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篇文章,串串店喻老板分享了一個觀點,就是很多老板很害怕失敗,并不是因為失敗這個事情的代價有多大,而是覺得自己是失敗的人,這就導致了很多人不敢當機立斷該斷則斷甚至不敢做事情。
實際上,我認為失敗本身并沒有啥大不了的,最怕的是因為一次失敗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給自己貼上失敗者的標簽。
我第一個店是失敗的,喻老板第一個店也是,我們社群里拜師學藝的幾個師傅,鹵味店的肖老老板,餃子店的薛老板,小面館的梅老板,都清一色的開店失敗了又重新開始。我們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都沒有放棄,而是從失敗里得到了經驗和教訓,吸取了積極正面的營養,讓我們繼續走下去。
今天,看看喻老板身邊的一個例子:
我們常說堅持就是勝利,但這幾年漸漸發現,懂得放棄,不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承認失敗,更是一種莫大的勇氣。
我們這附近有一家美蛙魚店,開業兩年了生意一直不溫不火,每天只有稀稀拉拉的幾桌,基本上在盈虧線上徘徊。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老板依然堅持了兩年。這期間老板也想過各種辦法,比如發傳單,做各種活動,然后上新品,但始終沒有什么起色。
有一句說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他的店剛開業的時候我們就去吃過,有幾個明顯的問題,一是產品非常普通,感覺跟自己家里做的差不多,如果十分的話,我只能打六分。第二是客單價要去到六七十,而周邊主要是一些大學生,消費能力有限,受眾就比較窄。第三是老板不會宣傳營銷,說到宣傳只會拉橫幅,發傳單,然后弄一個展架,非常具有局限性。再加上最近附近新開了一個品牌店,更是難上加難。
老板雖然做了很多改善措施,但是一定沒有觸及到問題的癥結和核心所在,所以也起不到什么效果。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詞叫做“沉沒成本”。人們在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時候 ,不僅僅是看這件事情未來對他是不是有好處 ,同時也會注意自己是不是在過去 ,已經在這件事情上面有過投入 ,這是一種非常有趣而頑固的非理性的心理 ,我們稱之為叫做沉沒成本。
比如看一場電影,結果發現不好看或者自己不喜歡,但是因為自己已經看了半個小時,所以你會索性繼續看完。談戀愛結婚也是一樣,相處了很久,你發現對方是個渣男,但是因為你已經付出了時間精力和情感,所以你也不想輕易放棄。
沉沒成本跟我們的損失厭惡心理有關,如果老板繼續在這里苦苦消耗,其實也不會有更好的結果,只會消耗時間和機會成本。所以,及時止損,敢于放棄其實是一種智慧。
很多老板不愿意放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愿意接受失敗,好像一件事情失敗了就證明自己無能。以前我也這樣想,但是我現在不這樣想了,事情失敗了代表我在這方面能力有所欠缺,并不代表我人不行。什么事情一開始都是困難的,就像小孩子走路一樣,也是跌跌撞撞才能學會。失敗其實是對成功的一種投資,重要的是你從失敗中學到了什么,能不能增加下次成功的概率。這才是對待失敗正確的態度。
一般一個店能不能做起來,三個月就知道了。前面一個月的生意好可能是因為你宣傳,各種活動,然后嘗鮮的顧客比較多,但是一個月以后就能知道有多少回頭客,回頭客的數量和比例是否在增加。我們判斷一家店能不能做起來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回頭客的數量和比例。為什么一些網紅店一開始生意爆好,但是兩三個月以后就曇花一現,偃旗息鼓。就是因為產品或者服務留不住人。
這反復提醒學習和開店的頂層設計的重要性。你如果不學習,不出去多開闊眼界,而是自己一個人在那里瞎琢磨,別人一眼就能看出的問題你可能怎么也想不到,這就是一個人的認知局限,他會把你死死圈住在一個范圍。
所以保持開放學習的心態,不斷提升自己看問題的層次,實在太重要了!假設這個老板沒有意識到他的產品有問題,而是覺得這里商圈不行,換到其他一個地方,結果也是可以預見的不好。我們所遇到的所有問題其他人也遇到過,并且已經有了解決辦法,這就是學習的價值。但學習也是痛苦的,所以很多老板寧愿一直在低水平地重復,也不會去做一些有挑戰但是幫助更大的事。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做難事必有所得,如果你做的都是一些簡單的事,別人也能出,勝出的憑什么是你?你如果不學習,甚至不知道什么時候該堅持,什么時候該放棄。
最后,如果要推崇一個對成年人來說最重要的能力,我覺得一定是學習的能力。
以上是喻老板的分享。
3月26日,喻老板會進行第二場串串店拜師學藝項目介紹。他每天會在直播群里分享開店做生意的一些經驗和感悟,歡迎掃描關注拜師學藝的企業微信,然后進入直播群。
長按二維碼,掃描關注起來: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