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老板,這個東西不要忘記買 | 開店筆記

    昨天案例中老板有個糾結必須要說一下,就是要不要招個員工的問題,文中他提到了兩次,可見老板自己也很矛盾。

    開店在一個人可以搞定的情況下,要不要招個員工呢?答案是確定的,肯定要招,像這位老板的情況,甚至應該招兩個。

    這么明顯的問題,其實困擾了很多老板。我遇到過很多老板問我招員工的問題,甚至給過建議之后一兩年,老板還是沒有招人,直到店鋪關門倒閉。

    老板們在糾結啥呢?他們認為店里自己一個人可以搞定,能搞得定為什么要找別人呢?再一個,招個店員就意味著成本提高,本來就利潤微薄,付掉員工工資自己就沒有利潤了。還有老板會擔心員工學會技術之后就跑了,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員工,給別人做了嫁衣。

    據我自身的經歷,身邊觀察到的案例,社群里老板的案例,店里只有老板一個人的,往往走不長久,要不干到后面不賺錢,要不賺錢也覺得太累了,最后放棄。

    我們先來看一個公式:凈利潤=營業額-人工成本-其他。想要凈利潤越高,就必須提高營業額,或者降低成本,這個道理幾乎所有老板都懂。但是還有一個公式很多老板會忽略,就是營業額=人工數量*人效。人效是指每個人平均每天的營業額,一般是通過這個指標來判斷一家店員工多了還是少了,也可以判斷哪個人表現好,哪個表現差。

    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如果你想提高營業額,最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員工數量。理論上講,人效一定的話,增加一個員工就可以提高一倍的營業額。一般來說,一個確定的實體店,因為周圍市場潛力確定,門口人流確定,店里產品確定,員工激勵確定,那人效就基本確定。

    想通了這個事情,我們往往不會把員工單純當作成本和負擔,更應該看作資產,資產的屬性就是會創造財富,而不是僅僅消耗。

    這是對員工的定性。店里只有一個人死都不愿意招員工的老板就是內心里覺得員工就是負擔,給自己創造不了價值。

    再從分工的角度來看看,一個店有些事情天生就是應該老板做,員工做不了,員工如果能做,他們就自己去開店做老板了。比如營銷,比如顧客關系維護,比如策略性的調整,戰略性的轉向,比如定價,比如流程的梳理,比如對外關系的維護,比如競爭對手的考察,商圈的考察,顧客需求的調研。。。這些事情如此重要,需要耗費老板很多時間和精力,以至于小事都要交出去給店員搞定,自己騰出時間做更重要的事情,更能創造價值的事情,更能決定一個店生死的事情。

    案例中的老板,自己一個人忙不過時,直接導致了結伴來的顧客流失掉。如果你出去發張單子都要關門,重要的事情當然更沒有時間去想去做。

    從現實的角度上看,員工進來后一般是要45天后成本才會產生,因為基本都是下個月15號發工資,這45天時間員工創造的價值加上老板多出時間做重要事情創造的價值大概率是可以覆蓋掉員工工資的。老板花錢買店員的時間實際上是很劃算的買賣。

    老板其實在做兩個生意,一個是提供產品和服務,解決顧客的問題,顧客付錢;一個是購買時間原材料機器設備解決自己問題,自己付錢給別人。沒有店員等于你少買了一個東西,效益當然不會高。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點擊鏈接: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1,我開第二個店時的全過程分享,頂層設計開店理念的詳細闡述,有近500頁的經驗總結。

    2,每天社群成員的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回答社群成員的各種疑問,這3年已經有兩百萬字的沉淀,涉及到開店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開店人的巨大寶庫。

    3,認識同行和非同行的開店創業者,提供靈感,找到商機。

    4,讓你找到組織的感覺。這是一個接地氣的社群,大家分享開店創業心得和故事,不作。在這里相互激勵和鼓勵,找到草根開店人的前進力量。

    5,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方便成員們自由交流。

    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點擊: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770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2月2日 21:18
    下一篇 2021年2月2日 21:1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