黃梔子水三兩、豬油三兩、白糖80克的比例和勻,揉成水油面團。
3.將水油面反復折疊壓成光滑的面片,包入油心后搟成大片,拎起兩邊面皮折向中間成三層,搟成大片,再重復兩次折、搟的動作,然后改成7厘米寬的長方片。
1.取一塊長方形的酥皮面團頂刀切成厚1厘米的片,墊著撒滿面粉的棉布,順著直酥條紋搟成薄片,用環狀模具扣成圓片,包入適量鮮果榴蓮餡,捏成長橢圓形,然后用面刀切掉一側面皮,形成一個翹起的尾部,蘸蛋液后裹一層白芝麻,擺入托盤。









2.高筋面粉加水和勻,搟成厚為0.8厘米的薄片后用刀切成細條,然后用手彎成S形,捏出鵝頭的形狀,點上一個黃色小面球,放入烤盤烤熟。
3.鍋下寬油燒至五成熱,放入天鵝酥炸3分鐘至金黃成型,升高油溫至六成,繼續炸一分鐘即可撈出瀝油,擺入紙盞內,插上天鵝的頭頸,每兩只為一份即可上桌。
1.搟皮一定要墊在棉布上,防止面皮粘連砧板,破壞酥皮的紋路。
2.包好的橢圓形包子要用面刀切掉一角,形成一個翹起的尾部,這樣做好的小天鵝才會可愛哦。


以上介紹的這款榴蓮酥用油和面,且經油炸而成,雖然好吃,但含油量大,許多老人和正在減肥的女性都無法暢享,針對這部分食客的需求,楊禧制作出一款新型榴蓮包,用普通的包子皮代替油膩的酥皮,并用特制模具壓上榴蓮花紋,造型別致,一經推出就受到了食客的歡迎。
1.白糖100克加清水225克,輕輕攪拌至完全融化成糖水。
2.低筋面粉500克、吉士粉100克、泡打粉10克、酵母粉5克納盆,倒入糖水后揉成面團,入壓面機中壓成表面光滑的面片,置于室溫下餳發10分鐘。

低筋面粉、吉士粉、清水等揉成面團,入壓面機中壓成表面光滑的面片,餳發后搟至厚約3毫米
3.餡心制作:新鮮榴蓮肉10斤放入料理機中打成泥狀,加入白糖1000克、玉米淀粉40克調勻納盆,蓋上保鮮膜后入蒸箱旺火足汽蒸20分鐘。
4.將餳發完成的面片搟至厚約3毫米,用圓形模具扣出圓片,再用特制模具壓出表面凸起的花紋,放入榴蓮餡15克包成圓球生坯,收口朝下置于室溫下餳發約40分鐘
(這時的生坯按上去富有彈性)
,入蒸箱蒸6分鐘即成。




1.如果使用機器揉面,可將所有原料一同放入其中,這時應選用顆粒較細的幼砂糖,更易在揉面過程中融化。
2.低筋面粉筋度較小,制成面團后不用餳發太長時間。


打開蒸籠的那一刻,小編以為點了三個剛挖出來的土豆!其實,這是一款外軟內滑的土豆包。純土豆泥作餡,用加了吉士粉的面團制皮,使其蒸好后呈現生土豆外表的自然黃色;扎出幾個土豆眼,并巧妙地使其周圍分布更多“泥土”;最后隨意拍上一點可可粉,與土壤神似。這款網紅點心已在江浙地區的時尚餐廳流行過一段時間,現在小編挖來了原版做法,速來圍觀。 低筋面粉500克、白糖100克、吉士粉100克、泡打粉10克、酵母5克、清水225克入和面機攪勻成面團。
土豆蒸熟去皮捏碎,按照1斤土豆泥加入白糖50克的比例調勻成餡。
1.將和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揉勻、搓條后下成每個重約30克的劑子,搟成薄皮。
2.包入土豆泥餡,收口后先揉勻再搓成橢圓形,墊吸油紙擺在不銹鋼箅子上,用筷子頭蘸點可可粉在每只包子上戳三個洞,自然餳發1小時。

面皮內包入土豆泥餡

制成橢圓形包子生坯,用筷子頭蘸可可粉分別戳上三個洞
3.生坯入蒸箱蒸5-6分鐘,取出后用手拍上薄薄一層可可粉,每三只為一例裝入小籠即可上桌。


咨詢電話:
0531-87065151
18253197859(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