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自電影院下崗后入行,從6張桌子的小店干起,1997年關店當過村書記,2002年重新涉足餐飲,將品牌做成丹江口乃至十堰市的龍頭企業。2014年,隨著南水北調工程入京開店,如今已擁有“丹江漁村”“清水亭”“牛二喜襄陽牛肉面”三個品牌
1.丹江漁村四季青店位于海淀區四季青鎮,酒店旁邊建有鮮花和葡萄采摘中心
2.大廳中央的養殖池里,有翹嘴鲌、激浪魚、巖魚、小青蝦等丹江口特色湖鮮
3.木質桌椅搭配漁網、斗笠、蓑衣等裝飾,還原了古樸的漁村之景
“丹江漁村”以魚宴聞名,大花鰱一魚五吃,魚頭燉湯,魚肉或切大塊腌制,或打成泥后做小餅,或與魚肚一起熬成魚凍;激浪魚、小青蝦治凈后拍粉油炸,金黃酥脆,連魚刺、蝦頭都能一起吃掉……但說到誘客品,還得數
“獅子魚”
。
這款由已故烹飪泰斗袁清芳用剪刀創出的河北名菜,以鯉魚為原料,宰殺速凍后每面至少要片17刀,再將魚片依次剪成條,每條比筷子頭略細一點,一條魚能剪出約200多根,掛糊油炸后猶如獅子抱繡球,搖頭擺尾,須發盡張,氣勢威武。“丹江漁村”的大廚將其引入店內,改用每條重約2500克的青魚為原料,經坡刀片、下剪、泡水、掛糊、油炸、澆汁六步操作,
盛裝的盤子直徑約80厘米,上桌后極為大氣,售價僅199元,因制作工藝復雜,每天限量銷售5條,先到先得,在酒店創立初期,此菜著實為門店引來了不少關注和流量
。
1.青魚治凈,將魚肉剪成200多根細絲,浸泡去掉血水
湖北丹江口水庫中的花鰱每條重約8~12斤,“丹江漁村”的大廚將其運至北京分檔入菜——
魚頭
每個重約3~4斤,燉成白湯最能凸顯鮮美;
魚塊
腌咸,先煎后燒,濃香撲鼻;
魚肉與蝦丁一同制成餅
,蒸熟后裹著蛋液煎香,金黃誘人;
魚肚
有兩個用處,外層膠質濃厚的部分熬成魚凍,內層脆嫩的部分則制成小炒,給客人更多選擇。
如何能快速熬出濃白鮮香的魚頭湯?大廚的秘訣有兩點:首先,熬底湯時除了魚肉、魚骨,還要放入羊肉粒、小河蝦、文蛤煸香,有了這三者加持,鮮味倍增;其次,在持續滾沸的湯中添入一勺香料油,只需8分鐘便能熬出雪白濃湯。
1.取花鰱魚10條,將魚鰓與腹部的連接處剪開,置于池中放血約15分鐘,待其完全昏迷,刮凈鱗片,從腹部剖開,保持背部相連,沖去血水后斬下尾部另作他用,納盆置于細流水下沖洗干凈。
2.鍋內放底油燒至五成熱,將魚頭帶皮部分朝下煎至變黃,翻面淋高度白酒,繼續煎至微黃,然后將油倒出棄之不用。
3.每只魚頭擺入一個大砂鍋中,添底湯浸沒,淋香料油80克,大火沖8分鐘,此時湯汁已經變得濃白,加蓋轉小火保溫。
4.下單后打開鍋蓋,轉大火繼續煮5分鐘,關火加蓋,帶香菜、香蔥、白胡椒粉、鹽各1碟走菜,上桌后由客人按照喜好調味。
鍋入大豆油2500克、雞油1200克燒至四成熱,下入蔥段350克、姜片350克、蒜子350克、香菜梗120克、小香蔥120克、芹菜葉120克炸至微黃,放八角30克、香葉20克、花椒15克、白芷10克、桂皮10克、香茅草10克、白豆蔻10克、小茴香10克炸出香味,此時蔬菜已變得焦黃,撈去渣子即可使用。
鍋入豬油3000克燒至五成熱,下入花鰱的骨頭、碎肉等邊角料5000克、羊肉粒500克、小河蝦500克、文蛤500克、姜片300克邊煎邊砸,待這些原料變得金黃時沖入沸水12千克,投入白胡椒粒30克大火熬煮至湯色濃白,關火瀝渣即成。
Q:魚頭燉制13分鐘,是否會因時間太久導致肉質發柴?
A:
點此菜的客人主要為喝湯,大多上桌后先將湯汁盛出喝掉,再拆食魚頭,魚脖肉因燉制時間略久而口感偏柴,大多被剩在盆中。
1.制作此菜,選用每條重8~12斤的花鰱
2.將魚宰殺治凈,從腹部剖開,保持背部相連,去盡內臟,分檔取用
4.熬底湯時加入魚骨、碎魚肉、羊肉粒、河蝦、花蛤,湯汁才夠濃白鮮美
魚塊加鹽腌制,期間以重物擠壓,肉質緊實,帶著發酵香氣,客人下單后用菜籽油煎香,再添入大把花椒和香蔥燒熟,成菜香氣撲鼻,下飯又佐酒。
1.花鰱魚身去掉主骨、剁下魚尾,取兩側魚肉洗凈瀝干,在表面抹勻花椒鹽,碼入缸中,頂部壓上重物,無須封口,置于冷藏室腌制7天。
2.腌制過程中魚塊會出水,與花椒鹽混合成鹽水浸沒下面的原料,在腌制的第三天,要將上面的魚塊翻到底部,使每一塊皆能入味均勻。
1.取出腌好的魚塊,沖掉表面多余的鹽分,改刀成寬6厘米的塊。
2.鍋入煉熟的菜籽油60克燒至五成熱,下入6塊魚小火煎至兩面金黃,盛出備用,在油中放入辣椒段10克、干紅花椒20克、香蔥段40克爆香,添魚湯(
制作方法見“大砂鍋燉魚頭湯”
)400克,調入蠔油8克、白糖8克、雞飯老抽3克、一品鮮醬油2克,下入魚塊燒6分鐘后盛出,原湯瀝渣,勾薄芡,淋花椒油3克,澆入魚塊上,撒香蔥碎6克即可走菜。
A:
一般我們都會將魚塊放在冷藏室進行腌制,因溫度較低,發酵緩慢,需7天才能充分入味,呈現緊實的蒜瓣肉。若是想要保留少許鮮魚口感,則腌制2~3天即可。
雖然叫“蝦餅”,此菜的主料卻是魚泥,不減細膩鮮香,卻能有效拉低成本;制作過程中兩次添入雞蛋,第一次在調餡時,作用為增加黏性并使口感順滑,第二次在煎制時,裹在蝦餅表面,出品金黃誘人,香氣濃郁。
1.凈花鰱魚肉2500克泡去血水,用刀刃一層層刮下以便去掉小刺,與肥膘肉丁500克一同入攪拌機,加雞蛋6個、面粉80克、生粉60克、鹽25克、雞粉20克、味精10克、香油5克打成泥。
2.青蝦洗凈去殼,切成筷子頭大小的丁。魚泥倒入盆中,加青蝦丁500克、馬蹄丁300克、芹菜丁100克、胡蘿卜丁100克拌勻,擠成重約60克的丸子,按壓成餅,擺入提前刷過油的托盤,覆膜后送入蒸箱加熱6分鐘至斷生,取出備用。
不粘鍋放豬油20克燒熱,取10個蝦餅,在表面均勻地蘸一層蛋液,下入鍋中小火煎至兩面金黃,盛出稍加點綴即可走菜。
A:
面粉具有很好的黏合性,能將原料粘在一起,生粉的主要作用是起脆。
這款魚凍以魚泡外肚和腩肉為原料制成,前者膠質濃厚,后者細嫩鮮美;走菜時魚凍表面澆入味汁,咸酸微辣,紅亮誘人,盛夏時節也能輕松俘獲食客的味蕾。
此菜為何要選魚腩肉與魚肚一同燉煮?魚骨湯怎樣熬制?紅油味汁如何調配?想獲取以上問題的答案嗎?抓緊翻看2021年7月《大廚》“招牌菜”欄目吧~
又名竹山鄖(yún)巴黃牛、竹溪黃牛,是湖北省竹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其體軀高大、耐力持久,瘦肉呈玫瑰色,肥膘則為淡淡黃色,肉的表面有明顯的大理石花紋,質地細嫩,香味濃郁。
“丹江漁村”從原產地購入宰殺好的牛肉,取不同部位用于制作各式菜品
——牛腩改刀成大塊,添加可樂、花雕酒、燒汁、冰糖、陳皮等料燒熟,咸甜中帶有酒香;肥瘦相宜、肉質最佳的牛肋條制成招牌熱鹵秦巴黃牛肉,鹵湯中添入大量白蘿卜和少許番茄蓉,增加清香,減輕油膩;腱子肉與腌雪里蕻一同制成小炒,酸香適口,成為店中客人最愛的面條澆頭。
從“可樂雞翅”和“紅燒肉”中得來靈感,燒牛腩時添入大量的可樂、花雕酒,前者的糖分可使湯汁無芡自濃,后者祛腥增香;成菜帶湯上桌,走菜前要潑入煸過的料頭增香,熟客們常常會要個空盤,扣上一碗米飯,蓋塊牛腩,再淋入少許湯汁做成“撈飯”。
這道超級下飯、超級好吃的實用旺菜,其詳細做法就在2021年7月《大廚》P73,親們抓緊查看吧~
這款黃牛肉好吃不膩的秘訣是兩種蔬菜:番茄去皮打成蓉,炒香后調成鹵湯,其果酸能解掉肉的油膩;蘿卜的邊角料下入鹵湯吸收油脂、補入鮮甜,而賣相較好的部分則切片鹵熟后當作輔料一同上桌,清香味道很受客人歡迎。
鹵湯怎樣調配?鹵牛肉時有哪些技術關鍵?想在店里推出這款熱鹵牛肉嗎?那就抓緊翻閱2021年7月《大廚》“招牌菜”欄目吧~
以“糖燒”的技法制作雞塊,為其“鍍”上一層棗紅色,并賦予濃郁的焦糖香;走菜時,底部墊著青椒和千張,再淋入胡蘿卜油,隨著底火加熱,青椒散發清新辣味,千張吸足雞塊香氣。
1.餐廳每天需準備近40千克雞塊
想了解這道紅燜竹林土公雞的做法嗎?2021年7月《大廚》P75頁有其詳細流程哦~
“丹江漁村”選用的翹嘴鲌每條重量在1.8斤到4斤之間,太小了刺多,太大了肉質不夠細嫩,共有兩種做法:一是清蒸后澆入豉汁,二是借鑒湘式“剁椒魚頭”的做法制成辣口菜,為了豐富味覺層次,大廚自制了三種料——蔥姜豬油、黃椒蒜泥、泡紅菜椒,成菜雪白、金黃、艷紅相襯,極為誘人。目前餐廳的翹嘴鲌每天能賣出80余條,節假日的日銷量能達到140條以上。
蓋上黃椒蒜泥、泡紅菜椒
蔥姜豬油、黃椒蒜泥、泡紅菜椒,這三種自制料的詳細配方是什么?查閱2021年7月《大廚》,獲取此菜全部制作細節~
一道看似平平無奇的粉蒸肉,經常有客人就餐后打包帶走,每天能賣出超過80份的銷量,憑的就是好吃二字:原料混搭,五花肉、肩胛肉、前腿肉各占1/3,呈現出油潤、香軟、滑嫩等不同口感;腌肉時不加豆瓣和紅油,而是用花菇粉、醪糟汁、蔥椒碎、蒸醬補味;外裹的米粉則以鍋巴打碎制成,摻上玉米粉、黃豆粉,入口濃香,更有顆粒感。
打開2021年7月《大廚》P77頁,獲取蔥椒、蒸醬的詳細配方以及做米粉、腌肉、蒸肉等流程~
還介紹了“漁家第一脆”“藕泥紅薯粉”“酸菜炒牛腱”等旺菜
想了解它們的詳細做法嗎?
想認識各地人氣餐廳的店長總廚嗎?
想獲取更多招牌菜嗎?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購買,就能將它們收入囊中哦~
點擊圖片,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付款后請及時添加瑤瑤(ID:18105419239),并提供你的姓名電話收貨地址,以便我們盡快發貨~
2021全年《大廚》
+一本贈書+千元培訓代金券+95元免費網課
總價275元
微信掃描二維碼,付款后請致電或添加微信
18105419239(微信同號)告知收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