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 關注我們
4月21日晚,由辰智科技主辦的預制菜專題直播【雙王炸亮相,聊聊預制菜爆品研發的那些梗】順利開播。(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以觀看直播回放)
本次列席的2位分享嘉賓分別是多味研創風味密碼研究院創始人王付均和餐孵咨詢創始人王兵,他們都是非常資深的研創大師,擁有超過20多年的餐飲行業經驗,服務過眾多餐飲品牌及餐飲供應商企業落地研發產品。
本期話題圍繞預制菜和常規產品研發的話題展開,共同探討當下產品研發的一些難點和問題,幫助餐飲企業實現更好的產品落地。我們在多期的分享中都有提到,預制菜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是中國餐飲連鎖化后的一個標準化的需求,在當下資本的推動下,爆發在大眾面前。今天的預制菜也是從初期標準化后的半成品逐步深入完善開發到今天的形態。
以下為本期直播內容的節選,供大家交流學習:
1
和傳統餐廳菜品研發相比,
預制菜研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對于傳統餐廳的研發來說,產品留給門店廚師的可操作性空間是非常大的,出品更看重是不是好吃、是不是安全以及成本的問題,在餐廳認同的情況下,很容易就產品達成一致共識。對預制菜來說,從初期的餐飲連鎖化擴張需求中看,大家對產品的還原度是非常看重的,但餐廳端想要的口味風格與上游產業的研發存在一定的差距,預制菜的研發中上游企業工業化的思維比較重,消費者比較看重的鍋氣在上游研發中也并不容易實現,目前大部分預制菜仍然是以料理包的模式在生產,在這個基礎之上探索更好的標準。
從產品本身來講,無論是在餐廳還是在家,大家都是對口味的要求為首要,對于傳統餐廳的產品研發和預制菜研發都應該重點考慮,只是實現的標準不同,最終是考慮終端消費者的需求場景。
2
餐飲端和大眾需要的預制菜
的差異化是什么?
就目前疫情的場景下,對于到家的需求,主要是以家常菜為主,尤其對做飯小白來說,他們的需求就是極快極簡,快速地實現出品。而在到家的產品里,會牽扯到凈菜的部分,目前行業也有一些比較標準的像胡蘿卜、木耳一類的凍蔬菜,但它和新鮮蔬菜始終是有差距的,這也是行業的一大痛點,其中物流成本、配送成本都是需要考量的。在TO C到家的場景里,目前其實還是在探索階段,需要綜合考慮消費者不同時期的需求和外部因素影響的一些條件。目前的C端的產品更多要去挖掘客戶需要使用的一些場景,再匹配合適的產品。
對于餐飲端來說,其實應該回過頭來看個自己整個產品矩陣的脈絡,餐飲品牌本身的產品線里到底缺什么,再來通過產業協同去優化產品工藝,解決技術層面的問題。其次就是看餐飲品牌對應消費人群的需求,消費者選擇的動機是什么,這也是一個B到C的過程。
在當前預制菜產品研發當中,其實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尚待解決完善,從需求探索到工藝轉化,是需要產業鏈上的所有餐飲人共同去探討摸索與協同。辰智科技將繼續就預制菜發展的系列問題繼續與各位大咖連線交流,下周四晚,大家繼續相約辰智科技【預制菜專題】直播間。
小調研
在疫情已經成為2022年社會常態的情況下,如何讓單店業績能夠穩住,先活下來,再求增長,成為眾多餐飲老板在2022年需要解決的核心命題。
辰智在過去兩年中走訪了幾十家餐飲上下游企業,大家形成共識的解決方案有三個:
供應鏈標準化提升食安標準、員工服務提升顧客體驗、數字化運營提升營銷效率,其中,供應鏈標準化提升食安標準是餐飲企業考慮最多的核心問題之一!
因此,辰智策劃了本次“關于預制菜行業發展趨勢的課題調研”,希望在上半年時間能夠給大家明確預制菜行業的發展趨勢,找到借力預制菜實現增長的解決方案。
參與本次問卷調研的人員,待研究成果出來后,可以免費獲得本次調研報告1份,另贈《2022年餐飲大數據白皮書》1份(預計2022年8月份發布),希望各位餐飲同仁向我們提出寶貴建議。
掃碼立即參與問卷調研
↓↓↓
原創文章,作者:辰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