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企想獲資本青睞?用“單品IP化”的思維做品牌試試

    事實上,一直被從業者吐槽的中餐標準化難題,很可能是個偽命題。

    傳統中餐廳的菜單有50余道菜品都算正常,但反觀麥當勞、肯德基等西餐廳:一季度只有10余款產品,且隨著季度變動的餐品只有2到3款。

    近幾年,餐飲業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這使得餐企剝離繁瑣的副業成為可能。若中餐廳能夠將精力聚焦于幾款產品甚至單品的話,“中餐標準化”也將不再是難題。

    單品、超級單品不僅有利于中餐標準化,它還將影響到餐廳的供應鏈、成本結構和品牌等各個方面,其影響廣泛而深刻。

    超級單品時代前夜:餐飲業社會化分工的完善

    傳統經營模式下的中餐廳,操盤的產業鏈過長,食材采購、物流、研發、制作、銷售等環節往往都是自己包辦,這種失衡是顯而易見的。

    可眼下,餐飲業的社會化分工體系逐漸浮出水面。無論是上游的互聯網平臺、智能設備廠商、供應鏈服務商還是下游的物流、宣發平臺均已形成氣候。這在客觀上,使餐廳將資源集中在研發和品牌上成為了可能。

    近兩年興起或做大的中餐企業如小恒水餃、黃記煌、西少爺肉夾饃等,都是主打超級單品的企業。

    這些企業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將主業做深,將副業做輕的發展路線。冷鏈物流、甚至是單品的供應鏈體系,全部外包給社會專業機構去做。而其本身主要的工作只有一件:研發單品,并把單品打造成明星爆款,也就是IP化。

    “IP”一詞去年在電影圈突然火了起來,其直譯為“知識產權”,后來專指那些自帶粉絲、像明星一樣的原創內容。

    舉個例子:《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IP方也就是版權所有者,是英國作家J·K·羅琳,CP(內容制作方)是美國華納兄弟,SP(播出平臺)則是全世界的電影院線。

    這套商業模式同樣適用于餐飲業:爆款單品(IP)的版權歸屬于餐廳,市面上各式各樣的供應鏈服務公司則是CP方,SP目前則由餐廳、外賣平臺、社區便利店等共同承擔。

    削減副業、死磕單品的價值還在于:縮短餐企的產業鏈。

    餐企很難做大的原因主要來自于跨地域經營的風險,自己去做供應鏈已經耗費了不少精力,很難再騰出精力及時的管控異地門店、研究并適應異地市場。

    而且,復雜的菜單結構堆積的供應鏈重資產也讓投資人忌憚三分,餐企想要上市,可尷尬的利潤率難以給投資方提供有效、高額的回報,且風險很大、缺少退出路徑。

    這也從反面說明了:為何今年的投資人那么看好小面、水餃和火鍋等單品餐廳。

    事實上,已有不少媒體、第三方機構如百度糯米等,已經著手把爆款單品與影視文化相結合,做起了專門的SP生意。關于這一點,筷玩思維還將重點介紹。

    總之,餐飲業上下游產業鏈的社會化分工,為餐企打造超級單品的戰略提供了基礎設施的支持。

    麥當勞和星巴克:超級單品IP化的啟示

    單品IP化套路成熟,可被稱為實現“超級IP化”的餐企,非麥當勞和星巴克莫屬。

    西少爺聯合創始人袁澤陸也曾表示:“西少爺在肉夾饃這個品類做到第一是第一步,在消費者眼里等于肉夾饃這個品類才是更高階段。”星巴克和麥當勞已經在向這個高級階段邁進了:不僅做到了品類第一,而且踏上了讓品牌等于品類的道路。

    歐美餐飲市場早已完成了社會化分工,在這一基礎上,“微笑曲線”效應顯示的愈發明顯。

    “微笑曲線”指的是:在一個發展成熟的行業中,產品有明確的研產銷三個線性環節,其中研發和品牌營銷的利潤率最高,制造的利潤率最低。以生產環節為X軸、利潤為Y軸,曲線呈微笑狀。

    麥當勞在品牌營銷,或者說是打造“超級單品IP”的道路上早已自成一派。

    麥當勞的品牌模型分為三層:“QSCV”(產品質量原則)方針下的有形體驗是競爭基礎;“常常歡笑就在麥當勞”的情感需求滿足;“我就喜歡”則滿足了核心受眾青少年的自我表達需求。

    在品牌建設早期,麥當勞先用較好的產品滿足了消費的“身體記憶”,接著利用文案和符合快餐定位的宣傳策略滿足了顧客的“情感需求”。在90年代之后,麥當勞則開始著手賦予它幾個核心單品以文化內涵。

    90年代任天堂的紅白機風靡全球,麥當勞與游戲制作公司合作,通過形象授權的方式委托制作了多款以漢堡包為主題的角色扮演類游戲,風靡一時。

    麥當勞2016年最新版廣告《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們》,主打的則是經典單品麥樂雞。

    眾所周知,親子主題是麥當勞屢試不爽的套路之一,強化親子體驗的場景和“不添加防腐劑”的噱頭,給麥樂雞賺取了不少印象分。盡管,人們依然很難將其與健康餐飲劃上等號。

    麥當勞賦予了單品一種文化,使它的顧客將“想吃快餐”的想法不自覺的等同于“想吃麥當勞”。

    憑借著超級單品的IP化營銷手段,麥當勞不僅早早實現上市,而且市值已達到990億元。同樣是將咖啡這一單品成功IP化的星巴克,僅用時三年,市值就從480億一路飆升至850億元。

    這樣的市值,是現階段的中餐企業所望塵莫及的。

    而且,星巴克的咖啡更進一步,其研發的瓶裝咖啡準備全面進駐便利店和超市。其目標是“凡是有年輕人的地方,就有星巴克”,這也是IP化產品的高附加值。

    餐飲業媒體服務興起,好品牌不缺傳播渠道

    超級單品自帶明星效應和粉絲,商業潛力巨大。這種判斷得到了許多第三方市場機構的默認,不少人已經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一杯羹了。

    百度糯米啟動了幾檔原創美食節目,采用網紅進店的模式推廣餐廳“有故事”、“有底蘊”的單品。

    雖然在商業邏輯上,百度糯米的舉措創新不大,但是卻釋放了2個重要信號:1)、行業巨頭開始關注單品的IP價值。2)、超級單品與影視行業開始融合,實現了真正的“IP”化。

    無獨有偶,易淘創始人張洋則整合了電視臺、網絡視頻、直播平臺和線下便利店三個端口,利用網紅、大V的人氣推出了綜藝美食競技節目《來啊,灶做吧!》,推廣對象直接定位為“爆款單品”。

    網紅、大V和明星在節目現場進行銷售PK,制作并售賣參與節目的單品。當然,節目形式能否獲得觀眾的垂青,這種轉化率是否夠高還有待市場檢驗。不過該節目對打造IP化單品的嘗試值得期待。

    IP化單品的趨勢也與時下火熱話題“餐品零售化”息息相關,自身就帶有傳播屬性的單品如周黑鴨、慶豐包子等都有打算進駐全國的商場。或者說,只有自身具備了傳播屬性的單品,才能夠在零售中獲利。

    在宣發機制和社會化分工日趨成熟的情況下,中餐的標準化和打造出超級IP單品成為了現實,接下來,“微笑曲線”效應在行業中將進一步體現。

    作為立足于餐飲的產業媒體,筷玩思維認為,這或許將成為餐飲企業彎道超車的機遇,超級IP單品也是筷玩思維重點關注的方向。

    超級單品的IP化還是吃喝玩樂產業深層次融合的一個表征,表面上是影視娛樂與飲食文化的結合。實際上,它也是兩個行業商業邏輯的融合、盈利模式的整合,吃喝玩樂正在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且行業界限正在逐漸模糊。

    結語

    中餐企業經過對自身的評估,如果想要放棄重資產的經營路線,大可乘上社會化分工的東風,將供應鏈、物流、冷鏈等等副業全面外包給專業機構。

    將餐廳精力投放于明星單品的研發和IP化營銷,在實現單品標準化的基礎上,還可提高毛利率和凈利率。

    經實踐證明,火爆單品的利潤率和聚焦單品的商業模式,的確受到了資本的追捧。

    目前IP宣發平臺尚處于試驗期,對初創期的內容制作方來說,也需要更多中餐單品的加盟,以滿足內容制作的需要、提高節目影響力。所以最開始的準入門檻相對較低、費用也不高,甚至可能不需付費。

    另外,專門推出適合零售化的中餐單品也不失為一種選擇,它可以拓寬銷售和宣傳渠道。但前提是,你手中要有完成了IP化的產品才行。

    PS:筷玩思維專注和深挖吃喝玩樂完整消費產業鏈。目前筷玩思維單篇文章全網分發平均PV已破10萬歡迎創業者自薦或推薦吃喝玩樂消費產業鏈上的精英企業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7920.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2月2日 07:58
    下一篇 2016年12月2日 08:4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