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燕壹品
是家主打閩菜的餐廳
在滿足自己味蕾的同時,那獨有的煙火氣息更讓陳燕流連忘返,于是她暗下決心,
要把龍蝦店搬到福州
。
油燜、清蒸、蒜蓉、辣鹵四種做法
;因為名字中帶有一個“燕”字
,她為小店取名為“燕壹品”
……在陳燕馬不停蹄地忙碌下,餐廳漸漸有了雛形。
,當時正值小龍蝦上市期間,陳燕嚴選每只8錢以上的潛江大蝦,搭配地道的湖北做法,讓來店就餐的食客覺得實惠、過癮又美味;再加上這個品類在那時的福州仍屬藍海,當地幾乎沒有同類餐廳與之競爭,因此“燕壹品”很快便成為了高流量的網紅餐廳,火爆程度令人咋舌——在陳燕沒有找任何推廣團隊的情況下,一些美食自媒體開始自發進行拍攝宣傳,店內的蒜香小龍蝦在他們報道的“盲測”中脫穎而出,口味高居整個福州市的第一位;
店內一般從下午5點營業至凌晨1點,有些食客4點鐘就開始在門前排隊等位,僅僅8小時的營業時間,日流水高達5萬元
,當年6月中旬世界杯開幕后,食客們更是聚集到店內一邊吃蝦一邊看球賽,
日營業額很快便突破了7萬元!
9月
,隨著原料慢慢下市,食客對小龍蝦的熱情開始漸漸轉淡,
客流量呈斷崖式下滑
,無奈之下,陳燕讓師傅增加了幾道武漢當地的特色菜,但由于口味太過咸辣,讓吃慣了清鮮原味的福州食客難以適應,因此即便陳燕幾次調整售價,卻依然無法挽救生意下滑的狀態。眼看前幾個月掙到的錢幾乎要被虧完,陳燕當即決定暫時關閉餐廳,尋找新的出路。
醉排骨、荔枝肉、淡糟螺片等傳統福州菜肴成了店內的主角
,相比之前貨源品種較為單一的小龍蝦,備餐時需要準備的食材數量成倍增長,為了給食客呈現更好的味覺體驗,陳燕規定后廚不用凍品,但由于暫時還沒找到供應商,她只能親自開車外出采購。
她決定差異化經營,將主要消費群體設定為40歲以上的本地食客
。
吸引了很多年過花甲的爺爺奶奶前來就餐,也成功為餐廳“網羅”了許多周邊社區的家庭聚會訂單,每逢節假日,店內包間通常需要提前一周預訂。
老酒、紅糟和蝦油
。
我認為“主料好、調料少”也是福州當地菜的烹調思路之一,原料優質一分、新鮮一分,烹調時即可少加一分調料,僅保留原香便已足夠美味,例如我店里的
芋鴨
,主料選用生長期為一年的散養正番鴨,肉質既嫩又香,與產自福鼎的檳榔芋頭一同入蒸箱加熱,前者析出的“鴨露”
(指番鴨經過干蒸后析出的湯汁,可用來煮線面和粉干,非常鮮美)
便能充分滲入粉糯的芋頭中,咸鮮回甘,香氣逼人。
特色菜蝦煎
,選用每只重20克的新鮮大明蝦,制作時僅加鹽、味精和白胡椒粉,不添蔥姜水、雞蛋、淀粉等,鮮美的味道和軟嫩微彈的口感遠非市面上一般的蝦餅可匹敵。
芋鴨
鯧魚兩面打十字花刀,表面拍一層淀粉
豬腰打麥穗花刀
(一份量)
:
此菜追求鮮嫩的口感,倘若廚師掌握不好拉油的火候,就會使食材流失過多水分,因此我們制作時只焯水、不拉油。
,一是煮,將其放入蛤蜊湯、鴨湯或牛雜湯中加熱制熟,口感彈韌、滑爽;二是炒,常見調料為糟菜
(閩清縣的特產,將大芥菜改刀后曬至七成干,搭配糯米酒糟、食鹽等拌勻,放入酒壇中腌制發酵而成)
、紅糟泥等,成菜香味撲鼻、鍋氣十足。
(即膏蟹)
或龍蝦,因此動輒能賣出三五百元的高價。
白菜入鍋翻炒,調味后下入蟹鉗、蟹蓋、蟹塊
淋福建老酒
,調味后下青蒜段
炸好的原料與排骨汁、蒜末充分拌勻
點擊圖片,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付款后請及時添加小盈盈(ID:18963082176),并提供你的姓名電話收貨地址,以便我們盡快發貨~

微信掃描二維碼,付款后請致電
18963082176告知收件信息。
咨詢電話: 0531-87065151 18963082176(小盈盈)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精彩菜品!
原創文章,作者:大廚微閱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