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作者|云搖

    來源|金錯刀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沙縣小吃!

    這家土里土氣看似毫不起眼的小店,早已經遍布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小吃NO.1”!

    沙縣小吃如今在全國有近9萬家店,是肯德基的5倍,麥當勞的10倍。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沙縣小吃全國分布圖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麥當勞全國分布圖

    可以沒吃過肯德基和麥當勞,但只有吃過沙縣小吃才算是一個合格的打工人。

    而且沙縣小吃不僅在中國火,2018年,開到日本后,店內兩層近 40 個座位瞬間坐滿,日本民眾頂著烈日排起長隊,堪比網紅奶茶店。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不僅僅是日本人民,對沙縣小吃的熱情,誰都比不過美國人民。

    沙縣小吃開到美國后,開業第一天,僅僅營業了 3 個小時,就被搶購一空,被迫關門。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而且和老干媽一樣,我們看來很low的沙縣小吃,在國外屬于高端餐廳,拌面3美元,蒸餃6美元。

    在葡萄牙,當地的經理說,沙縣小吃屬于中高端餐廳。

    20幾年來,看似平平無奇的沙縣小吃,早已經暗暗成長為小吃屆的王者。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最土的小吃店

    門店卻是麥當勞的10倍

    沙縣小吃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土。

    無論是時髦的大都市,還是小縣城,沙縣小吃的招牌都是大紅大黃配色,幾個大字配上貪吃豆的logo,就能開門營業。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而最開始的沙縣小吃比這還土。

    四根竹竿,撐一塊塑料布,兩個煤爐,伴只扁肉鍋,就是沙縣小吃的雛形。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最開始的沙縣小吃,是救命稻草般的存在。

    1992年,躲債在外的鄧世奇在廈門擺了個路邊攤,僅有一塊斑駁的小黑板,上書歪歪扭扭的四個大字:沙縣小吃。

    他給小攤的定位是:一元吃飽,三元吃好。

    因為便宜又好吃,小攤很快就火爆起來,一碗拌面賣1塊錢,1天賣三四百碗。

    后來他湊錢開了第一家門店,沿襲一元進店,3元吃飽,8元吃好的特色,很快就得到了附近工人們的青睞,雖然便宜,但流水量大,每天能賣五六百塊。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短短幾年,他就在廈門開了4家分店,這事傳回村里,大家紛紛效仿。

    畢竟在貧困的山村里,除了種地,做點小吃幾乎是每家每戶的拿手活,很快,更多的沙縣人背起鴛鴦鍋拎著木槌,奔向城市。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那個時候,賺到錢的沙縣人回到家鄉,還債的還債,蓋房的蓋房。

    當時也不辦理證照,開小吃店的門檻極低,工商局抓到只罰款 500 元,并不妨礙經營。

    沙縣小吃開始了野蠻生長。

    在 20 世紀 90 年代,福州城里最多時有 2000 余家沙縣小吃。

    福州市場飽和后,村民們開始往閩南廈門、泉州、漳州等地擴張,最后迅速占領省內市場。

    后來沙縣小吃更是迎來了后臺最硬的爸爸——沙縣政府。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沙縣小吃成了正兒八經的國企。

    1997 年,為了推廣沙縣小吃,沙縣政府成立了“小吃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小吃辦”,為沙縣小吃的發展保駕護航。

     

    除了小吃辦,沙縣政府還在全國有 29 個城市設立了沙縣小吃駐外聯絡處。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新人不會找店面,聯絡處會指導;新人上崗,政府培訓;店面有糾紛,聯絡處會調解。

    聯絡處,成為沙縣小吃的情報中心。

    除了出力,政府還出錢。

    2004 年沙縣小吃打入上海市場時,開一家店,縣政府補貼 1000 元。2007 年,沙縣小吃打入北京市場,前 100 家店,每家店鋪補貼 3000 元。

    在全沙縣人的努力下,沙縣小吃快速向全國擴張。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沙縣小吃,“窮人”的深夜食堂

    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沙縣小吃開遍全國的最強武器,就是四個字:“大眾路線”。

     

    有知乎博主說:沙縣小吃,就是窮人的深夜食堂。

    吃沙縣小吃的人,很多就是吃不起麥當勞肯德基的人。

    比起其他快餐店動輒幾十甚至上百的價格,沙縣小吃大部分的產品都只要幾塊錢。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憑借產品單價10元左右的價格優勢,抓住了數量龐大的消費群體。

    沒有收入的學生、外出打工的體力勞動者,乃至寫字樓里工作的中產階級,都是沙縣小吃的常客。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能以很低的價格,就能吃到一頓熱氣騰騰、營養美味、口味多元的飽飯,是對一天辛苦勞作的最大慰藉。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沙縣小吃在全國各地,承襲了本地經營到深夜的習慣,到了北方,門前的燈十一二點依舊亮著。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對勞作良久、剛剛下工的人們來說,沙縣小吃才是窮人的深夜食堂,是一個城市的歸屬感。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那沙縣小吃憑什么能賣這么便宜呢?

    主要是沙縣小吃幾個爆款產品的獨特搭配。

    一個樣式的菜品可以既可深加工,又可組合銷售,產品之間相互搭配,提高菜品的豐富程度,還能降低食物的壞品率。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比如,一口大鍋里煮上50個鴨腿,可以做成鴨腿飯、鴨腿面、鴨腿粉,顧客進門幾分鐘就能熱騰騰的端上來。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批量化生產的同時還能兼顧多樣化品類,實現控成本與提利潤的雙重目標。

    沙縣小吃能走向全國還有一個原因是:口味本土化。

    很多吃過沙縣小吃的人都說,不同城市的沙縣小吃味道不一樣,這是因為沙縣小吃會根據地方調解口味。

    魯菜偏咸,青島的沙縣小吃便多放鹽;滇菜嗜辣,昆明的沙縣小吃里常加紅辣醬。

    有些店除了扁肉、蒸餃等地道沙縣小吃外,還賣炒菜、炒飯等食物,所以沙縣小吃在進入新市場時,總能在最短時間克服水土不服。

    沙縣小吃能夠快速鋪滿中國,除了本身的口味和價格,還在于其開店的門檻低。

    很多人疑惑,為什么大部分的沙縣小吃都是夫妻店,很多都是老公下廚,老婆收賬。

    很多學歷不高的務工人員,投入個5、6萬,就能在學校、社區等人流較大的地方,開個24平的小店。

    這個模式容易復制,在福建可以開,在長沙也可以,在北上廣深也可以。

    所以沙縣小吃“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并不是口號而已。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20幾年不漲價

    就是它最好的服務

    有人喜歡沙縣小吃,也有人吐槽它。

    人們對沙縣小吃最大的吐槽就是服務不好,飯菜口味不穩定。

    其中最狠的是,在消費升級的今天,沙縣小吃已經配不上現在的消費者了。

    確實,現在消費升級的呼聲越來越高,人們對食物追求精致,對價格的要求也不那么敏感了。

    很多裝修豪華,餐品精致,花樣服務,價格奇高的網紅餐廳成了人們的新寵。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很多以平價,親民發家的餐飲企業也開始沖擊高端市場。

    像以平價小火鍋起家的呷哺,裝修越來越像網紅快餐店。

    內部裝修一改原來的流水線風格,加入了更多文化元素,試圖從原有的快餐向輕正餐過渡。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2016年,呷哺還推出了高端品牌“湊湊”,對標海底撈,進軍高端市場。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呷哺的這些努力中,湊湊在適應市場,寄托了呷哺去低端化的希望,但消費者買單嗎?

    如今的呷哺被吐槽的最多是,平價火鍋之王,不再平價了。

    幾年前,呷哺的小料還是4元一位,底料2元,人均30就能吃飽。

    而現在鍋底從4元到6元、9元,特殊的更是要16元,不斷挑戰消費者的底線。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呷哺成功的底層邏輯是快和價格低廉,一旦打破這個邏輯,即便再怎么說品牌升級,消費者也不那么容易買單。

    還有之前火到經常排隊的意式餐廳巴貝拉,在剛剛有大批顧客的時候,就開始漲價以凸顯自己的風格。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但本來三流的口味,非要給自己定位米其林的價格,最終消失在市場上。

     

    與他們不同的是,薩莉亞餐廳,從一開始就靠十幾元的意面,三十元的披薩圈粉,如今二十年過去了,價格仍然沒變。

    便宜又好吃成了薩莉亞的靈魂標簽,牢牢地印在顧客腦海中。

    而沙縣小吃同樣如此,很多人說沙縣小吃沒有服務,可刀哥覺得,能堅持二十幾年不漲價,就是沙縣小吃最好的服務。

    畢竟沙縣小吃從一開始就定位鮮明,低價就是他的強價值錨。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還記得年初狗不理被罵上熱搜,作為一家百年老店,為什么會引來那么多罵聲呢?

    因為狗不理一開始是一家親民的,正宗的,價格實惠,面向普通大眾的包子鋪。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本來1塊錢的包子,非要賣到幾十塊錢,消費者怎么可能買單。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顧客也不是傻子,同等價位完全可以選擇更高端的餐廳。

    沙縣小吃確實有很多不足,產品單一,口味多變,服務粗糙,環境簡陋。

    但能堅持這么多年不漲價這一點,就足夠讓更多的“打工人”走進他的店里。

    就像網友說的:沙縣小吃店面雖小,也不夠華麗,但他們始終保持著統一的裝修風格,相對統一的消費價格,總有沙縣的氣息。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吃老本的老字號沒有未來,守初心的小吃店卻能暖人心。

    畢竟,市井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高薪店長養成計劃》-4期班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1月19號-3月9號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線上課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年賺500億,這家農民開的小破店,憑什么火了20年?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674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月21日 19:05
    下一篇 2021年1月21日 19:0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