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餐謀長觀察發現,近幾年,不少餐飲品牌都熱衷于開大店,難道,曾經盛行過的大店模式要回歸了嗎?
餐企開大店并不是新鮮事。曾經有一段時間,行業內大而全的大店比比皆是, 后來受租金和空間所限,運營成本增多,“小而美”類型的餐廳逐漸成為了主流。
但近幾年,小而美餐廳因為位置狹窄、菜品分量少、體驗感差等問題被吐槽,現在“大而全”的大店模式又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大店模式再次回歸,眾餐企意欲為何?
餐謀長梳理發現,今天,很多餐企開大店的目的不再是簡單粗暴的追求大而全,而是有了全新的思考和想法。
1、開發消費場景,提升體驗感
小店面積小、容量有限,能提供的體驗感也有限。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餐飲的需求已經上升到另外一個維度,面積更大,場景更多,產品更多,社交體驗感更好才是更多消費者所選擇的。
2、提升品牌調性,樹立品牌標桿
大店的出現,是品牌產品的延續,服務的升級、品牌形象更為鮮明。
3、打破品類邊界,拓寬新的消費群體
前幾年,單品模式投入少、回報高、易復制、超靈活,備受青睞。如今,有部分致力于單品模式的餐飲品牌也正在轉型,通過大店打破品類邊界,拓寬新的消費場景。
開大店好處很多,但不是所有餐飲品牌都適合!
在開大店之前,需要慎重考慮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企業的承租能力
打門店越大,人工越多,房屋租金和人工成本必然會水漲船高,企業的資金能否承受得住一家大店的長期經營,是需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去做平衡和估算的。
第二,團隊運營能力能否相匹配
小店雖然聚客能力不如大店,但投資小管理方便,而大店非但投資大,人多,事多。除了資金問題外,還需要考慮,以目前的團隊實力和管理體系,能否與開大店相匹配。
結 語
大店和小店,到底哪種更能代表未來?其實無論開小店還是開大店,最終還是要根據坪效、人效等來定,通過這幾個維度來尋找餐廳的盈利平衡點,來判斷能開多大的店面。
做餐飲沒有捷徑 除了學習和努力 剩下的交給時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 運營方:深圳餐謀長品牌策劃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zhang 本文來源:職業餐飲網 作者:佚名;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Yang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疫情重挫后,餐飲業會變成什么樣子?這7個趨勢猜測了解一下! 17歲開始坐牢,46歲終成大氣,月賺500萬! 為什么星巴克的員工都不太熱情?背后這4點值得深思! 被“高估”的海底撈,好服務竟然是危機所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餐影人書店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