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城區簋街附近,有一家主打烤魷魚的燒烤店,每到傍晚門店外便排起長龍。負責人老李賣干果起家,打小就喜歡吃家鄉的烤魷魚。
2000年跟隨伙伴一起來到北京做起了烤魷魚的生意,從4平米的小店,到12平,再到100平,直到現在的200平。門店不斷擴大的過程中,老李始終以烤魷魚的口味打磨為重心,不斷研制創新,如今可達到日單2000條!
經營詳情
城市:北京
規模:單店
菜品:鐵板魷魚、刀削面、鐵板串串、烤串
選址:北京東城區小吃街邊
人均客單價:72元
面積:外冷庫50平米,后廚150平米
團隊:30個全職員工左右
房租成本:約5萬/月

北新橋烤魷魚店外景
經營技巧
01
烤魷魚作為街邊常見小吃,如何找到差異化?老李把目光盯在了原材料上,老李多年研究烤魷魚的原材料。他認為好的魷魚要體形完整,肉質堅實,肉厚有彈性。
在考察原材料的過程中發現了阿根廷魷魚,色澤鮮亮,可以與傳統魷魚相比肉質更厚,肉感更彈,烤出來的口感也比其他魷魚鮮美,但價格卻比原來貴了三分之一。為了保證好口味,老李再三考慮,最終還是決定全部使用阿根廷魷魚。每月從國外進口,專門設置冷庫來保證食材的新鮮。很快,北新橋烤魷魚就在食客圈里建立了好口碑。

北新橋烤魷魚店菜品照
02
食材之外,烤制技法也是打磨產品的重要環節。傳統鐵板魷魚的做法,是用鐵鏟用力按壓魷魚,來排除魷魚肉質中多余的水分,達到快速入味的目的。但這樣做有一個弊端,就是烤制比較慢,且不容易入味。顧客點餐后等待的時間比較長,高峰期會損失部分客流。
一次偶然的家人聚餐,將沒吃完的魷魚又回爐加熱了一遍,老李驚喜地發現,重新烤制的魷魚更加入味,口感更好。于是想到了預烤制的辦法,提前把魷魚烤制七分熟備用,顧客點餐后魷魚能迅速烤好。既保證了口味,也節約了時間,減少了高峰期的出餐時間,也留住了更多顧客。
北新橋烤魷魚店菜品照
03
想要持續留住客人,不能只有招牌菜品,選擇什么樣的其他菜品進行搭配也要仔細研究。開店初期,老李也踩過產品搭配失誤的坑——把羊蝎子火鍋與燒烤搭配在一起。本想把吃火鍋和燒烤的食客都招攬過來,但實際上并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反而讓門店的定位更加模糊,也失去了核心產品。
直到分析顧客人的需求發現,燒烤+面食是最符合食客習慣的一種搭配,重新整理搭配菜單后,讓老李的魷魚店業績翻了一番!
北新橋烤魷魚店內景
專家解讀
老李的門店將“火鍋+燒烤”改成“燒烤+面食”后,生意卻變好了,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發?
門店定位要準確。
品牌+品類命名方式在餐飲行業中非常常見。比如豐茂烤串、漢拿山烤肉、很久以前羊肉串等,它可以讓顧客快速對品牌建立認知,降低門店獲客難度。這對于強化品牌定位很有幫助。如果你正在做一個新的餐飲品牌,建議你也用這樣的命名方式,突出門店定位,讓顧客快速認識你。
顧客需求很重要
在做菜品延伸的時候要從顧客的需求出發。比如在北新橋烤魷魚門店,顧客的認知就是燒烤。他的需求是可能吃燒烤后滿足的搭配一點主食,而絕不是燒烤完再吃一頓火鍋。相比吃的全,今天顧客更關注吃的好。
菜品搭配很重要
一家門店菜品不可能都是招牌產品,產品的功能和梯度要有所劃分,一般10%~20%的菜品是食客們必點的招牌菜,這類菜品是餐廳的核心產品,需要精心打磨,重點關注出品及供應鏈穩定。門店的常規菜品,占比60%~80%,主要為顧客提供更多選擇,是某一小類群體喜愛的菜品,銷量沒有招牌菜品高,但能夠幫助門店提升營業額,滿足食客的個性化需求。
你門店是什么品類?你的產品搭配方案是什么?在評論區分享一下吧~
原創文章,作者:美團培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