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資數億、2年銷量增長3.4倍,“中國咖啡”的時代到了


    “從來沒有哪個地方的咖啡創新速度,像中國這么快。”
     
    剛剛過去的天貓超級品類日中,國貨咖啡的銷量占比又一次超過了進口品牌;
    魔都的咖啡館,每隔2個月就迭代一遍,億元級投資不斷加注新模式。
     
    毫無疑問,中國咖啡正在逐步掌握市場的話語權。
     
    “新咖啡時代”專題第4期,我們一起聊聊如何重新定義中國咖啡。

     

    “沒有哪個地方的咖啡創新速度
    像中國這么快”
     

    從2019年開始流行的創意咖啡,像一塊敲門磚,讓咖啡逐漸找到了中國消費者的口味密碼。

     

    特別是疫情過后,咖啡館創新速度驚人:

     

    “比如去上海探店,這個月去了,過2個月再去就完全不一樣了,新東西讓人目不暇接。”

     

    意大利咖啡大賽世界冠軍、CoCo Café主理人張仲侖感慨:“從來沒有哪個地方的咖啡創新速度,像中國這么快。”

     

    發源于上海的DOUBLE WIN,每5周就要上新一次,“創意咖啡的占比已經達到60%,超過了傳統意式咖啡。” 創始人禹超稱。

     

    很多咖啡品牌的產品結構已經變了,意式、美式地位開始動搖,咖啡變得像奶茶一樣口味豐富、選擇多樣。

     

    線上咖啡的變化更明顯。

     

    5月15日~16日天貓咖啡超級品類日大促中,國產咖啡的占比又一次超過了進口咖啡。

    天貓咖啡類目數據顯示:國產咖啡2020年比2018年翻了3.4倍,占比從27%提升到最近44%,在重點大促如5月咖啡超級品類日超50%占比。

     

    國貨咖啡,徹底改變了以往中國咖啡線上市場主要由國際咖啡品牌主導的局面。

     

    而且,中國咖啡正在創造新的產品和口味,來征服中國的消費者。

     


    中國味的咖啡,應該是什么樣?

     

    我們不妨從Dirty這個產品在國內的流行講起。

    Dirty,俗名臟咖啡、污咖啡,2019年左右開始在國內咖啡館中出現。

    dirty

    這種冰牛奶+熱濃縮的喝法,最早的起源已經無從考證。

    但真正讓Dirty流行起來的,是國內10萬家咖啡館,以及在供應鏈的推動下,冰博克牛奶、厚乳等產品成為Dirty的創新原料,從供應端到消費端形成了穩定產業鏈。

    如今,Dirty已經在菜單上和美式、意式三足鼎立,成為不少咖啡館的招牌,還衍生出了肉桂Dirty、桂花Dirty等新喝法。

     

    肉桂dirty

    Dirty只是一個縮影。中國人對于味道的創造力,開始在咖啡上大放異彩:

     

    1. 本土化的口味創意

     

    在上海,我喝過弄堂咖啡、紫米酸奶咖啡,聽說最近,Seesaw還和三星堆聯名,做了個“出土套餐”。

     

    出土套餐

    在北京,我采訪過做“北冰洋美式”的老板,見過捌比特把深烘的咖啡液和豆汁兒放在一起;在成都,有咖啡館把青花椒元素用到咖啡里,在杭州,Seesaw的爆款是西湖龍井美式;在大西北,甜醅子也和咖啡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2. 果咖的流行

     

    除了檸檬、橙子、西柚等咖啡常用水果,草莓、桃子、鳳梨、牛油果等水果也開始在咖啡中出現。

     

    所有被新茶飲驗證過的水果,都可以咖啡里重做一遍。

     

    3. 厚乳的升級

     

    拿去年流行的冰博克、厚乳來說,從2019年有這個苗頭,到2020年全行業流行,只用了不到1年時間。

     

    “如果在臺灣,至少要發酵2~3年才能推廣下去。” 意大利咖啡大賽世界冠軍張仲侖告訴我。

     

    4. 咖啡“奶茶化”成為常態

     

    DOUBLE WIN品牌首款風味飲品“檸檬葉冰拿鐵咖啡”,除了將檸檬葉的香氣融入咖啡中,還加了爆爆珠、寒天等小料,一上市便成為門店爆款,至今仍為核心單品之一。

     

    2018年,在CoCo café門店里,最受歡迎的TOP3產品是拿鐵、美式、珍珠拿鐵,其中增長最快的是就珍珠拿鐵。

     

    珍珠拿鐵

    咖啡的玩法也腦洞大開、不輸新茶飲。比如靠顏值出圈的蝶豆花拿鐵、靠趣味性圈粉的泡泡咖啡,還有今年特別火的斑斕葉咖啡、可以吃的咖啡杯。

    ——幾年前,也許還會有人說,創意咖啡不是真正的好咖啡。但現在,“一杯好咖啡”的概念已經被重新定義。

     

    對于很多沒有喝過雀巢,對精品咖啡也沒有崇拜的中國年輕人來說,他們的第一杯咖啡可能是Dirty,可能是果咖,可能是開進下沉市場的幸運咖。

     

    對咖啡的初體驗,決定了人們心中“一杯好咖啡”的標準。而豐富的產品選擇,讓中國年輕人不必被某一個品牌局限,也不必被意式、美式的概念束縛,這正是中國新咖啡的機會所在。

     

    “在咖啡市場上,誰先商業化,誰就可以定義。”華人首位意式咖啡國際賽冠軍莊宏彰說。

     

    當然,重新定義產品,只是定義“中國咖啡”的第一步。

     

     


    中國咖啡,需要重新“創建品類”

     

    我聽過一個說法,中國咖啡創業,應該是一個創建新品類的過程,而不是一個舶來的過程。

     

    星巴克的成功,就是一個創建新咖啡品類的故事。霍華德·舒爾茨為了讓美國人習慣咖啡的焦苦,在Espresso中加水,減輕苦和澀的口感,創新成了美式咖啡。

     

    同樣的,創建中國咖啡品類,要先創造出中國用戶喜歡的咖啡味型。

     

    現在市場上已經有幾種味型方向:

     

    1. “平衡偏甜”

     

    連咖啡合伙人張洪基曾表示:“數據告訴我們,中國90%以上的用戶不喝黑咖啡。”

     

    目前在3000多家門店賣咖啡的CoCo café ,總結出了“平衡偏甜”的味型,“通過產區拼配實現平衡的基礎上,改變烘焙曲線,突出追求咖啡本身的甜味,不管是果咖還是黑咖啡,都不會讓消費者覺得苦。”張仲侖表示。

     

    2. “Coffee is fruit”

     

    國內精品咖啡代表品牌之一Seesaw,已經用實際行動押注創意咖啡,堅持把咖啡本來的水果風味放大的“Coffee is fruit”理念,門店的創意咖啡點單率遠超意式、美式,成為招牌產品。

     

    3. 濃、重、厚、甜、鮮

     

    開店超過200家的幸運咖,研發總監告訴我,他們的產品味型是“濃重厚甜”。

     

    “濃指的是風味辨識度、重指的是口感飽滿度,厚是風味的延長性,甜就是入口快樂的甜味,未來還會會加“鮮”(健康、鮮感),通過水果類產品的加入,在呈現鮮味。”

     

    4. 咖啡調香

     

    “DOUBLE WIN沒有咖啡師,都是咖啡的調香師。“我們的產品嗅覺體現占主導,其次是平衡度和口感的表現,每款飲品均為新鮮食材的天然香氣,都可以被消費者記住。”

     

    總結一下:甜、鮮、香,是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咖啡味型新風向。

     

    這并不讓人意外。甜、鮮、香,本身就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形成的味型偏好。在中國茶的品鑒中,頂級茶葉的一個重要評判指標,就是是否有明顯的回甘。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顯示,“甜鮮”勝過麻辣,是近些年最受歡迎的味型。

     

    尋找味型,是創建品類的基礎。當味型確定后,咖啡種植、處理、烘焙曲線,小料、糖漿等,都會跟著味型走,形成一條良性穩定的產業鏈。

     

    咖啡的處理

     


    要找到屬于中國的咖啡文化

     

    推動一個市場不斷前進的因素無非兩點:

     

    一是供給,創意驅動下產品形態的突破;二是文化,新人群崛起帶來消費文化的變化。

     

    英式下午茶的文化,誕生了立頓、Twinings這樣的國際品牌,反向輸入到了中國這個茶文化原產國。

     

    美國向全球輸出了好萊塢流行文化,以及可口可樂、麥當勞、星巴克等一大批美式消費品牌。

     

    日本的咖啡商業根基,與其深入人心的便利店文化密不可分。如今,日本的便利店咖啡文化,已經傳播到了周邊多個地區。

    我們的咖啡文化,一直在尋找正確的姿勢。

     

    老上海的早餐鋪上,大媽大爺用大鍋熬煮、用勺子舀出來的咖啡,在幾十年前很普遍;多年前的海南,你會看到阿伯夾著拖鞋走到早餐檔,叫一杯幾塊錢的咖啡,一坐一整天。

     

    這種喝法,已伴隨第三波咖啡浪潮消失在了新時代。

     

    可以肯定的是,作為精英文化的代表,第三波咖啡浪潮所描繪的仍是西式的、中產階級的生活語境,與普通人的生活仍有距離。中國的咖啡文化,到底該是什么樣?

     

    首先應該是大眾的。

     

    Manner在資本市場收到的追捧(傳送門:Manner獲得新一輪數億美元融資,這是半年內的第3次),很大程度上因為其引領了中國平價咖啡文化的興起,讓無數外帶小店出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在中國這個大市場里,“親和力”是比“高級感”更大的殺器。

     

    其次應該是自由的。

     

    “咖啡是自由的,自由到可以放藤椒。咖啡館也是自由的,里面有什么應該是讓客人來決定。”浮白咖啡創始人王平說。

     

    也應該是放松的。

     

    經歷過多年的陣痛,我們發現,咖啡不應該是人們坐在一起、嚴肅點評的藝術品,它應該是為了讓人們放松而存在的休閑品。

     

    還要是好玩的。

     

    “對大部分中國消費者來說,咖啡豆的產地、品種、處理工藝不是那么重要,反而顏值、價格、好喝、好玩才是他們更關心的。這也是現在大家都在往創意咖啡這條賽道上努力的原因之一。”禹超表示。

     

    創意咖啡

    中國人的味蕾,已經吃慣了豐富的味道,不管是餐還是飲,都要創造變化豐富的東西。

     

    中國的咖啡文化,也不能是單調、固化的、依賴舶來的,而應該是誕生于民間、距離消費者更近的,要好喝好玩,還要變化豐富。

     

     

     

    這兩年,我們看到了云南咖啡的崛起、各地咖啡品牌的涌現,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真正去“享受”一杯咖啡。

    “新咖啡”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這也是我們寫作這組專題,來記錄這一商業進程的初心。

     

    連咖啡聯合創始人張洪基曾說:“長久以來,中國咖啡的從業者已經獲得了大量關于咖啡儀式感的收獲,但是這個品類并沒有給予用戶足夠的日常幸福感。如果無法培養用戶對于咖啡真正的喜愛和依賴,中國的咖啡創業走不通。”

     

    只有建立屬于中國的咖啡味型、形成大眾化咖啡文化,找到新的線下場景,形成產業鏈,中國的千億咖啡市場,才能從一個美好的幻影奔赴現實。

     

    未來5~10年,我們將迎來一個重新定義中國咖啡的時代,一個讓中國咖啡擁有話語權的時代。

     

    更多“新咖啡時代”專題文章,戳鏈接>>>
    門店接近5萬家!中國最大的咖啡生意,不在咖啡館
    增長超300%,90%門店盈利,中國“新咖啡”正在誕生
    新咖啡營銷拐點出現!靠打造IP,他年營收超千萬

    統籌|妮可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2021新引力新茶飲大賽華南賽區-深圳站觀賽通道開啟!掃碼了解詳情:

    大咖私享課:

    飲品開店新手必修46講: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81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5月31日 11:08
    下一篇 2021年5月31日 11:0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