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一個朋友轉發了一篇文章,然后在轉發時配了一句話:“這大概就是企業家與生意人的差別”,這位朋友生意做得很大不說,心氣還很高,我和他認識十多年來,幾乎沒聽他夸過國內哪個企業家,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如此評價另外一個人,于是點進文章,是關于新東方俞敏洪的文章!
隨后,就一直在關注這個事情,看完他最近的這些熱門事件后,我比較受觸動,或者說也有很多感動,于是決定寫這篇文章,想從餐飲老板角度,給一個小小的建議,如果我朋友圈里正好有認識俞校長的,可以把這篇文章轉給他看看!
關于俞校長,讓我印象深刻的主要是三件事情:第一件是1500個學校網點面臨關停,在面臨巨額損失情況下,他決定捐贈8萬套全新的課桌給鄉村小學,光課桌的價值就5000萬,如果算上運費等成本,這件事的總成本大概在一億元!
第二件事是俞校長在抖音里面做直播,結果中途幾次被封號,因為我沒有看過他的直播,不知道他被封的原因是什么,看到很多人為他抱不平時,我是突然覺得有點替他心酸:畢竟俞校長是全國知名人物,教培行業絕對的第一人,也是上市公司的創始人,結果在企業遇到問題,被迫出來拋頭露面時,還遭遇……
但真正讓我受到觸動的是第三件事,或者說也正是因為第三件事,讓我對他肅然起敬,并決定寫這篇日志,什么事呢?就是他為新東方所做的基礎保障,聽俞校長說,在教培行業還沒有出事,新東方還順風順水時,他就一直在賬上留足了后備資金,以防止某一天企業出問題時,他能有足夠的資金退還還學生學費,以及教職員工的薪水。
老實說,當我看到這些內容時,甚至內心懷疑過其真實性,要知道新東方是上市公司,全國有1000多個分校和網點,涉及到的老師和學生數量龐大,而這些人背后所牽扯的資金量,也會是天文數字,有多少企業會有這樣的憂患意識?或者說有這樣的憂患意識,但有多少企業能有這么多資金儲備,來應對突發事件?
畢竟,教培行業本來就亂象叢生,因為其“先收費后交付”的特殊性,資金問題一直也是這個行業的安全隱患,全國各地經常發生,一些中小型教培機構,稍微出點問題,老板就卷款跑路了,即便是一些大的企業,最后老板也是把公司推到前面,老板和創始人自己躲起來,明哲保身!
按理說,新東方作為上市公司,俞校長雖然是創始人,但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樣,把公司推到前面,來面對各種輿論和各種問題,他可以不用拋頭露面,而且,他準備了足夠的資金來應對當前的困難,相當于“里子”有了,“聰明人”這個時候不會選擇面對公眾,因為有嚴重的“面子”風險!
但讓人欽佩的恰好就在這里:他不僅沒有躲起來,而且是親自出面,直面所有輿論,甚至像個創業者一樣,在抖音里不停的拋頭露面,哪怕是被人在網上懟,哪怕是在直播時被封號,仍然從容的應對,這樣的態度和精神,讓很多人對他肅然起敬,不僅是教培行業的人,各行各業的人都對他翹大拇指,
我那位從不服人,眼高于頂的朋友,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忍不住夸獎,說俞校長是真正的企業家,我完全認同這個觀點,也發自內心的認為,俞校長是真正的企業家,或者說符合我對企業家的定義,也是值得自己學習的目標!
關注中,我就不由自主的產生一個疑問:當教培行業成為過去式,那么俞校長接下來會干嘛?網上也有很多人問他這個問題,為此,他在直播間說,新東方計劃要搭建一個農業平臺,由他自己和新東方的幾百位老師,通過直播帶貨,幫助銷售農產品,振興鄉村經濟!
我不知道這是俞校長臨場應對的應急回答,還是深思熟慮后的答案,老實說,我有點不同意見,這也是我今晚寫這篇日志的原因,我覺得直播行業不需要俞校長,或者說,俞校長最適合干的,可能不是直播帶貨,畢竟前面已經有一個曾經也是英語培訓的“羅校長”在,他帶貨能力可能遠超俞校長!
餐飲行業,更需要俞校長!
相較于直播帶貨,我樂觀的認為,俞校長還是應該做他最擅長的教育培訓,既然英語教育不能做了,完全可以換一個賽道,比如餐飲行業的職業培訓,就是一個引而未發的超級大賽道,這里面,急需要一個俞校長這樣的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大家在網上搜索“新東方”三個字,就出現兩個企業,除了俞校長的新東方英語培訓之外,另一個就是新東方烹飪學校,我沒有查詢過兩家是什么關系,如果是一家固然好,就算不是同一家,那也相當于冥冥之中在提醒:“新東方”除了英語培訓,就應該干與餐飲相關的事情!
但遺憾的是,新東方烹飪學校,主要是做技能培訓,也就是各類廚藝和烹飪技術,解決的只是餐飲行業最基礎的“廚師”問題,這在以前確實很受歡迎,但最近這些年,它卻并沒有隨著餐飲行業的爆發式發展而發展,反而跟不上節奏,越來越沉寂,為什么?
就是因為餐飲發展的大方向是連鎖化,現在,中國餐飲的連鎖化率,號稱超過10%,但如果考慮到健康度和可持續性,實際連5%都沒有,而未來,中國餐飲的連鎖化率一定會達到50%左右,因此,連鎖化發展是餐飲的必然趨勢。
如果你認同連鎖化這個大方向,那么烹飪學校的尷尬也就很好理解了:連鎖化的前提是加工和烹飪標準化,而標準化的必然要求,就是減少對技能型廚師的依賴,比如火鍋連鎖品牌,開了1000家店,因為底料是全部統一從總部發,所以不需要1000個技能型大師傅,只需要1000個懂得如何兌料的廚工即可。
火鍋如此,其他所有品類的連鎖都是一個道理,無法標準化的品類,不可能生長出健康的連鎖品牌,所以,中國餐飲連鎖化之路,需要的根本不是各類烹飪學校所培養的技能型人才,而最迫切需要的,是大量的管理型人才!這就引出第二個原因:
第二、中國缺體系化的餐飲管理培訓。中國餐飲企業有上百萬家,這里面有上百萬個老板,每個餐館還有多少不等的員工,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餐飲行業的從業人員總數,高達3000多萬,而且每年都還在遞增!
但遺憾的是:從業人員如此龐大的一個行業,到現在為止,居然沒有一個專業機構,為我們這個行業培養和輸送人才,尤其是最需要的管理型人才,高校體系里,僅僅是前面所說的培養技能的烹飪學校,而培養餐飲管理型人才的學校和院校,放眼全國,一個都沒有!
稍微沾邊的是某些大學的“旅游酒店管理”專業,但遺憾的是,這些專業的畢業生,從來都是被酒店行業壟斷了,還沒畢業就到酒店去實習了,壓根流落不到我們餐飲行業來,而且,這里面本來存在鄙視鏈: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的,就是瞧不上餐飲管理,不會“委屈”自己干餐飲!
所以,高達3000萬從業者的這么一個熱門行業,卻沒有一個機構,能為這個行業輸出體系化的能力培訓,看到這里,可能有朋友反對,不對呀,市面上不是有很多餐飲的培訓機構么?對不起,請注意這個詞——“體系化”:各類零散培訓的有很多,但體系化的基礎培訓,一個都沒有!
市面上的餐飲培訓確實多,內容也挺多,有講選址的,有講外賣的,有講營銷的,有講菜單結構的,有講股權的,有講品牌的,有講聯鎖的,有講店長班的,有講薪酬激勵的,有講團隊協作的,有講招商的……,甚至,連我這樣開餐廳的人,都變成了“老師”,也來講課!而且,聽的人還不少!
但,沒有一個機構,能像俞校長的新東方在教培行業一樣,做出標準和標桿!以前沒有,現在沒有,未來可能有,也已經有很多人在盯這個方向,但背后涉及到的問題太多,老實說,我并不看好各類民間培訓機構,包括我自己在內,全都是散兵游勇,短期內無法為行業貢獻太多價值,因此引出第三個原因:
第三、俞校長可能是最適合做餐飲教育培訓的天選之人,能為餐飲行業貢獻更多價值。雖然英語培訓和餐飲管理培訓分屬不同的行業,但都屬于“成人培訓”邏輯,以俞校長曾經把新東方帶到的高度,能把餐飲培訓也做到一定高度的,至少目前來看,他是最佳人選,沒有之一!
餐飲行業值得俞校長的關注和考慮,這個行業的價值遠遠大于英語教培行業,它不僅沒有“可持續性”隱患,而且從業人員也是源源不斷:要知道除了餐飲行業的產值總量還會不停的增長,更主要的是,餐飲現在處于極不健康的狀態,每年的真實淘汰率高達70%,復合淘汰率甚至超過100%。
這意味著,雖然每年有大量的人退出餐飲行業,但同時,有數量更多的人進入餐飲行業,以前開餐廳,兩口子找個師傅,隨便租個房子就可以開始,而且只要舍得吃苦,可能就輕松把錢賺了,但接下來的餐飲,這樣的情況會越來越少,為什么?
因為餐飲行業對專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了:現在哪怕是開個小店,也得研究堂食和外賣,不僅要知道如何選擇合適的產品,更主要的是得懂營銷,得研究如何獲客,尤其是如何從在線化渠道和平臺去獲客,得知道如何內外協調與配合,得知道如何通過供應鏈來有效降低成本,一句話:埋頭苦干的方式開餐廳,越來越行不通了!
因此,在我看來,不管從培訓的目標受眾來看,還是從可創造的經濟效益來看,餐飲行業都蘊藏著無可限量的超級機會,它確實有很大的難度,這也是各類培訓機構都想殺進來做,但幾乎都找不到突破口的原因,但正因如此,不才需要俞校長這樣的“天選之人”嘛!
曾經,我認為我應該來做這件事,甚至把它當成自己的使命,也因此付出很多精力和時間,《餐飲講義》這個課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從2017年一直講到現在,但遺憾的是:幾年的基礎培訓做下來,我發現自己可能搞不定,或者就算能搞定,也不知道猴年馬月去了。
而餐飲,已經到了必須要改變的時間節點,餐飲行業現在不缺資金,不缺客戶,不缺市場,不缺產品,不缺品牌,不缺口岸,但太缺人才了!不解決人才短缺問題,餐飲不可能發生質變,海底撈前幾天決定關停300家門店,不管表面是什么原因,扒到根子上,也是人才短缺的問題——新開了1000多家門店,卻沒有1000多個優秀的店長!
所以,作為一個餐飲人,作為一個做了五年餐飲基礎培訓的餐飲人,我太清楚餐飲行業的人才現狀有多糟糕,也太清楚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能更好的把這件事做好!很多人可能認為,俞校長不一定是最合適的人選,但可悲的恰好也在這里:餐飲行業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
就好比俞校長不用親自給學生上課,教大家怎么考托福一樣!餐飲教育也不需要他來給餐飲老板上課,教大家怎么開餐廳,行業真正需要的,其實是他這樣的人,為餐飲行業做一家偉大的教育培訓機構,做一家不只是培養技能型廚師的“新東方”,從這個角度來說,當前,國內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
這,是能推動餐飲發展的大貢獻!
這里面,也可以出真正的企業家!
俞校長,不妨考慮一下下吧!
餐飲行業,比農業更需要你!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