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本文約3627字,燒腦時間17分鐘,筷玩思維記者陳敘杰發于邢臺。
據內部人士稱,德克士正為IPO做準備,首次募股資金在8億美元左右。且不說德克士的資本購買力有沒有8億美元,就單說德克士能不能好好讓這筆錢升值都是個問題。
德克士目前就像漢堡中的一片夾心蔬菜,從品類呈現的角度,看起來它確實是進入了漢堡這個大集體中,實際從消費行為來看,當顧客拿起漢堡準備咬一口的時候,大多夾在其中的蔬菜都可能會掉下來。而拿起這個漢堡準備咬一口的就是漢堡品類中的雙雄,麥當勞、肯德基早已在2020年就發力德克士、華萊士的大本營:下沉市場。
實際德克士的處境并不僅于此,不僅僅是麥當勞、肯德基們的包抄圍城而已,在下沉市場,即使不談漢堡品類的下沉霸主“華萊士”,我們還看到炸雞界的絕代雙嬌“叫了個炸雞”和“叫了只炸雞”以及雞排界的明星“正新雞排”,它們早已推出了屬于自己的平價漢堡且更受下沉消費者歡迎。
圍城之下,何方有德克士的破局之路?兵法說:用兵之法,五則攻之,少則能逃之。德克士有2200多家門店,肯德基有8100多家門店,麥當勞有3700多家門店(第三方數據,并非100%精準),有趣的是,麥當勞和肯德基的門店總數剛好是德克士的5.4倍之多。五則攻之,少則能逃之,如果說一二線及下沉市場都是圍城,那么德克士還能到哪兒去?
“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犬吠于天上,雞鳴于云中”,這是《淮南王書》中的故事,更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源頭,同樣的,一人不安,則全家不寧。
要說夾縫生存,這可不單單是德克士一家企業的事兒。德克士有好幾個小伙伴,如做方便面的康師傅、開餐飲店的康師傅私房牛肉面以及早前有20年合約的全家便利店等。
據公開資訊可見,由于系列糾紛,日本全家便利店于2019年單方面宣布與頂新(德克士大老板)終止合作,并將之告上了法院(日本全家與頂新集團在2000年左右簽署品牌授權合作,共同在中國市場開設全家便利店)。

據最新消息,法院宣判日本全家敗訴,但頂新與全家的合作也已然到期,兩方不愉快的背后更是意味著頂新需要新的盈利來源。
但局面并不明朗,康師傅方便面業務近些年早已停滯不前且持續下滑,味全則在“伊蒙光”等奶企的圍剿下艱難求存,康師傅私房牛肉面更是運營多年未有榮光,這就導致整個頂新集團都將目光往德克士的方向凝視,那么,德克士的IPO會成為頂新騰飛的新開端嗎?
如果說頂新對德克士的凝視是姨母笑容式的發展壓力,但是麥當勞、肯德基們對德克士就沒那么友好了,它們發出的可是死亡般的凝視,堪稱美杜莎之眼①。
在筷玩思維(www.kwthink.cn)看來,不怕成長途上是否有美杜莎之眼,就怕自己身上有阿喀琉斯之踵②。顯然,每個品牌身上都必然有一定的弱點,只不過就看這個弱點夠不夠致命罷了。
1996年,頂新收購德克士,由于德克士門店發展的落腳點選在了西南,錯開戰略的優勢讓德克士瞬間成為西南漢堡消費的一道榮光,正是市場在前給了德克士謎一樣的自信,才導致德克士在后有了有如鬼魅般的敗局。

此時正是肯德基、麥當勞兩軍交戰打得最兇的時候,看到同伴們的步伐,同樣有著“外國”背景的德克士一下子就有了發展目標,它打算緊跟有漢堡大哥之稱的肯德基開店。
別人跟隨是為了做小弟,先跟著大佬喝喝湯,但德克士顯然一來就要做第一霸主,且試圖力壓大哥一頭,無論肯德基開在哪里,無論肯德基門店所在的位置有多昂貴,肯德基敢在核心商圈開個200平米的大店,德克士就敢在肯德基旁邊開400平米以上的超大店。由此看,所有的恩怨情仇并非無緣無故,因果都是自己造的。
總之,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把火要夠狂拽,二把火要夠炫酷,三把火要夠屌炸天。
在這期間,由于肯德基只關注麥當勞,大佬們的戰略忽略給了德克士歲月靜好的錯覺,殊不知麥當勞在前線幫德克士擋住了太多的殺氣。在這個空擋期,德克士一下子就殺進了多數省會城市的核心地段。
但是,德克士終究不是麥當勞的人,麥當勞也沒有打算收德克士這樣的小弟。拿著屠龍刀的金毛獅王正和手握倚天劍的滅絕師太在論道,豈容他人空手在一旁窺視?二虎相斗,赤手空拳的書生哪有撿虎的道理?肯德基和麥當勞兩位(中國)負責人相見,他們決定先清場再戰它個三千回合。
你有你的三把火,我有我的千年冰。兩位Boss從房地產下手,對于好的物業,他們是能買的就買、不能買的就商議給流水抽成,反正麥當勞、肯德基的生意一直不錯,流水抽成更得房東們的芳心。
此舉看似輕描淡寫卻炸翻了漢堡界房東們的“朋友圈”,這給房東們留下了開漢堡店賊有錢的意念,此時,所有一二線城市的房東們對德克士提出了另一個要求:“漲租、租金年付”。在這場混戰中,房東們的算盤打的很好,生意好的抽成勝于漲租,生意未知的就別抽成了,先漲它個幾倍的租金再說。

由于德克士在一線的門店更大,那么漲租的成本就更高了。此外,對于一線城市的核心地帶,房租本來就貴的嚇人,再一漲租,從業者可謂魂都沒了。
市場不利,錯誤采取上升戰略的德克士終于出現了億級虧損,時間仿佛回到了起源,不同的是,德克士出發坐的是飛機,兜里還有點閑錢,心里更有些凌云志,但回來卻買的是綠皮火車的硬座,卡上就只剩下負債了。痛定思痛的德克士只剩一條路:好好做自己的下沉市場。
時間轉到2000年,之前僅余數家店的德克士終于將門店數破百了,這就是一個漢堡兩種命運的故事。
小鎮F4之小四欲單飛重回一線?今天的德克士還能與當下的肯德基再戰三千回合不?
張無忌被打下了懸崖,卻“誤打誤撞”學會了九陽神功。德克士傾心下沉,早已榮登小鎮F4品牌之列,但隊列中,那些真正扎根下沉的蜜雪冰城、正新雞排、華萊士的門店數早已破萬,那又是什么原因導致德克士無緣“萬之寶座”呢?
是貴導致的體量問題,還是說一線之戰后的德克士已然沉穩如山?
實際并非如此,2013年,剛破2000家店的德克士在公開渠道(中國經濟網)表態,“德克士力爭2040年門店數突破25000家”,但是,從2013年發言至今,德克士的總門店數還停留在2000家左右,這也就意味著后續僅余的19年,德克士預計還要開出2.3萬家門店,平均每年要開的門店數近1200家。
所幸公開發言并非軍令狀,大家也就過過數字展望的癮而已。
蜜雪冰城的客單在6元左右,華萊士的客單在15元左右,正新雞排的客單在蜜雪冰城和華萊士之間,總體在10元-20元之間搖擺不定,我們暫且將正新雞排的客單定在其外賣起送的15元上。相比之下,德克士就厲害了,德克士的人均為蜜雪冰城、華萊士、正新雞排這三者之和,德克士的單人消費(無論是到店還是外賣)基本要以30-36元打底。

從人均客單價的角度來看,德克士早已和麥當勞、肯德基位于同一個價格帶。
這時候,戰局同樣有了一輪錯開,麥當勞、肯德基于2019年都同步了將發力下沉市場的決心,而德克士卻將核心投向了一二線城市。
麥當勞、肯德基下沉三四線的目的很明顯,它們在一二線多年運營,市場早已幾近飽和。德克士回歸一二線的目的也很明顯,下沉乏力,試圖回歸大戰場以找回屬于自己曾經的榮耀。這就意味著,無論是一二線還是三四線,德克士都必將陷入與漢堡雙雄、多雄們的貼身肉搏。
從戰略的角度,一個品牌要打開外域市場有兩個維度,其一是本地先稱王,之后就可以到外域打持久戰,如果先處其中,可以到其下,也可以到其上,但對于人均并不低的德克士來說,更低維的五六線城市實則給不了自己一個好的未來,它只能繼續往上走。其二是本地陷入困境,品牌繼續開辟新戰場以救急,如圍魏救趙④,比如說殺入一線,讓肯德基、麥當勞們打消下沉的決心。
那么,德克士是什么樣的境地呢?德克士確實是無法再下沉了,讓一群五六線城市的兒童、中年人、銀發族等去吃價格并不低的漢堡,這還真有些難度。

我們從一些三線城市的實際來看,德克士部分門店的(線上)折扣套餐居然有38個(包括部分一線也走了此路線),從5折到8.3折不等,一個門店/品牌上線的折扣套餐越多、折扣力度越大,這就可見其品牌競爭及競爭優勢的滑坡效應③。比如說同樣屬于小鎮F4的、門店數更多更密且人均更低的華萊士,又比如一些雜牌漢堡店、網紅炸雞店的步步緊逼等。
但對于圍魏救趙的說法,德克士也還沒達到這樣的高度。一來漢堡雙雄并不是那個任人揉捏的魏國,德克士也并非那個睿智的趙國,更沒有齊國這樣的優質盟友,重要的是,今時不僅不比當年,今時還比當年兇。
也就是說,并非德克士的前車困境將再現,而是今日更不比當年。
PS:為了方便閱讀,后期將文中涉及到的術語、概念的說明移到文章最后方。
①美杜莎之眼:希臘神話中蛇發女妖美杜莎的眼睛,與之對視的人會被石化。
②阿喀琉斯之踵:原指阿喀琉斯的腳后跟,因是其身體唯一一處沒有浸泡到冥河水的地方,這成為他唯一的弱點。泛指致命弱點。
③滑坡效應:泛指連鎖反應下的不利行為、一個缺陷必將帶來的無數多的連鎖缺陷。
PS:本篇文章未完待續,明天中午12:40我們將繼續推送《夾縫之下的IPO?為啥說德克士即使融到錢,結局也不太會好?》下篇,敬請筷玩的廣大讀者們持續關注。
喜訊:筷玩思維將于近日完成近千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境外美元基金領投),目前正在進行相應的工商和股權變更,這輪餐飲產業媒體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筆融資將在近日正式官宣,感謝數千萬讀者和300多位餐飲產業鏈客戶的陪伴和支持。
官宣:筷玩思維啟用“筷幫”品牌,正式推出會員成長體系。筷幫是什么?筷幫是筷玩思維面向全平臺累計300余萬粉絲推出的以資源導入為核心的會員服務品牌,旨在借助一系列的專屬組合特權與您建立更長期的雙贏關系,全方位提升和豐富您在筷玩思維全體系內可享受到的陪伴式成長體驗。
喜大普奔、限時特惠!現在成為筷玩思維會員僅需298元/年,太劃算啦!!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刻購買“筷玩思維成長會員”吧,無筷幫、不老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