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入局食品零售、發力社區業務;成都餐飲同業公會:鼓勵提供到店自取外賣訂餐,實施無接觸配送服務;西餐預制菜品牌花花食界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因修路3個月沒顧客,向城管委索賠20萬,法院:判賠16萬元……關注餐易私塾,了解餐飲大事件!海底撈入局食品零售、發力社區業務
?
據媒體報道,近日,海底撈近日公布了全新業務模塊“海底撈社區營運事業部”。海底撈社區營運事業部總經理張贏表示,該業務模塊通過對海底撈內外部資源的整合,形成了“外賣+社群+直播+線上商城”的社區營運模式。這也意味著,海底撈作為火鍋龍頭企業正式入局零售賽道。據介紹,該業務模塊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0年前的外送業務,今年6月中旬正式成立的社區營運事業部,專注于堂食服務之外的多元化餐飲服務創新。目前營運中心以外賣、外帶業務為核心,通過社群運營、O2O實現線上線下流量整合與轉化,并持續推出有別于堂食體驗的新產品、新套餐。小龍蝦、酸菜魚、椒麻魚……通過官方小程序等線上平臺看到,海底撈產品線正日漸豐富,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新產品、新業務帶來了良好市場反饋。據了解,除了海底撈,近年來,多家火鍋品牌都在布局零售,例如火鍋品牌小龍坎等。由于火鍋的特性,在轉型入局零售賽道時也面對諸多發展難點。業內認為,從消費者的層面而言,火鍋企業轉型入局零售,需要打破消費者對于品牌的固有認知,但火鍋品牌們同時有人要充分考慮衡量自身基礎,避免盲目跟風。*新聞采編自新京報
成都餐飲同業公會:鼓勵提供到店自取
外賣訂餐,實施無接觸配送服務
據媒體報道,為進一步做好成都市餐飲行業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止公眾交叉感染,阻斷病毒傳播鏈條,7月19日,成都餐飲同業公會向成都全市餐飲單位發布了《關于加強餐飲業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議書》。其中特別提到要嚴格控制人員聚集。成都餐飲同業公會倡議,各餐飲單位不承接宴席活動,鼓勵提供到店自取、外賣訂餐,實施無接觸配送服務,各單位食堂實行錯峰就餐,并提倡“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的原則。同時,嚴格落實人員出入管控,加強經營場所防控工作,加強員工管理、加強進出人員登記管理。嚴格落實進店人員“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碼→掃描場所碼→出示行程碼→測量體溫”措施,做好工作場所環境衛生、通風消毒和安全保障工作。在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方面,成都餐飲同業公會倡議各餐飲單位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疫情防控指導工作,落實場所管理主體責任,加強聯防聯控。此外,嚴格落實重點餐飲單位防疫衛生聯絡員制度,各大中型連鎖餐飲單位防疫衛生聯絡員要切實履職盡責,剛性執行疫情管控措施,及時報送中高風險旅居史人員和員工健康異常信息。倡議書還強調要強化異常情況應急處置措施預案,嚴防出現疫情傳播。長期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非接觸式溫度計等防疫物資儲備。各餐飲單位要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海報、宣傳視頻等方式宣傳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倡導文明健康衛生行為,提升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
西餐預制菜品牌花花食界
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據媒體報道,近日,西餐預制菜品牌花花食界正式宣布完成數千萬級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泥藕資本領投,海南晟怡投資和上海銅程跟投,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產品開發、團隊搭建和業務拓展等。公開資料顯示,花花食界是一家預制菜供應商,專注于食品銷售領域的運營和發展,并提供即食食品、即熱食品以及即烹食品等,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相關的方便食品及服務。產品主要涉及西餐的頭盤、湯品、主菜、主食、醬料等,首期主要以一二線城市的B端餐飲行業客戶為主,菜品覆蓋包括泰餐、意餐、歐餐、日餐和美餐等五大菜系。對于本輪融資,花花食界的創始人兼CEO陳建華表示:公司在極短時間內即完成了天使輪融資,一方面說明投資人對西餐預制菜行業的未來堅定看好和對初創團隊的認可,另一方面有了資金的支持將加速新品的開發進度,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和優秀人才引入速度。同時也對本輪投資人對花花食界的支持表示感謝。因修路3個月沒顧客,向城管委索賠20萬
法院:判賠16萬元
據媒體報道,北京延慶區一家路邊餐廳遇到了一件苦惱的事,因延慶城管委街道擴修,封閉管理道路限制通行管理,顧客無法到店就餐,3個月來損失巨大。隨后,餐廳將當地城管部門告上法庭,要求賠償損失20萬元,近日,北京市一中院終審判決,延慶城管委賠償餐廳損失16萬元。2021年8月中旬,“某孟路某橋”路段開始斷路施工,并因施工需要在某餐廳門口停車處挖掘一深坑。餐廳認為,斷路施工導致餐廳客流量降低、顧客無處停車,進而導致2021年9月份至2021年12月份其經營等損失。某餐廳向法院起訴請求:要求延慶城管委賠償某餐廳經濟損失費20萬元。一審法院認為,延慶城管委是某孟路某路段的道路所有人,在對某孟路某路段修路過程中,將某孟路某路段的道路雙向進行封堵,并在某餐廳門口停車位置挖置大坑,確實影響了某餐廳的正常經營活動,給某餐廳造成一定程度的營業等損失。公平公正原則,參照某餐廳向法院提交的經營流水記錄并結合同等營業面積餐廳的市場盈利情況,同時考慮疫情期間對餐廳經營的影響,酌予認定延慶城管委補償徐萬福餐廳自2021年9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期間的營業損失16萬元,對于某餐廳主張過高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法院判決:延慶城管委補償北京某餐廳營業損失16萬元。延慶城管委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稱:某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單位設置人流導改,到徐萬福餐廳就餐的顧客可以從某孟路北段或從某村內道路繞行到某餐廳。造成某餐廳營業額下降是多種原因所致,一審法院僅以某餐廳自行記錄經營流水作為認定依據,且判決延慶城管委承擔80%的損失欠妥。餐廳辯稱, 從某北段路到餐廳需繞行10華里,如從某村穿行到餐廳應當是可行的,誰料到新農村建設修路,加上疫情防控,非本村村民不容許通行。施工單位設置人流導改沒有實際意義,把就餐人員拒在千里之外。二審法院認為, 根據現場施工情況,延慶城管委所采取的雙向封堵措施存在不當之處,該措施與某餐廳經營收益的減少存在一定因果關系,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2022年7月6日,北京市一中院終審判決,延慶城管委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延慶城管委賠償北京某餐廳營業損失16萬元;駁回其上訴請求。
*新聞采編自網易新聞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44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