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碗面單筆融資8億元后,創始人道出對餐飲和資本的冷思考


    文 | 職業餐飲網 旖旎

    剛剛,一碗面融了8個億,餐飲業最高融資誕生!
    今年餐飲賽道資本火熱,小吃、面、茶飲、鹵味,堪稱百花齊放。但融資8個億還是首次出現,而且是曾經大家都覺得不起眼的“面館”。
    它就是被騰訊看好,1天賣出15萬碗的和府撈面(以下簡稱和府),以“書房+撈面”中國文化切入面賽道,對標日式拉面巨頭味千拉面。
    短短幾年,超過味千拉面成面賽道龍頭企業,味千今天的市值是16億元人民幣,而和府撈面這次單筆融資就達8個億,市值保守估計在40—70億元,這樣看來和府已經超過了面賽道上市“大哥”味千。
    究竟為何一個面館能單筆融資8個億?
    加上這次融資,前后6輪共融資高達16.5億元,和府創始人李學林又對餐飲和資本有哪些冷思考?

    餐飲業最大融資誕生,
    和府斬獲8億元融資
    今天,和府撈面宣布完成8億元E輪融資。
    本輪投資由CMC資本領投,新股東眾為資本、老股東騰訊投資、Longfor Capital跟投。
    這也是今年以來,國內連鎖餐飲最高融資紀錄。
    1、創始人:融資為了三方面布局
    從去年11月拿到4.5億元融資,今年又融資8個億,和府究竟拿這些錢要做什么?
    “和府將繼續發揮自身的核心系統優勢,對內賦能支撐和府餐飲多品牌發展,率領我們的超級團隊來構建這種長趨勢中應變能力,向全球餐飲巨頭學習,最終實現本土品牌的超越 ”,和府餐飲創始人李學林表示。
    本輪融資,和府將在三方面進行深入布局:全產業鏈體系、新品牌打造、渠道建設及數字化能力構建等。

    2、投資方:中國餐飲市場大連鎖化低,和府有持續擴張的能力
    和府本輪的領投方,CMC資本合伙人兼首席投資官陳弦表示:“中國餐飲市場巨大,連鎖化率較低,存在巨大發展潛力。隨著購物中心不斷增加、供應鏈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門店信息化持續提升,新一代連鎖餐飲巨頭成長的外部條件已經成熟”。
    之所以投資和府,他覺得“和府品牌有著強后端供應鏈能力、強團隊執行力,具備支撐門店持續快速復制和擴張的能力,此外也比較看重品牌在跨區域的表現和消費者滿意度”。

    為什么一家面館,
    能融8個億這么“值錢”?
    2012年,和府撈面成立,定位中式面食直營連鎖品牌,主打“書房里的中華撈面”,2013年開設首家門店。以人均約45元的客單價成功“破圈”,先后拿了多次融資,每次融資金額都堪稱業內最高。
    在餐飲業,能夠單筆融資拿到8個億,目前只有和府撈面一家。
    究竟它又什么魅力,能讓資本如此青睞?
    1、面的市場潛力大:中國40萬家面館
    投資人朱嘯虎說,“面是一個特別好的品類,中國能開萬家店的品類不多,面算是一個”。
    中國線下有40萬家面館,市場很大,而還誕生了眾多的品牌,更有味千拉面這樣的“日式拉面”上市巨頭。
    每一個成功的品牌背后,都有一個超級品類。
    和府撈面這一次能夠獲得8億元融資,離不開面這個品類的紅利助推。

    2、單店模型好:客單價45元,單月營收55萬元
    和府撈面的單店模型走得也非常好,根據這次李學林公開的數據,目前在300多家的情況下,和府單店盈利能力很穩定。
    平均營業額可以達到55萬元/月,坪效4800元/月,人效5.5萬/月,客單價45元,為行業頭部水平。
    和府也在不斷迭代和更新自己的單店模型,比如探索“面+撈飯”、“面+火鍋”、“面+酒”等模式,試圖延長營業時段,和擴大消費群體。

    3、和府高速增長:開店速度快、營收能力強
    而截止今年6月底,和府全國門店突破340家直營門店,在上海一地就100家直營門店。
    連鎖規模之下,它依舊能夠連續多年營收增長50%,盈利能力強。
    又以2天開一家新店的擴張速度輻射全國,相比去年門店新增翻倍增長,這些亮眼的數據都是資本比較看好的原因。

    4、多線發展戰略:多品牌策略、新零售突圍
    除了面館,和府也開了很多副牌,比如探索小酒館風潮的“小面小酒”、
    “財神小排檔”,力圖攻占不同價格段、不同場景的市場。
    也進軍了新零售,上線“和府到家”,目前已經推出20余款零售化產品。
    多線發展也讓投資方看到了和府撈面的很多新價值。
    融資8個億后,李學林的冷思考:
    餐飲行業最難的就是可持續性
    在融資8個億以后,和府創始人李學林接受了媒體采訪,面對資本的狂熱,和8億融資,他對于餐飲和資本有著自己的冷思考:
    1、“餐飲行業最難的就是可持續性”
    在李學林看來,即便擴張在提速,但他依舊覺得如今要深入思考的是,如何讓和府活得更久。
    “餐飲行業最難的就是可持續性”,
    李學林說,這是和府從第一天成立,一直在擔心的問題。

    2、“中國沒有巨無霸企業,是餐飲體系和核心能力缺失”

    中國餐飲市場規模近五萬億元,細分品類眾多,并誕生了像絕味、正新雞排、蜜雪冰城等萬店規模品牌。
    但相比于麥、肯,中國的巨無霸餐飲企業少之又少。

    “中國餐飲產業過去這么多年之所以沒有誕生巨無霸企業,既非少品類,也不是少項目,而是體系和核心能力的缺失。”李學林說。
    “這包括組織、核心人才、工具應用、管理理念、自動化應用、數據化管理等多個方面,為的是確保百店、千店、萬店規模下的靈活運作,以及體驗不走形。”

    為了讓和府能夠支撐未來1000家門店的擴張,李學林從早期就開始投入數字化,打通前中后臺。
    “把門店想象成一部手機,我們要能管控手機里的每顆螺絲釘”,李學林表示。
    3、“餐飲企業需理性看待資本熱,要把基礎打好”

    據了解,這一輪融資中,有些資本對于和府餐飲給出了140億元的估值,還有的報價估值甚至高達160億元。

    李學林并沒有認為是價高者得,對于資本的狂熱,李學林有著自己的冷靜和思考:

    他認為,今天的和府撈面,雖然標準化、自動化有了一定基礎,但是還處于繼續打磨模型、繼續培養鞏固用戶心智的階段。給和府開出160億元估值的資本,多少受了當下餐飲市場投資過熱的影響,和府不想成為餐飲投資泡沫中的一朵云。

    “資本和創業公司要彼此能夠門當戶對,這樣‘婚姻’才會幸福。這里說的門當戶對,除了實力對等,還應該包括,對于中國餐飲市場共同的認知,如果你給我更多的錢,但是要求我一定要開多少店,那么就拜拜吧”。

    “餐飲企業需要理性看待,資本并沒有改變餐飲企業發展的規律,經營者更多需要思考如何把基礎打好”。
    “這個產業從來不缺乏機會,缺乏的是基礎,能否支撐新的模型打造,以及后續每個擴張節點達成目標的能力”,李學林說。

    4、“短周期是偶然做了正確的事,要在變化中持續做正確不容易”
    而對于整個和府的迅速發展和市值翻倍增長,李學林顯得非常冷靜。
    他覺得,“餐飲行業的短周期成功可能是‘偶然間做了正確的事情’,但是,‘要在市場變化的每個周期里選擇性地做正確的事情,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

    “創業如同打井,關鍵是你是否確定這下面有水,而且水源充足。如果確定,那么剩下的只是如何做的事情,這些投入都是必須的”。

    “花小錢干大事的時代過去了。那是機會主義,和府干的是確定主義。餐飲這件事做成是周期問題,做不成則是個人能力問題”。
    “企業家不應嘗試與趨勢作斗爭,而應蓄勢、謀勢、借勢,企業才能夠迅速發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行業選對則意味著成功有了一半的保證”,李學林說。
    職業餐飲網總結:
    “商業競爭本來就是一次長跑”。

    很多餐飲人說,今年資本的熱浪推得人“暈頭轉向”,有資本加持說明整個行業的價值在提升。
    但在資本狂熱之下,餐企更需要冷思考未來如何活得長長久久。正如林學林說的,短周期可能是做了偶然正確的事,所以品牌火了。但如何在持續變化中,持續做正確的事,才是餐企需要思考的。
    對抗得了不斷的變化和風險,中國餐飲才能有希望誕生“巨無霸”品牌。
    你如何看待和府撈面單筆融資8個億?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END-
    主編丨陳青
    推薦閱
    剛剛,杯裝楊枝甘露開創者7分甜宣布,正式開啟萬店時代!
    人均100元面館,連開30家直營店!面的賽道來了新玩家
    小龍蝦迎第二輪淘汰潮,它首創大鍋油燜大蝦,連開30+門店!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74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9日 17:02
    下一篇 2021年7月9日 17: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