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業績下滑,張勇回應:我對趨勢判斷錯了,現在看確實盲目自信

    文 | 職業餐飲網  旖旎
    “大家神話海底撈了,我本人非常反感,要想知道什么是名不符實,看看海底撈就知道了,所有餐飲企業面臨的困難,我們同樣面臨;所有餐飲企業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依然沒有解決……”  ——張勇
    短短4個月市值蒸發掉近2600億港元,火鍋巨頭海底撈陷入一片唱衰的輿論旋渦。
    面對下滑的業績增速和快速蒸發掉的市值,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近日作出回應:
    “我對趨勢的判斷錯了,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
    “大家神話海底撈了,我本人非常反感”
    “作為最大的股東,海底撈業績持續增長,我是不抱有希望的”
    ……

    我也會犯錯:
    “盲目自信,判斷失誤”
    “我對趨勢的判斷錯了,去年6月我進一步作出擴店的計劃,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2020年6月份我判斷疫情在9月份就結束,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臺灣,新加坡的店還受疫情影響開不了。當我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已經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應的時候已經是3月份了”張勇坦言。
    從初創到2018年正式上市,海底撈用24年時間,開出466家門店。
    但從2019年開始,海底撈的開店擴張步子越邁越大,當年新增了約300多家門店。
    而到受疫情重創的2020年,海底撈也沒有放慢速度,反倒速度更快,開出高達540多家門店。
    1200多家門店讓海底撈相對“負重”,壓力倍增,這也陸續出現一系列問題,比如“關店”問題,“虧損”問題。
    作為餐飲老板,張勇說他和別人一樣,當然也會犯錯,也會一時沖昏頭、自信過頭。
    但在張勇看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生意不好的時候,會鍛煉出一批優秀的店長,因為新店長面臨問題不知道該怎么解決,但當他們經歷過后,就會慢慢篩選出更優秀的干部。
    進一步,退半步,在海底撈過去的發展過程中是常態,在今后依然是常態。
    盲目擴張的事情肯定會發生,一旦整合好現在的門店,張勇說還會擴張,因為這是他的使命。穩定了就沖鋒,不穩定就停下穩定,穩定下來就再沖鋒,直到海底撈倒下來為止。
    也許這正是大部分餐企的擴張節奏和宿命,海底撈也不例外。
              
                 

    管理我們也弱:
    “業績下滑是內部管理問題”
    所有人都在問,海底撈的業績增速為什么會下滑?
    張勇給出了答案,最重要的原因,他認為是一直強調的“內部管理問題”
    今年2月,海底撈股價曾漲至85.8港元,總市值超過4500億港元,除了在餐飲業創下火鍋巨頭的神話,在資本市場也是一路“氣勢昂昂”。
    而如今,已蒸發了近2600億港元。不僅股價跌跌不休,業績增速也在下滑。
    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五年間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35.63%、36.24%、59.53%、56.49%、7.75%。
    2019年,海底撈的平均翻臺率首次出現下降,從前一年的5.0次/天降為2019年的4.8次/天,去年,平均翻臺率僅為3.5次/天。
    現在很多餐企都在學海底撈的組織力、服務,但作為排頭兵,張勇說,海底撈的內部管理也有很多弱的方面,比如制度化管理、流程化操作、跟蹤式監督、數據化考核。別的企業面臨的管理問題,張勇說,海底撈同樣也在“旋渦”之中。

    比如制度建設方面,
    會出現制度與制度之間的矛盾。海底撈從創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建立過完全科學的制度
    ”;

    比如流程化操作方面
    組織大了會有各種層級,每個層級在操作中都可能會違反一些制度。為什么之前網上炒作海底撈制度很牛逼?因為被業績給掩蓋了。而且我每次說有問題,大家都說我是謙虛”;

    再比如數據化考核也很難
    當我們把翻臺率定為考核指標的時候,員工會拼命去做高翻臺率。但是翻臺率指標不科學,當翻臺率達到5以上的時候,消費者要等1個小時,影響消費者體驗。
    后來我們覺得降低翻臺率到4.5比較合適,但是拉新率又出現問題。所以我們又把拉新率和復購率加入到考核中,還是有問題。比如翻臺率高,吃飯不要錢可以不,多送東西可以不,經營指標又不好了。然而經營指標好了,賺了很多錢,也未必就好,因為消費者吃虧了,可能兩個月之后就不來了。我們強調員工要努力,老員工更努力,那老員工多就好么?我們當年也開除掉很多老員工,不是老員工都是那么好的”;
    “所以這些指標是一個平衡,不能強調某一個指標,平衡是非常艱難的。我過去沒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將來我也未必能夠真正解決這些問題 ”。
    “企業領導要洞察人性,如果這點做不到,很難當好領導。但是對人性的洞察非常困難。領導力是科學,也是藝術,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任何的專業方法、數據,都不能洞察人性。比如消費者說海底撈不好吃,其實可能是嫌價格貴。我老婆說我回家晚,可能是我對她關心不夠。如果我信我老婆的話,每天都在家待著,我相信我老婆會更討厭我”。

    持續增長是不可能的:
    “不抱有希望,關店很正常”
    海底撈未來是否會維持業績的持續增長?
    張勇說:“作為海底撈最大的股東,我是不抱有希望的。任何企業都不會持續增長,蘋果,亞馬遜,馬斯克現在牛逼哄哄…企業是組織,和人一樣有生命力。今年好,不一定明年好;今年不好,不一定明年不好”。
    持續增長,是所有企業都在一直探尋和摸索的,無論是在商業領域,還是餐飲業。但在張勇看來,海底撈業績上的“持續增長”,他不抱有希望。
    在他看來餐飲行業是傳統行業,有邊界,不像互聯網企業業務范圍越大,成本越低。
    餐飲企業開兩家店賺錢,開三家店可能就賠錢。開店多了能增收就不錯了,更可能連增收都沒有。所以過去餐飲企業能上市是不常見的。
    “關店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1000多家店的體量,因為物業、裝修、商圈規劃等原因,暫停營業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北京門店我都可以告訴你具體原因,馬家堡是因為商場關閉,密云是因為物業條件發生變化…此外,商業邏輯上來說,如果某一家店虧損,也看不到好轉的希望,閉店很正常”張勇說。
    職業餐飲網總結:
    “大家神話海底撈了,我本人非常反感。我常常講,要想知道什么是名不符實,看看海底撈就知道了”
    張勇說。
    所有餐飲企業面臨的困難,海底撈同樣面臨;所有餐飲企業不能解決的問題,海底撈依然沒有解決。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每家餐企都存在自己的問題,只是大多數人都把海底撈“神話” 了,正如海底撈張勇自己所說,業績增長掩蓋了很多問題。
    企業要正視自己的問題,而只有認識自己,審視自己,才能成長。
    -END-
    主編丨陳青
    推薦閱
    千億麻辣燙賽道,又一品牌獲得千萬融資,年增速300%!

    麥當勞開賣“啤酒炸雞”,洋快餐能做好夜宵市場嗎?
    茶顏悅色開賣“香飄飄”版沖泡奶茶,上線2萬份秒空,營收163萬元!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96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23日 11:04
    下一篇 2021年6月23日 17:0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