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本文約4220字,燒腦時間10分鐘,筷玩思維記者李三刀發于濟南。
時至當下,新冠疫情對民生及經濟的影響已持續2年多,新冠病毒本身還在持續變異,它就像一個潘多拉魔盒,如今還在持續發布著令人討厭卻又無奈的新產品。從現實來看,由于不得不采取封控措施,疫情對于線下實體商業、甚至是純線上品牌發展的影響都是不可預計的。
我們在過去的絕望下給出了樂觀的評價,倡導餐飲品牌開通外賣、上線電商零售等經營改革舉措。然而事實告訴我們,一旦疫情肆虐,別說有堂食的餐廳了,就是純外賣品牌都會失去發展機會,沒有了配送,物與物之間失去了連接,所有的模式都得宕機,比宕機更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何時才可以重啟到正常的局勢(信心喪失)。
當黑天鵝成了常態、當生活遍布灰犀牛,很多事情唯一的答案就是“等”,但不可否認,很多模式就是在等待中失去了生機,我們只能把目光投向還在持續經營的品牌,而在等待這一暫停的時空下,實際我們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干不了,從一些在疫情影響還能逆風而上的品牌來看,我們似乎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給疫情。
關于疫情之下的現狀,我們需要了解其全貌、看到業內的實際,在已知的信息中做出最優的決策。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抱怨不會產生任何實際價值,如果想有一個好的未來,一切得靠自己去創造。
疫情是一個流變的狀態,它是波動且無法預測的。在沒有疫情的時候,全城如坐針氈、瑟瑟發抖,一旦有了疫情擴散的跡象,整個城市大概率會面臨停擺,尤其是在當下疫情變異得難以控制的情況下。一旦到了這個境地,這時候九成九的經營手段都會失去生機。
在疫情時代要談盈利,只能是在無疫情時期,或者是在非封控區撒腿狂奔。眼下的商業經營就像經營者跳上了一條致命的跑道,后面是不受控制的怪獸在追,沒有人知道這條致命跑道會在什么時候摁下只針對經營者的暫停鍵,大家唯有在能跑的時候開足馬力,甚至不考慮損耗地舍命狂奔。
即使是在可以經營的常態時,門店的生意其實也會受到影響,在法規之下,門店得擠出人力做風控,需要對進店顧客的健康碼、行程碼、體溫、表體(看看有沒有肺炎等的病狀)等進行檢驗。
商家這樣做有時候還會面臨顧客質疑,比如在商場店,顧客進門查驗一次,上下樓到店再查驗一次,顧客心煩,門店也無奈。
對于商家來說,顧客抱怨或許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門店在尋常時期的客流量減少了,大多顧客不愿意到店消費,但線上又被分流。大家都擠在外賣、零售上,包括很多之前不做外賣的超市也不得已入駐了外賣平臺,但最難過的依然是本分經營的商家(他們舍不得投廣告,也學不會玩手段)。
客流量減少和經營困難是一方面,物價上漲對于門店也是一個致命的打擊,當下的物流是一個全國鏈路,雖然有些門店所在城市沒有疫情,但如果沿途城市出現疫情需要改道、食材所在地出現疫情導致產能波動,這些都會推動食材的價格發生變化,餐廳最尷尬的地方還在于:食材沒貨了做不出產品,食材漲價了還得原價經營,但拍腦袋備貨又怕突然遇到疫情,食材爛在店里確實很惋惜。
怎么辦呢?一些餐飲老板想著能不能用本地食材做出本地產品,或者把外面的網紅產品改造成本餐廳產品。
實際是做不到的,其一是大家都在這樣干,或者這個需求已飽和,又或者這本來就是偽需求,比如你怎么讓北京烤鴨店賣韓國炸雞?或許炸雞店還想賣烤鴨和炒菜呢(想買和能賣不是一回事兒,能賣和賣得好也不是一回事兒);其二因為不是自己擅長的,難免做出不理想的產品而毀了招牌;其三是品牌影響,一家經營十年的火鍋店突然賣起了西餐和日料,你說這對顧客是驚喜還是驚嚇?
此外還有衛生問題,現在餐廳得采購足量的口罩、酒精、溫控槍等產品并做定時消毒、自費檢測。在假期,餐廳員工和管理者都不敢到處跑,更不奢望跨省活動,生怕回來害了整個餐廳。
這就是一些還活著的餐廳的一個現狀,收入減少、利潤攤薄,但支出卻更多了,且還基本是不能帶來直接收入的純支出。
不止經營困境,還有網紅品牌退潮、休閑餐飲低沉、知名品牌上市不易等痛點
疫情難過或許是主旋律,但主旋律不會是全部。就像世界地圖一樣,有些國家處于熱帶,有些國家處于溫帶,還有些處于寒帶等,盡管因紐特人世世代代、終其一生看到的大多是寒風凜凜,但這不代表每個人面對的都是這樣的現實,我們的世界就是被無數多的地理、運氣、能力等形成的生存結構所限制。
就好比疫情下不是所有創業者都處于失利的局面,有一些幸運的餐飲人表示,從2019年至今,我們的生意一直未受影響,甚至比疫情之前的生意還要好。確實有不少品牌,他們在疫情后開了超疫情前數倍體量的新門店,由于市場心理及行為發生了改變,這些餐飲人及時迭代發展思維及模式,他們也確實在疫情后賺了不少錢。
基于地理幸運、有能力、有魄力,部分品牌發展起來了,但這些小幸運同樣不是主旋律。從諸多上市餐飲品牌的財報來看,餐飲巨頭們大多不是虧損就是利潤率下降,如果非要給疫情后餐飲業的發展下一個主旋律定義,或許“回歸理性”是一個好的答案。
據筷玩思維(www.kwthink.cn)了解,一些疫情前曾經明確表示不做外賣的品牌大多也做起了外賣,一些明確表示不接觸資本的也主動去融資,但這或許并不是說餐飲人沒有了節操,或許不是餐飲人朝三暮四,而是想穿過疫情的暴風雨,品牌方就得回歸理性,不僅要考慮如何對顧客好,還要考慮什么是讓品牌活下去所必須要做的。
我們還看到網紅餐飲的退潮,在長沙的網紅餐飲打卡筆記、人氣優選類目下,前20條記錄我們已經看不到茶顏悅色、墨茉點心局、虎頭局等品牌的蹤跡,前網紅仿佛被扔進了歷史的塵埃。
如果把網紅餐廳的曲線再拉長,我們還看到了Wagas出售、新元素倒閉的信息,網紅餐廳退場能得到關注,但那些非網紅呢?或許它們只能滾入歷史的車輪,最后化為無人知曉的塵埃。
疫情還帶來了什么影響?平價茶飲“甜啦啦”在疫情后逆風開了數千家門店,喜茶、奈雪的茶不僅降價,還宣布不再推出30元以上產品。我們查詢了北京、長沙、重慶、天津、三亞這些城市的前10人氣品牌,總共50條記錄僅有1家酒館、2家咖啡廳、1家茶飲而已,休閑類消費僅占8%,其余都是正餐(含火鍋、烤肉)、快餐,且網紅品牌在上面并不多見,可見吃飽成了疫情后餐飲消費的第一思維。
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餐飲企業也在主動資本化,上市似乎成了大品牌活下去的“必選條件”,但在疫情后餐飲股并不理想的當下,上市也變得難上加難,老鄉雞從2021年9月計劃上市,但至今7個月過去仍無消息,撈王遞交了二次IPO,綠茶餐廳遞交了三次IPO,餐飲上市之路隨著疫情而變得更加坎坷。
餐飲業在疫情下面臨哪些惶恐的事情呢?我們可以將之總結為“一大四小”的五個問題,“一大”是大的問題,大問題是資本困境,包括餐飲品牌融資減少、知名品牌上市困難、餐飲行業整體利潤攤薄、餐飲收入增速受阻,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消費市場,錢越來越難流入。
1)、“一大”背后的“四小”,疫情對餐飲門店的多面影響
“一大”背后是“四小”,其一是客流危機,即使在非疫情時期,到店的人也更少了,大家都在搶客;其二是供應鏈危機,食材價格波動不定、偶爾斷貨,甚至還有可能拿到問題產品(比如產品檢出陽性,或者因物流遲緩造成生鮮品質損耗等);其三是門店配送危機,比如外賣員不足,甚至直接不讓配送員活動了;其四是“支出收入比”危機,不與經營、盈利直接相關的支出增多,但收入減少,總體影響到了利潤率。
更為頭疼的是,針對疫情之下的經營應該怎么辦,這個問題并不好回答,包括之前提倡的“做外賣、做零售、開源節流、開發爆品、給員工做未來的培訓”等方法。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方法都是建立在平和時期的基礎上,現在的疫情隨波四起,有些城市在出現疫情后不得已迅速封城。
除了堂食封禁,在不流通的情況下,外賣、零售也都是做不了的。在正常時期,外賣、零售可以考慮做,但不要把外賣、零售當成救命稻草,自救得回歸理性。
此外,開源節流的開源開不了,節流也節不成,在大家都不怎么敢流動的情況下,食材漲價、經營成本增加,加上顧客口袋里的錢更理性了,貿然漲價、理性漲價并不會是優質策略。包括開發爆品、給員工培訓此類也是讓難以落地的(需要支出,但短期支出不一定會有短期回報)。
在疫情時代,提心吊膽或許是最好的狀態,雖然門店不要盲目樂觀,但也別瑟瑟發抖,我們更不提倡躺平、自暴自棄、玩陰招,切記不要有疫情的心態,不要把所有的過錯推給疫情,要知道,在疫情的環境下,依然還是有部分餐飲企業是持續盈利的。
如何做到呢?我們可以給出四組關鍵詞:理性發展、幸運地理、智慧經營、保持好吃和利潤率。
其一,理性發展是保留疫情理性,不僅要熟悉所在城市的防疫規則,更要謹慎發展,疫情之下不要過于冒進。
其二,如果有魄力開新店,則得充分考慮地理環境,找到可以發展的幸運地理位置,可以通過大數據查詢哪些城市和哪些位置在過去2年受疫情的影響最小,還要看準城市的防疫政策和該城市相應的防疫水平。
其三,對于已開的門店得做好智慧經營,契合疫情后顧客的消費心理,多維度觸達顧客,做好經營分析。
其四,門店的煙火氣和手工在當下特別重要(好吃),顧客在居家時已經吃膩了工業化食品,對于料理包的食品基本嘗出味道了,如果餐廳不能做到比料理包更好吃、做不到比工業食品更有價值,這類餐廳的顧客必然是會流失的,再好的速凍水餃也比不上手工水餃,最后是利潤率不宜過低,得做好應對食材波動這一常態,好吃+合適的價格(合適的利潤)是一家餐廳的消費本質。
前有新元素倒閉、后有Wagas出售,相比快餐等業態,休閑餐飲正遭遇重創。關于疫情態勢如何發展,這到底有沒有一個終極的答案?我們的回答是“沒有簡單的答案”。如果非要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全憑運氣、良心、手藝,再加上一些經營智慧以及戰略定力”。
2022筷玩思維內容營銷(廣告投放)執行報價已于近期施行新版本,有廣告投放和內容營銷需求的客戶可與宋女士(微信:kwthink2016)具體洽談和溝通,期待與您攜手共贏。
官宣:筷玩思維啟用“筷幫”品牌,正式推出會員成長體系。筷幫是什么?筷幫是筷玩思維面向全平臺累計300余萬粉絲推出的以資源導入為核心的會員服務品牌,旨在借助一系列的專屬組合特權與您建立更長期的雙贏關系,全方位提升和豐富您在筷玩思維全體系內可享受到的陪伴式成長體驗。
喜大普奔、限時特惠!現在成為筷玩思維會員僅需298元/年,太劃算啦!!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刻購買“筷玩思維成長會員”吧,無筷幫、不老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