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進入餐飲以來,我在這個行業已經12年了,前面十年,我用創業日志的方式,記錄自己在餐飲的全過程,日志總字數超過500萬字,算是自己餐飲經歷的一個見證吧,最近這兩年,日志數量驟降,一個原因是這兩年參與的餐飲項目,無法再像開餐廳一樣,事無巨細的全部寫出來,所以經常是“提筆”后又放下。
另一個原因更關鍵:那就是整個社會的傳播,都從圖文時代,進入到了短視頻時代,曾經圖文記錄的很多東西,現在都在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短視頻記錄如滔天巨浪一般,席卷整個社會的各個角落,從2018年抖音在成都爆發開始,我就用心研究過短視頻的傳播問題,并為之付出很多精力和時間!
但遺憾的是:我發現自己無法入門,自己在圖文方面所積累起來的經驗,在短視頻時代變得毫無用處;自己原本擅長的很多東西,都直接失效,比如:我寫文章喜歡“掰邏輯”,通過邏輯表達的方式,來詳細說明觀點背后的原因和理由,對我來說,“為什么”永遠都比“是什么”重要,我沉迷于探尋各種“為什么”!
可短視頻只需要“是什么”:大長腿,美女,帥哥,舞蹈,探店,美食,做菜,影視剪輯……,全都是觀點“直給”,即便是一些嚴肅的話題,也是觀點的表達,在追求快的過程中,大家只在乎觀點,符合自己認知就點贊,不符合就直接開噴,噴完就刷下一個觀點,大家對“為什么”既沒足夠的耐心,也不感興趣!所以,即便是很嚴肅的話題,也被弄得“花枝招展”!
這是我一直無法適應短視頻的地方!
也因為自己的這種不適應,所以我完整的錯過了2018年以來短視頻的所有“紅利”,如果不是微博時代和微信公眾號時代沉淀下來的回頭客,豪蝦傳的生意可能早在2018年就已經一落千丈了,也正是基于這個原因,我認為餐飲的不敗法門,就是找出那些“愿意反復掏錢買單的會員”,并好好的伺候好他們!
從2018年到現在,整整三年過去了,現在趨勢已經非常明朗:圖文時代正在成為過去式,短視頻時代必將越發的強大,那么擺在我面前的現實就是:自己作為一個想干一輩子的餐飲人,面對必然的趨勢,自己如何成為一個趨勢的參與者?而不要成為一個站在岸上說話的旁觀者?
為這個事情,曾經思考了很長時間,也反復咨詢過身邊很多視頻做得不錯的朋友,甚至身邊還有很專業的視頻內容團隊,但一直沒有找到切入點,究其根源,癥結就在我自己身上,因為我發自內心的討厭虛假的東西,所以天然的內心排斥“表演”,我甚至極端的認為,需要表演的,都是虛假的!
光是在這個問題上,我就至少糾結了大半年時間,自己無法突破這種心理障礙,所以在鏡頭面前就極不自然,內心抗拒情況下,做什么都會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朋友勸我用視頻號來講課,卻被我擱置的原因!
今天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接下來,我可能會開始啟用視頻記錄餐飲了,從圖文記錄到視頻記錄,原本是一念之間的事情,一個手機就可以搞定,但因為前面那些原因,我心理掙扎了整整三年時間,直到最近,甚至說直到今天,才徹底把這個問題給想明白,也可以說,直到今天,才真正找到我想要用視頻來表達的內容!
沒錯,就是今晚日志的標題:餐飲紀實短劇。拆開來看,是餐飲+紀實+短劇這三個詞:餐飲是主題,指我的視頻分享,全部是餐飲相關的內容;紀實是形式,指我拍的內容不表演,不吹噓,記錄餐飲的實際情況,該是啥就是啥;短劇是呈現,指所有內容都以5分鐘以內的短視頻呈現,短的可能只有幾十秒,最長的也不超過5分鐘!
老實說,我現在對于視頻傳播,還是一如既往的門外漢,也不知道自己現在來做,是否已經晚了,甚至,我也懷疑自己是否能做好這件事情,因為我身上不具備視頻傳播所需要的各類顯形元素,那為什么還是要這樣來做呢?那就是趨勢當前,必須去做!對我的挑戰在于:如何平衡“必須做”與“喜歡做”之間的關系!
從這個角度來復盤的話,以前之所以擰巴和放棄視頻傳播,根本原因,就是我雖然知道拍視頻是“必須做的”事情,但并不是我“喜歡做的”事情,所以一直啟動不起來!而現在我決定啟動拍視頻,原因恰好也在這里:我好想在“必須做”和“喜歡做”之間,找到了某個平衡關系,甚至,有可能可以把兩者很舒服的結合在一起!
大家可能好奇,我怎么把兩者結合在一起?請大家原諒哈,容我賣個小小的關子,我今晚再好好思考一下,明天再來給大家分享啟動《餐飲紀實短劇》背后的邏輯,唉,看嘛,這其實就是我最擔心自己的地方:表達任何東西,都不由自主的想完整表達邏輯,那視頻內容,是有效避免它?還是好好利用它呢?
明晚再給大家分享哈!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