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一個朋友給我留言,說她要離開餐飲行業了,與她交流完以后,我心情很矛盾:基于對這位朋友個人,我非常替她高興,因為她非常有優秀和能干,在其他行業反復證明了其能力,離開算是脫離苦海;基于對我們餐飲行業,我又非常難受,因為能力如此優秀,同時又很認同餐飲行業的高精尖人才,目前卻不被我們這個行業所“容納”!
我這位朋友和我一樣,看好餐飲未來的增長空間和發展勢頭,因此上一份工作結束后,在獵頭公司引薦下,到了一家餐飲企業當高管,這家企業旗下有幾千家門店,業界非常有名,當她告訴我這個情況后,我曾經好心提醒,一定要注意幾個方面,如果那幾個方面企業做不到的話,建議她盡快抽身離開,避免浪費時間!
現在看來,應該是被我說中了,所以她選擇離開,在我看來當然是明智之舉,發自內心的替她高興,因為在餐飲行業,只要懂基礎邏輯,很多結果其實就擺在眼前,只是很多人要么看不到,要么看到了,卻并不相信,認為自己有能力“逆天改命”,最后被碰得頭破血流時,才最終選擇接受!
這幾個月,經常有其他行業的人來向我請教餐飲行業的事情,每次深度交流后,他們都不解,為何餐飲是這個樣子?我嘴里的餐飲現實,與他們所看到的餐飲,或者他們在其他地方聽到的餐飲差異如此之大,每次我自己也很無奈,因為我也認為餐飲不應該如此,這個行業理應更好,應該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進來!
但遺憾的是,餐飲行業的從業者,整體而言,不僅沒有資產觀(這個話題以后再講),也缺乏人才觀:一方面每個發展中的餐飲企業主,都在為人才匱乏叫苦,到處尋覓人才,甚至為人才不惜耗費重金(比如到其他餐廳去高薪挖店長),但另一方面,卻又對主動找上門的人才視而不見。
為什么會這樣?
究其根本,就是餐飲行業缺乏人才觀念!對行業真正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缺乏系統性的認知和了解,談到人才時,大家主要停留在現象層的“有用性”,比如有人把餐廳的營業額高低,作為評價店長是否是人才的標準;比如有人把招商數量當成人才標準;比如有人把管理人的數量,當成人才標準!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其實還是在我們餐飲老板身上!我在餐飲行業已經12年,加上我喜歡研究和分析餐飲案例,所以思考得相對多一點,根據這些年的經歷,我覺得,餐飲老板在當前缺乏人才觀,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不相信必然性,相信偶然性。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當前的很多知名餐飲品牌,都不是遵循了某種必然性的結果,而是相反,是在創立之初,因為撞對了某種偶然性因素,也就是我每一次課程給大家所分享的第一張圖:一個人面對完全相同的十扇門,每次開門都是拼運氣!
所以,在那些因為偶然性因素而崛起的餐飲老板心里,他們并不太相信必然性,而對偶然性的東西很信服,基于這個原因,在有管理型人才提出一些必然性的東西時,這些老板內心其實并不認同,即便是認同,可能也只是口頭和表面認同,而并不真當回事!
其二、不相信長期生意,抓短期收益。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餐飲行業的淘汰率太高了,不僅是新店的淘汰率,很多老品牌也在不停的淘汰中,因此,對于市面上大多數做餐飲的人來說,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周邊商鋪在不停的更換,餐飲生意的壽命越來越短,而不是越來越長!
所以,很多老板已經不相信什么長久生意,覺得那是不可控的,與其去追求那些不可控的東西,不如好好抓眼前利益,在這樣的認知前提下,哪怕老板和企業以高薪引入一個優秀的人才,其實,他們并不想要他們來幫企業做長期規劃,而更多的是希望對方帶來當下收益的增長,比如入職就能帶幾十個加盟商進來最好!
其三、不相信規劃,更相信感覺。這方面,我感受更深,我的《餐飲講義》課程,目前受眾一大半都來自于省外,而四川省內的餐飲從業者,即便是知道我有這么一門課程,也不會產生聽課的欲望,甚至還嗤之以鼻,因為在他們眼里,我無非也就是個在2012年撞對了移動互聯網這道運氣之門而已,能講出什么東西來?更何況我還只有一家店!
確實,豪蝦傳能崛起,是因為撞對了2012年微博的這扇門,但之后的每一步,其實都是有規劃,是深思熟慮后的選擇,畢竟,我在2013年前后和2016年兩次面臨加盟商蜂擁而至的情況,都做了我認為合理的選擇,到現在回頭來看,事實也證明了每次選擇都對了,豪蝦傳一直在保持正向發展。
我不相信表層的現象和感覺,我更相信本質和邏輯,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不管是單對單的私人分享,還是一對多的課程分享,我主要是分享餐飲的基礎邏輯,而幾乎不講從業經驗,但遺憾的是,目前行業內絕大多數同行都相信感覺和經驗,而不相信規劃和邏輯,因為缺乏基礎認知,所以對之嗤之以鼻!
也因為這個原因,即便是一個企業引入了其他行業的優秀人才,結果會在給企業的未來發展做規劃時,面臨嚴重的認知沖突和選擇分歧,并且,最后基本都是以餐飲人取勝,而跨行進來的人要么垂頭喪氣的選擇離開,要么忍氣吞聲的選擇妥協,最終被餐飲這口大染缸,染成了各種顏色,而失去了他們原來的顏色!
基于上述三方面的原因,餐飲行業目前面臨的人才問題,短期內其實很難有所改變,尤其是那些已經到了一定階段的餐飲品牌,這方面的問題會更嚴重,企業的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企業缺乏合理的人才觀,不僅不可能引入優秀的人才帶領企業再攀高峰,而且,內部也不可能有優秀的人才成長起來!
對于餐飲的未來,跨界打擊的全新企業組織將成為必然趨勢,比如瑞幸:完全不鳥你傳統生意怎么做,一上來就規劃好了每一步,然后圍繞目標倒推出每一步工作進度和節奏,即便是遭遇了全世界臭名昭著的財務丑聞,對組織和門店生意幾乎沒造成什么影響,企業還能繼續生猛發展!!
所以,整體缺乏人才觀,這是我們餐飲行業當下的現狀,受限于從業者的認知和行業發展階段,短期內這樣的現狀還很難有效改變,所以類似我這位朋友這樣優秀的人,如果進入傳統餐飲企業,結果多半是失望的離開,對雙方來說,可能都是好事,但這樣的現狀一定會被改變,不被我們餐飲人自己改變,就會被跨界的優秀人才從源頭去改變!
拭目以待吧!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7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