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與餐廳的關系,雖然大多數餐飲同行都希望回頭客生意,但現實中的行為,卻總是在做“一錘子買賣”的事情!也就是說,對于大多數餐廳而言,他們的絕大多數用戶都是來過一次,就不再回頭消費,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說“一錘子買賣”并不過分!
那么,如何才能經營好用戶,讓他們更容易記住我們餐廳,然后增加回頭復購的概率呢?網絡里也有不少這樣的文章!我這里就不再重復,今晚的日志,給大家分享一下與之相關的東西,也就是餐廳應該從哪些環節,可以增強用戶對餐廳的記憶?也就是那些關鍵時刻(MOT)。
事實上,消費者與餐廳的關系,一切都關乎“體驗”兩個字,《餐飲講義》課程里我反復提及的“峰終定律”,其實就是針對整個接待流程里的中間某環節和結束環節,做深度的差異化體驗,因此,我們今晚來看看,餐飲消費里,有哪些關鍵節點:
1、到店前的體驗:消費者在還沒有到店消費前,其實就已經對餐廳有體驗了,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眼見”:也就是從各種宣傳上看到的圖文或者視頻信息,對餐廳所產生的好奇或無感等體驗;二方面是“耳聽”,也就是在朋友口碑傳播下對餐廳的認知。
2、預定體驗:有些消費者在決定要去一家餐廳,尤其是一家生意很火爆的餐廳前,會提前預定,要么通過電話,要么通過其他在線的方式,這個環節的體驗對于他們來說,也很關鍵,可能直接決定他們是否按預期到店。
3、門頭體驗:消費者不管是溜達路過,還是針對性的到一家餐廳,門頭的吸引力很重要,為什么去日本大阪的人,到了道頓崛,都會拍那只栩栩如生的螃蟹?就是因為大家都被這個門頭所吸引了,成為世界級的門頭,反之,有些餐廳,看了門頭就想掉頭走人,完全沒進去消費的欲望!
4、迎賓體驗:當消費者走向餐廳時,海底撈的服務標準時,必須微笑著小跑迎上去,詢問人數等基礎信息,不管嘴里說什么,消費者的感受就是“熱情”,因此,不管店里是否排隊,都應該有人在門口充當迎賓者,給予那些走向自己,或者路過自家門口的人,以不一樣的體驗,哪怕別人不進店消費,能因此多一份好感,也可能增加下次進店的概率!
5、排隊叫號體驗:如果餐廳需要排隊,切忌接待人員傲嬌神態外加一副死魚眼睛,別人愿意排隊就餐,這是餐廳應該感謝的事情,這個道理老板都懂,但那些在前面負責排隊的工作人員,很多都不合格,一副十分不耐煩的樣子,讓人生厭,在不停的給就餐體驗減分!
6、等位體驗:這方面海底撈照樣是業界榜樣,不管是以前的擦鞋,美甲,還是后面用超高清的LED屏,都是在給等位的客人以差異化的體驗,因為這個帶頭作用,很多排隊的餐廳,已經在跟進,比如北京的胡大門口,排隊的人隨時有瓜子磕,這是我每次去北京,愿意去排隊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7、叫號入店體驗:很多餐廳都出現叫號環節的沖突,那就是一些客人覺得自己被別人掐了位置,被不公平對待,極端的甚至怒氣沖沖的離開,很多排隊厲害的餐廳,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別人排隊很久,結果在臨進店時被氣得七竅生煙,這樣的體驗經常被餐廳忽略!
8、進店落座體驗:昨晚,我們走進成都一家老字號餐廳,因為比較晚,我們進去時,員工正在吃飯,當迎賓把我們領到座上時,我發現周邊幾張桌子上都是殘羹冷炙,地面也全是還沒清掃的餐巾紙和酒水殘渣,我想換個干凈點的位置,但整個一樓幾乎都這樣,這種不好的體驗太深刻,以后每次我去之前,估計都會浮現這種臟污的場面!
9、點餐介紹體驗:點餐環節,傳統點餐時,員工一般會給客人介紹菜品,引導客人點餐,現在流行掃碼點餐,解放了員工,為此很多人吐槽說掃碼點餐沒了人情味,那么真的如此么?這個環節如果真的讓消費者體驗不好,那就需要調整,但如果不影響體驗,甚至體驗更好,那就需要發揚,甚至強化!
10、注冊引導體驗:未來的餐飲,一定要深度運營自己的會員,而運營會員的前提,就是需要知道客戶的相關信息,這也是掃碼點餐現在橫掃國內餐飲市場的原因,這也是大勢所趨,那么這個環節,如何讓消費者體驗更好?避免因為填寫手機號碼等帶來的不爽和吐槽,這些都是餐廳運營時,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未完待續……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